回覆列表
  • 1 # 月間玖

    這兩天,粉絲打投用的牛奶被大量倒入下水道的畫面引發了輿論的關注。在網上曝光的圖片中可以看到,成箱的奶製品被開啟後直接倒掉,而遠處還有堆成牆高的一箱箱牛奶等待被“銷燬”。

    有網友形容,這是現代版的“買櫝還珠”。粉絲們需要的是印在牛奶瓶蓋裡的二維碼,而非牛奶本身。在選秀節目《青春有你3》中,要想給自己喜歡的偶像投票,除了在播出平臺上投票之外,還可以購買贊助商的商品,也就是牛奶,掃描瓶蓋上的二維碼兌換助力值。在平臺上投票往往有次數限制,而牛奶則是買得越多,助力機會越多。

    有需要就會有買賣,偶像出道要靠巨量的票數,尤其是對於粉絲團來說,一方面需要的“奶票”太多,對應的牛奶大機率是喝不完的,另一方面常規渠道很可能買不到那麼多的奶。不少黃牛提早囤積牛奶,專門只向粉絲加價賣“奶票”,粉絲個人或集資完成購買,而開啟瓶蓋之後的牛奶很難再轉賣或送人,如何處理這些牛奶,我們看到的畫面或許就是答案之一。畫面中傾倒牛奶的中年人們顯然不像粉絲,而更像是這一產業鏈中被僱傭的群體,也許他們在傾倒的過程中也會皺眉嘆一句“浪費”。

    就在節前,4月29日,反食品浪費法透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不僅僅是風尚是公德,更納入生效的法律條文,在柔性倡議之外多了剛性的要求,違規者可能遭受法律的懲罰。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也要明確對這樣的傾倒牛奶的行為說不,如此觸目驚心的浪費必須被制止。

    其實,這樣的人為浪費行為並非沒有杜絕的辦法,比如商家將投票碼放在奶箱中,或印在瓶身上,這樣掃碼之後的牛奶還可以轉賣或是捐贈出去,再如活動規則中限制“奶票”的助力上限等等。主辦方、贊助商在商討策劃之初,應該對後續風險多一些預判,在追求利益之餘,發揮一些主動性去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

    “倒奶”登上熱搜之後,粉絲、飯圈也再一次站在了輿論的中心。從無序接機,到代拍、追車、互撕、控評和網路暴力,飯圈文化中的亂象和粉絲經濟延伸出的畸形產業被詬病頗深。然而“追星”並不是原罪,不少人都在這個過程中尋找精神上的寄託和慰藉,在飯圈中得到深層次情感需求的滿足。飯圈女孩們也在公益事業上、在疫情之初馳援湖北等節點備受好評。但隨著飯圈規模的擴大,以及架構在粉絲情感之上經營行為的增多,很多問題必須得到引導和規範。

    傾倒牛奶的可能不是粉絲本人,但這一產業鏈背後卻少不了粉絲在情感上的狂熱和金錢上的投入。以集資為例,除去選秀投票,日常打榜、偶像發專輯、商務推廣等許多活動都需要粉絲集資完成,金額有時達到數百萬,集資的參與者不乏未成年人,涉及到大額財產交易和管理使用,不能不謹慎,而事實上,這一過程中有不少非理性行為,集資過程不透明、利用粉絲名義詐騙等情況也時有發生。

    促進飯圈亞文化的良性發展,娛樂公司和相關平臺都不能置身事外,應該在規則的制定、宣傳和監管上肩負起相應的責任。對於粉絲來說,也應該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從。我們不願意再看到以浪費和揮霍為代價的打投,如此出道又有怎樣的“正能量”可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心狠的下場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