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逐、巡洋、戰列、航母,《戰艦世界》中玩家可以操控這四個艦種。她們各有特色,卻又相互制約,看似獨立,卻相輔相成。有很多朋友都喜歡戰列艦,戰列艦之所以稱得上是超級海上霸主,就是因為裝備了極具殺傷力的大口徑火炮。這些巨炮是戰列艦最核心的部分。某種意義上,艦炮口徑越大意味著威力越大。
“長門”級戰列艦是世界上第一種裝備410毫米口徑主炮的戰艦,西方同時代的艦炮最大也不過381毫米。後來大和級的460毫米艦炮再次重新整理紀錄,1930年代,日本在建造“大和”號的時候對外嚴格保密,為了防止主炮口徑洩露,一直宣稱是410毫米炮。與此同時,英美等國也都在加緊設計建造新的戰列艦。
敏感的日本人隱約感到了不安,他們對有關英美戰列艦的情報進行仔細分析後得出結論,“大和”級的優勢已經不是特別突出。於是,日本海軍軍令部向艦政本部提出一個總體效能超過“大和”級的新型戰艦計劃。方案要求新艦排水量為85000噸,航速30節,裝備4座雙聯裝510毫米/45倍徑主炮;側面裝甲不低於500毫米,理論上能防禦460-500毫米炮的轟擊。該案一經提出就在艦政本部和海軍之間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因為以日本當時的實際情況,完成這樣的計劃根本沒有可能。
最後,艦政本部和海軍達成妥協,修改方案為:標準排水量64000噸,航速30節;側面裝甲400毫米,採用特種鋼建造,傾斜佈置,能防禦美國戰列艦406毫米炮的轟擊。1943年制定的造艦計劃正式確定本級艦共造兩艘,工期為5年。該級艦在建造之初就要求具備超越“大和”級的整體效能,因此被後世稱作“超大和”級。由於船體巨大,日本還計劃特設一個新船鎢,全部工程跟“大和”級一樣,將在極端機密的情況下進行。
其實,所謂的“三聯裝炮塔超大和”級從未定案。510毫米三聯裝的方案若不擴建船廠沒辦法造,且三聯裝炮塔太重,製造太過困難,所以雙聯裝4炮塔的方案可能性比三聯裝3炮塔大很多。但實際上,就連510毫米的炮管日本都沒能造出來,甚至設計圖紙都沒有,460毫米的艦炮已經是日本技術能力的極限。所謂的510毫米巨炮只是“水中月,鏡中花”。
1942年,中途島海戰使日本海軍一次性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飽嘗了航空戰的威力。而這時候日本海軍對航母的需求更為迫切,“超大和”計劃暫時擱置了下來。
直到1944年底,由於戰局的嚴重惡化加之設計案一直無法定稿,迷夢般的“超大和”級戰艦終於下馬,胎死腹中。從某種意義上講,日本的“超大和”與德國海軍的“H”級戰列艦都是法西斯分子在癲狂狀態下的臆想之物,其指標要求已經完全脫離了實際,這也反映出他們瘋狂的背後實質是對戰敗的恐懼。
航母時代到來,日本還守著“主力艦決戰”的思想不放是其在太平戰爭中迅速敗亡的一個重要原因。事實上,日本所有的主力艦,幾乎都在戰場上淪為了“打醬油”的角色,而這些外表看似強大的鋼鐵怪獸最終都成了美軍的活靶子。從“大和”號和“武藏”號的命運來看,就算是“超大和”被造出來,只要出海作戰必然會被美軍擊沉。
驅逐、巡洋、戰列、航母,《戰艦世界》中玩家可以操控這四個艦種。她們各有特色,卻又相互制約,看似獨立,卻相輔相成。有很多朋友都喜歡戰列艦,戰列艦之所以稱得上是超級海上霸主,就是因為裝備了極具殺傷力的大口徑火炮。這些巨炮是戰列艦最核心的部分。某種意義上,艦炮口徑越大意味著威力越大。
“長門”級戰列艦是世界上第一種裝備410毫米口徑主炮的戰艦,西方同時代的艦炮最大也不過381毫米。後來大和級的460毫米艦炮再次重新整理紀錄,1930年代,日本在建造“大和”號的時候對外嚴格保密,為了防止主炮口徑洩露,一直宣稱是410毫米炮。與此同時,英美等國也都在加緊設計建造新的戰列艦。
敏感的日本人隱約感到了不安,他們對有關英美戰列艦的情報進行仔細分析後得出結論,“大和”級的優勢已經不是特別突出。於是,日本海軍軍令部向艦政本部提出一個總體效能超過“大和”級的新型戰艦計劃。方案要求新艦排水量為85000噸,航速30節,裝備4座雙聯裝510毫米/45倍徑主炮;側面裝甲不低於500毫米,理論上能防禦460-500毫米炮的轟擊。該案一經提出就在艦政本部和海軍之間產生了嚴重的分歧,因為以日本當時的實際情況,完成這樣的計劃根本沒有可能。
最後,艦政本部和海軍達成妥協,修改方案為:標準排水量64000噸,航速30節;側面裝甲400毫米,採用特種鋼建造,傾斜佈置,能防禦美國戰列艦406毫米炮的轟擊。1943年制定的造艦計劃正式確定本級艦共造兩艘,工期為5年。該級艦在建造之初就要求具備超越“大和”級的整體效能,因此被後世稱作“超大和”級。由於船體巨大,日本還計劃特設一個新船鎢,全部工程跟“大和”級一樣,將在極端機密的情況下進行。
其實,所謂的“三聯裝炮塔超大和”級從未定案。510毫米三聯裝的方案若不擴建船廠沒辦法造,且三聯裝炮塔太重,製造太過困難,所以雙聯裝4炮塔的方案可能性比三聯裝3炮塔大很多。但實際上,就連510毫米的炮管日本都沒能造出來,甚至設計圖紙都沒有,460毫米的艦炮已經是日本技術能力的極限。所謂的510毫米巨炮只是“水中月,鏡中花”。
1942年,中途島海戰使日本海軍一次性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飽嘗了航空戰的威力。而這時候日本海軍對航母的需求更為迫切,“超大和”計劃暫時擱置了下來。
直到1944年底,由於戰局的嚴重惡化加之設計案一直無法定稿,迷夢般的“超大和”級戰艦終於下馬,胎死腹中。從某種意義上講,日本的“超大和”與德國海軍的“H”級戰列艦都是法西斯分子在癲狂狀態下的臆想之物,其指標要求已經完全脫離了實際,這也反映出他們瘋狂的背後實質是對戰敗的恐懼。
航母時代到來,日本還守著“主力艦決戰”的思想不放是其在太平戰爭中迅速敗亡的一個重要原因。事實上,日本所有的主力艦,幾乎都在戰場上淪為了“打醬油”的角色,而這些外表看似強大的鋼鐵怪獸最終都成了美軍的活靶子。從“大和”號和“武藏”號的命運來看,就算是“超大和”被造出來,只要出海作戰必然會被美軍擊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