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一222
-
2 # 老劉
關於“人,無論和誰交往,利益捆綁都是最高明的社交手段”一說,我以為有兩種詮釋。
只要是人,你就得社會交際,尤其是如果你要創業起家因資源有限必須招商合資共同開創事業,為了擰緊一股蠅勁往一處使,而最有效並可靠的合作方式就是制定和履行契約精神!在這種情景下,利益捆綁當然是最高明的合作辦法。因此,這種社交手段是不二的最佳選擇,合情合理更合法。這就是我說的其中之一種社交手段的詮釋。
而我接著要說的另外一種社交手段的詮釋:即如果你為了一己私利不惜一切的利用其不正當的方法,將與你交往的人進行利益上的捆綁時,在這種情景下的所謂“最高明的社交手段”其實是最醜惡無恥的社交騙術,是赤裸裸的人性道德綁架。
我們應該更多的提倡第一種有益的社交手段,而必須堅決的反對和唾棄第二種有害的社交手段!
很對,非常對!
社會很現實,現在人與人相處少了利益捆綁關係不會太長久。
只有帶點銅臭味的捆綁,才能澆灌出社交往來的持續發展。
現代不少“聰明人”帶著利益去敲門、去探路,確實是高明之舉。
利益捆綁基本上浸透了各行各業中的人們。
1、醫生和病人
醫院禁令收紅包,但是禁不淨。在醫院裡紅包確實能起作用,可以插隊就診;可以插隊檢查、可以提前拿到緊張的住院床位;可以提前手術;可以得到醫生的“格外”的關照……
2、老師和學生
學校也不是淨土,學生家長給老師送禮、送紅包好像成了“常規”。
家長和老師處好關係,孩子可以調換好座位;可以在課堂上適時多提問;可以經常得到表揚鼓勵;可以給學生三好學生獎狀……
3、職場中
聰明人善於投資送利益,時不時“孝敬”大小節日進貢取得上司賞識。
可以得到重用升級;可以優先享受公司諸多的優惠政策;甚至可以在公司擁有特權。
下面舉兩個例項:
姨姐告訴我,姐夫生病在某院住院期間,她時不時給值班醫生和護士送點水果或者零食吃。然而醫生和護士對她都很客氣,給她很多方便。如:病區晚上加工間關門,姐夫夜間需要點吃的,護士會把值班室微波爐給姨姐用,還會有意把姐夫邊上的病床空下來方便姨姐休息。姨姐說:“人在外面錢吃虧了人就不吃虧。”
鄰居孩子上英語輔導班,這位輔導班老師很牛,周未2天上、下午和晚上按排5個課時,每個課時只限5位孩子,所以上他輔導班的孩子已排長隊在等候。
鄰居說不能等,於是她就想個法子,她家兩孩子的課外書籍都從這位輔導老師處賣,買了幾次後這位老師主動讓她家孩子插隊上了他的班。鄰居說:“有時可以曲線拿錢去解決貌似難辦到的事。”
“捨得”有捨去才有得到,姨姐捨去了水果和零食,得到了免費微波爐和陪床的使用,方便了又省了錢。
鄰居捨去了買書的差價,得到了孩子上輔導班的機會,機會很有可能變成真金白銀。
所以要記住,無論和誰交往利益捆綁在一起,才是聰明人高明的社會手段。
還要捨得讓利,牢記吃虧是福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