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霧溪民宿丁鵬

    看到綠油油的稻田我就會想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能想象的到農民耕種的艱辛,也渴望看到農民豐收時臉上洋溢的喜悅,種田的過程辛苦乏味,能堅持下來的才是真正偉大的農民,真心希望全天下的農民不用這麼辛苦也可以衣食無憂。

  • 2 # 班瑪識途美食

    感想就是馬上就可以吃大米了!再也不擔心吃不上飯,天天喝粥了!感謝袁隆平為我們農民操心操勞,終於不用擔心捱餓,不用為吃發愁。不會像以前人打招呼都是吃了嗎,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國家糧食夠吃,百姓心中有底,才有力氣去創造更多的東西。國家富強了!百姓安居樂業,我們的生活就更加美好!

    看出了很多問題,就是沒有問題,雜草變少了,糧食增產了!一年比一年收得多,不會像以前高矮不齊,不會像以前那麼容易得病,每一顆都是飽滿的米粒,金燦燦的多麼誘人,又可以將多出來的賣掉,增加一點收入。

    遙想當年,大米不夠,一畝田才收幾百斤,經常吃稀飯,玉米飯,紅薯,野菜過日子。現如今,我要向過去說不,我們要勇往直前。吃著香噴噴的米飯,多為國家建設做貢獻。

  • 3 # 雙輪滑板鞋

    我就是農村的,從小就與這玩意打交道,對它在熟悉不過了。

    稻田對農民來講就是希望就是生存的基本保障,一年到頭就是為了這兩季收成。(其實村民也會相互比較自家產量,收成好的會有一種榮耀感,也會講解自己的經驗,絕大部分都是很樸實的。)

    和水稻打交道多了,快收割的時候產量基本上能看出個八九不離十。病蟲害也能看得出來,相對應的用藥就好了。都是一樣的用藥,一樣的耕耘,但產量還是會有差別的,這裡就在於個人的管理上了。品種,進水,施肥,打農藥這些的時間點把控對收成影響很大很大。

    現在農村人基本上都不會以種田為主業了(承包戶除外)。都會帶著打些零工,做做小買賣啥吧。因為看著自家一畝三分地更本就養不活一家人。這也算為入城務工人員這麼多的時候更本原因所在。

  • 4 # 五常福聚源大米

    我們的稻田最美在六月份 說它美 是因為這個階段 我們還能看到稻田裡的野生,活物 例如 田螺 青蛙 泥鰍 小魚等 還有小蟲子 藍天白雲青山綠水 美美噠

    還有秋天的稻田 金燦燦的 空氣中都瀰漫著稻花香的味道 最喜歡秋天的天氣 天高雲淡 不冷不熱的 舒服 美

  • 5 # 小農人家

    小時候種田都是春秋兩季,印象最深的是六月時第一季稻穀熟了,得趕緊收回來因為還要種第二季,稻穀成熟時一眼看過去都是金黃金黃的,美的很,一眼都看不到頭,以前收割都是人工割,割了還要挑到路邊,我們那裡一般都是女的割男的挑,再用牛車拉回來,不像現在都是用機器收割,在田裡收割直接就可以拉谷回來曬了。

  • 6 # 手機使用者不安份的老農

    面對稻田有什麼樣的感想?這要看你在那裡看稻田,什麼時間看;對於稻田再熟悉不過啦。春天播種扣棚育苗,夏天插秧田間管理,秋天收穫。我們這裡是粳稻主產區,稻田最美的時候是在六月;放眼望去綠油油的稻田象給大地鋪上了綠色的地毯,一條條水渠就像棋盤,藍天白雲微風徐徐,深吸一口氣都透著黑土地的氣息,勞作的稻農就像畫中走。夕陽西下蛙聲陣陣蟲鳥斯嗚。好一派塞北江南魚米之鄉。施肥_管理滅蟲防病正當時,水的管理至關重要,關係到分蘗的多少,稻穗的大小決定了產量的高低。現在種稻很講究科學,更有農技人員指導。秋收正在進行,拾禾機車遍佈田間,接糧車輛來往穿梭,場院裡一個個小山式的糧堆,更能理解稻農臉上豐收的那份喜悅,他們更關注網上糧食的價格,和國家對水稻的政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後市冬蟲夏草行情是否繼續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