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是二胎寶媽,老大二十二個月,老二四個月,我和婆婆在家照顧小孩,因為離孃家近,也經常去姥姥家。老公在外務工,公公在家開車拉貨。大寶喝奶粉,小寶母乳,生大寶的時候奶奶肺癌住院,花了好幾萬還是去了,奶粉尿不溼衣服什麼的基本上都是我們自己買。300一桶的奶粉喝到一歲,尿不溼衣服營養品什麼的大大小小,差不多一萬塊。一歲以後是奶奶買的,手裡只有一萬存款,看著別人家都在買房子買車了,心裡也著急。想陪到二寶三歲又怕到時候還是捨不得孩子。

11
回覆列表
  • 1 # 圖圖麻育兒說

    我是選擇了陪孩子,和大多數家庭一樣,我婆婆經常說孩子忌奶了,就給我來帶吧,你出去上班,但是被我拒絕了,我來說一說自己的真實感受吧!

    首先我的職業是幼兒園老師和早教老師,所以對教育方面也是深有體會,並且接觸過老人帶的孩子,我不是說老人帶的孩子不好,但很明顯的感覺到,並不向爸媽帶出來的孩子充滿自信,每次幼兒園舉辦活動的時候,由於爺爺奶奶年紀太大,遊戲基本不參與,沒當這個時候,我能感覺到孩子的那種失落,再說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看到一個視訊,孩子發燒,爺爺奶奶帶去醫院抽血,孩子哭著喊著媽媽,看的我淚流滿面,媽媽才是孩子的依靠,孩子的快樂源於媽媽,所以我不會讓我的孩子像留守兒童一樣,而且孩子24個月之前,是各方面能力,性格,形成模式的時期,不是說自己能帶出來多優秀的孩子,但我也想把他培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最後說一句,多幹兩年富不了,少幹兩年窮不死,在貴的早教也比不上父母的陪伴,多掙多花,少掙少花,媽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 2 # 倆娃職場媽的碎碎念

    其實,平衡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完美的狀態。

    談談我自己的人生經歷。大學畢業後,就職於500強的汽車行業巨頭,工資不高,但是至少進入了不錯的行業。工作3年後,嫁為人婦,之後跳槽到一家美資的柴油發動機製造商,一干就是6年,其間生育了倆娃,依然是部門的中堅力量,過程中不忘參加公益活動、策劃年會節目、組織和宣傳公司工會活動,有時還會客串主持人,過把癮。講這麼多,並非在標榜自己的人生多麼成功,只是自己很享受這種“平衡”的過程。不是說女人生了孩子,就要放棄的事業,女人在照顧家庭的同時,依然可以實現自己的價值,追求自己的夢想;不是說媽媽有了事業,就要放棄了自己的家庭,孩子雖然需要陪伴,但是高質量的陪伴、職場媽媽結束一天的工作之後、依然可以給予,至於其他家務,家人的支援和一定程度的外包都是可以解決的。

    當然,事業和家庭這桿秤,很難一直平衡,總會在某段時間,向某一端傾斜。我們要做的是,讓它趨於平衡,至少不要完全放棄。“下班”的時候如果在狀態,打個工作相關的電話或者發個郵件,可能會省去一個不必要的會,為明天省出大把時間。如果你不發這個郵件,腦子裡會總想著,反而影響“生活”質量。另外我工作的時候其實也經常“走神”,想想孩子的事,轉換一下大腦,也是調節。所以工作時間長了,感覺最有效的是以全面的自己去面對全面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真正人生的贏家,應該是兼顧事業和家庭的媽媽--她,就在身邊,你我都可以做到!

  • 3 # 媽咪愛寶時光

    是在三歲前陪伴寶寶,還是為了生活出去上班?這個問題要分二種情況吧,主要看寶爸一個人工作在經濟上是否可以維持家庭的運轉。如果一人工作不能維持家庭需要,那寶媽只能出去上班分擔,必竟要保證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孩子是要吃喝才能長大的;如果寶爸一個人可以維持家庭的生活需要,能保證妻兒吃飽穿暖一般的生活水平,我還是贊同寶媽能在至少在寶貝3歲前能在家裡陪伴他長大。

    3歲前的寶寶在心裡和生活上都是需要人陪伴的,而這個人就是媽媽,此時媽媽的作用誰都不能替代,也許有人說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能陪伴啊,也會真心對孩子好啊,不錯他們都是孩子最親的人都能對孩子好,也許老人因為生活經驗會比年輕的爸爸媽媽更細心想的更周到,但很多老人因為隔代更親的原因,更易對孩子溺愛,老人對孩子的教育方法大多也會沿用老的方法和觀念,而這些對現在的環境來說還是有些滯後的,當然也有一部分老人很願意跟上時代的腳步,總是在不斷的學習接受新的理念,也能用新觀念來養育隔代,但在寶寶們幼小的心裡媽媽的愛和陪伴才是他們安全感和心裡依戀的最暖的港灣。媽媽每天與孩子相處的充滿溫馨的點滴都成為孩子心裡的涓涓細流,而最終成為心靈的依託。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過,孩子在父母面前總是最放鬆的,哪怕她犯錯誤了你狠狠的批評他,甚至打了他,他很傷心難過,但過去了他會忘在腦後,心靈會很快癒合,依然無畏的玩樂搗蛋;但如果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批評或打了他,他的小心靈會很受傷,從外表也許看不出什麼好像也很快就忘了,其實他的小心靈裡已經有了個小警鐘,這就是很多老人帶大的孩子都很會察言觀色、會討好人總是小心翼翼的!

    這些只是我個人站在某一角度的一些觀點,不能說情況是絕對的,但3歲前的寶寶在媽媽的陪伴下對他在生活習慣養成、精神需求、心裡安全方面更能對他健康成長有更大的作用!

  • 4 # XF書香育兒

    如何選擇要看你如何考慮:

    第二,長輩帶孩子的生活方式,比如,是誰服從誰,現在的小孩子大多主意較多,主見性也強,他想幹嘛就幹嘛,長輩都喜歡慣著。

    第三,長輩對孩子的教育是否能勝任。現在的教學知識很多家長都喊難,更別說長輩了,再加上對孩子要監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還要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克難攻關,家裡的長輩能勝任嗎?

    第四,想想自己小時候,早上起來沒有看到媽媽是什麼感覺?回到家,少了媽媽的身影,又是什麼感覺?

    一、多關注社會公益性崗位招聘,這種職位雖然工資低,但是工作時間也不長,對孩子的成長和自己的業餘成長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較適合寶媽,但是這種事情可遇而不可求。

    二、業餘充電充到差不多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這個時候孩子也大了,你的習慣也養成了,經驗也有了,還可以更好的給孩子做出榜樣了。這時候你還會驚喜的發現你其實還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三、寶媽還需要注意的就是用心帶好孩子,寶寶健康聰明你就可以省下了不少錢喲。

  • 5 # 行媽無疆

    作為一個曾經的職場“白骨精”和後來的私營小企業主以及現在的全職媽媽,我想問幾個問題。

    1.你認為為了工資而工作和撫養下一代哪件事更有意義?

    2.在孩子人生的頭三年,最需要你陪伴的時候,如果你錯過了,還能彌補嗎?

    3.你認為懂得現代育兒觀的媽媽的陪伴和知識早已陳舊的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的陪伴哪個對孩子更好?

    人生是需要做選擇題的,我相信如果不是經濟壓力大到媽媽不工作家裡就揭不開鍋,聰明的家庭會很快就能做出正確選擇的。

    沒錯,寶媽是否全職,不光是寶媽的選擇,也是家庭的選擇。如果寶媽決定全職帶孩子,在寶媽用心陪伴下一代的這幾年,家庭其他成員需要給予支援,以免寶媽後悔自己的選擇。這支援有經濟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

    和社會一樣,家庭也需要分工。如果家庭其他成員希望寶媽既能帶好孩子又能掙錢,那麼請男主人問問超人是否願意變性,變性後是否願意和你結婚生子。如果家庭成員認為寶媽全職帶孩子就是靠其他人養著,那你們可以把寶媽當成個二十四小時無休的育兒嫂和全職保姆,按照行業標準來給她發工資,她的工資應該可以養活她和孩子。

    別看不起全職媽媽,她們每天所作的不是洗洗掃掃。這是一個要求很高的“職業”,比做一個老闆要求更高。媽媽們既要懂護理學,又要懂兒童心理學,還要具備超人般的體力。還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能在一次又一次被小孩兒逼到崩潰邊緣的時候還能溫柔的對待他們。全職媽媽是值得尊敬的甚至是崇拜的。

    綜上所述,如果你的工作不是你愛到可以付出生命的事業,你和你的家庭是否可以讓你為了你愛到可以付出生命的孩子暫停一下職業生涯?

  • 6 # 家有男寶初長成

    看到你的描述中我發現,其實你的生活跟很多的寶媽一下,我們都要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現狀。孩子也會有開銷父母也會有病痛。

    但是你所謂的為了生活去工作,我覺得並不對。因為你說看到別人買房買車,就想到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去工作去買房買車!

    第一:孩子需要陪伴,我們需要賺錢

    在我看來你的生活還是很美麗的,孩子有父母婆婆幫忙照顧,老公公公都很勤勞工作賺錢養家。你們不管多少手裡還有存款!

    都說孩子前三歲需要是父母的陪伴。這裡的陪伴百分之八十的媽媽們會當成我需要全天24小時的保姆的陪伴!

    其實真正的陪伴是讓孩子每天都能見到你,所以你可以上班,但是要保證孩子每天過著一週幾次與你見面!

    第二:工作不是為了生活,而是為了尊嚴

    我一直提倡寶媽們要有自己的職業,女人婚後最不可丟失的三件東西是修養,工作,學習。也許你的老公很有錢或者他沒有錢,但是當他們說我養你的時候。請不要信以為真的當全職太太!

    也許我們只賺了一千,但這並不只是一千塊錢這麼簡單!我們賺到的是尊嚴。我們可以用著一千塊去保養,去學習!哪怕花了兩千!我們帶給孩子的是一個正能量的媽媽!而不是不修邊幅,井底之蛙的媽媽!

    所以我們需要工作當然也需要陪伴孩子,在高質量的陪伴同時,學會投資自己,給孩子做好榜樣!

  • 7 # Seven寶貝成長手記

    如果我是你,我應該也很矛盾和糾結的,畢竟作為媽媽,都想陪著孩子成長.但家庭條件不允許,又想掙點錢貼補家用.但我相信,只要自己足夠堅強,一定有辦法平衡好陪伴寶寶和工作的.

    大寶22個,吃奶粉,小寶4個月,母乳, 有婆婆和孃家人幫忙帶孩子,其實你是有選擇的.畢竟有人幫忙帶孩子,建議你在你們附近找份比較自由的工作,時間相對自由,工資可以不必要求那麼高,可以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回家母乳,晚上下班後可以自己帶孩子陪孩子.

    我兒子快四個月時,我開始上班的,公司離家不算遠,所以我每天中午都回家母乳.每天風裡來去裡去, 堅持了三個月,由於母乳少,七個月左右就斷了中午的奶, 八個多月斷夜奶的.雖然母乳的時間短,但我也算盡力了. 現在我白天上班,奶奶帶孩子,晚上或早上我陪他,覺得這樣也挺好的.

    所以,既然有人幫忙帶孩子,而家裡的確經濟補貼,建議你在家附近找份工作,即不耽誤陪孩子,也能有些收入.當然,前提是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飲食.

  • 8 # 焦慮的爸媽是真愛孩子

    看了題主的情況,我覺得,要做這個選擇真心的不容易。

    不過,我們還是會有辦法的。

    二寶只有4個月,正是非常需要人照顧的時候。你的大寶和二寶年齡只相差18個月,那就是說,大寶大概8個月時,你就已經懷上2寶了。所以,我推斷,寶媽的身體狀況很好,年齡在25歲以下。還是很年輕的。那麼,你的公公和婆婆年齡應該在55歲左右。

    這就好辦了。其實你的公公婆婆還是很年輕的,你的兩個孩子都很小,等以後上幼兒園,或者說希望改善家裡的生活,確實很花錢。

    我覺得,你要是真的覺得手裡的錢太少,你完全可以和你婆婆商量一下,讓她出去工作,比如月嫂或者清潔或者經營小生意,你一個人在家裡帶2個孩子。然後讓婆婆幫忙負擔更多的生活開支。你和老公省下更多的錢。這是最理想的選擇,你又能照顧寶寶,你們家的家庭收入也增加了。前提是你和婆婆的關係要很好。

    如果反過來,讓你婆婆一個人在家帶2個娃,寶媽出去工作的話。估計婆婆會體力不支忙不過來的。大寶馬上就要進入運動活躍期,長力氣愛跑步,翻箱倒櫃的,哪個時刻沒注意都可能出意外,況且還有個4個月大的二寶呢。

    畢竟,錢這個事情,真的很現實。一萬塊養兩娃,最多撐3個月。換做誰誰都覺得不踏實

  • 9 # 好好好平安快樂

    生大寶在家帶了一年孩子,剛上班半年意外懷孕,當時不捨得打掉孩子,決定生下來,生二寶又在家待了三年,因為工作性質需要經常出差,沒辦法兼顧,儘管事業上升期,也只好忍痛回家。公婆和老公相處不好,儘管公婆多次說要來幫忙,奈何老公不同意,我還是隻能在家帶孩子。

    老公開始會覺得我付出犧牲很多,對我比較好,可隨著孩子長大了,需求更多,我一個人做家務帶兩個孩子經常累的筋疲力盡,他有時候玩手機的時候我罵他幾句,老公就嫌我脾氣不好,吵架的時候,經常說,不就帶兩個孩子麼?有什麼呀,你去上班我在家帶孩子,多輕鬆。我只能呵呵呵呵了,老孃最好的年華給你生孩子了,現在出去找工作,原來的工作經驗都抬不上臺面了,工資肯定沒他的多,確切的說差的很遠!

    所以奉勸你們想在家帶孩子的,以及我未來的女兒,狠狠心,孩子送回老家給老家帶,等上幼兒園了,孩子帶回來慢慢培養感情,沒太大差別,自己帶出力不討好!事業全毀了!人生重新開始的勇氣不是人人都有的。

  • 10 # 王富貴貴貴

    每個人都家庭情況不一樣,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無論是陪寶寶,還是出去上班,沒有對錯,只要做出決定就不要後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只剩下五塊錢,你是買一張彩票還是買兩個饅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