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看人生如夢1984
-
2 # 海洋47522
主要是俄羅斯已退到牆角,沒看到原蘇聯解體,並解散了華沙條約組織。而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反而不停的增大,不斷的挺進逼近俄羅斯,看來俄羅斯本土也難保統一,在美國看來俄羅斯是美國的眼中釘,俄羅斯有強大的核武器力量,當然有底氣同美國硬碰硬,只有這樣才能保住俄羅斯的完整性。如果美國也解散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世界才有和平希望。
-
3 # 閣蘭兒幸運永恆
沒得選擇!要麼與西方硬碰硬、針鋒相對!要麼投降!所以,俄羅斯只能選擇前者!
在1991年俄羅斯獨立後的葉利欽時代,曾經以滿腔熱情投入西方懷抱,幻想從此與之融為一體、共享繁榮共富,可除了見到西方“瞬間”“善意”,被“收割財富後,其餘都是譏笑,接著就是北約東擴、西方魔爪伸進獨聯體國家,包圍擠壓俄羅斯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俄羅斯進入“黑暗時代”!此時,俄羅斯才如夢初醒,可後悔不已為時已晚!從那時起,與西方對抗就成了家常便飯!是美國及西方國家朔造了自己的“敵人”俄羅斯!並且,一直這樣做!是美國及西方國家的咄咄逼人造成的這樣的結果!
-
4 # 紅旗飄飄傳萬代
為了國家的尊嚴和民族的興旺,戰鬥的民族在俄羅斯民族英雄普京的率領下,寧願站著死不願跪著生,對西方的圍攻只能針鋒相對硬碰硬,在鬥爭中求和平求生存,這是唯一的可走的路!
-
5 # 蘭臺
並不是俄羅斯選擇和西方硬碰硬,而是某些個人選擇與西方硬碰硬。
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歷史一再證明,強人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並不完全一致,而很多時候強人會選擇為了自己利益犧牲國家利益。
這裡我和大家談一談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沙俄。
事實上目前就連俄羅斯官方資料都表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沙俄各項工業、農業指標都非常好看,沙俄GDP增速實際上是超過德國和美國、英國,GDP增速是當時世界第一的。
如果不出意外,沙俄工業產值在1930年前後就可以正式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國,可以說第一次戰爭爆發前,時間是站在沙俄這一邊的。
況且薩拉熱窩事件中塞爾維亞並不佔理。
尼古拉二世不對奧匈帝國發出最後通牒,而是要求塞爾維亞對奧匈帝國妥協,這才是符合沙俄長遠利益的做法。
但是,符合沙俄長遠利益並不符合尼古拉二世本人的利益。
因為隨著沙俄經濟的發展,沙俄國內矛盾也非常尖銳,中產階級和進步貴族都希望沙皇結束帝王專權。
但是這顯然不符合尼古拉二世的利益,所以他必須一次次表現出對外強硬來緩解國內要求他結束帝王專權的呼聲。
薩拉熱窩事件後,尼古拉二世身邊的顧問之所以勸說尼古拉二世對奧匈帝國發出最後通牒,原因就是在此前摩洛哥危機、巴爾幹危機中,尼古拉二世都表現的太軟弱,沙俄國內的強硬派對尼古拉二世的軟弱很不滿意。
當時已經有一半的人反對尼古拉二世專權,如果另一半人因為尼古拉二世軟弱也反對他執政,那麼尼古拉二世本人就危險了,要知道沙俄可是有“沙皇突然中風去世”的傳統的。
所以,儘管對奧匈帝國宣戰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但是卻符合沙皇尼古拉二世本人的利益,因為他要借這件事籠絡國內的強硬派。
當然,最後尼古拉二世的結局我們都是知道的。
回覆列表
不知道他們的 可能是民族特性決定的吧 美華人也瞧不起太軟弱的俄羅斯 其實俄羅斯也留有餘地 並非蠻不講理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