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辭北南下

    春節古稱“元旦”,指新的一年開始。又叫“年節”,俗稱“年”。

    春節是福建省各族人民最為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從時間上說,春節的核心是正月初一。民間活動主要是開正、祭祀、拜年、遊樂等。

    1.開 正

    指除夕午夜後子時到卯時之間,擇一良辰,開啟大門,同時焚香點燭,燃放鞭炮,既表示新的一年開始,也祈求吉利和順。“開正”的時間依該年天干地支推算,一般人家均依曆書上的記載行事。“開正”之時,天未破曉,家家戶戶燈火通明,香菸繚繞,鞭炮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一時間熱鬧非凡。

    “開正”,在龍海,叫“開春”;在古田,叫“開年”;在沙縣,叫“接年”;而南平、邵武、順昌、光澤、連城、長汀、清流等地則稱之為“開門”或“開大門”。“開正”的儀式全省各地大同小異。在廈門,“元旦焚香紙、放爆竹、開門即閉”①。在將樂的農村,倘若是多戶人家共住一座房屋的,那麼開大門者必須是一位德高望重、子孫滿堂的長者,希望他能在新的一年中給大家帶來吉祥與福祉。寧化的一些農村,在開大門之前先放鞭炮,走遍屋內的各個房間,然後才開門。在武平,開門時全家人應在場,如有外人,不得參加;開門後即按“春牛圖”所示的財神方位叩頭。在邵武,若有人無意中被“開正”的鞭炮擊傷出血,叫“血彩”,據說是極好兆頭,這年能發大財。

    現在,選擇“開正”時辰的做法基本上沒有了,一般在除夕零點新舊年之交時大放鞭炮、焰火,喜迎新歲。近幾年來,電視機普及,全省城鄉的大多人家都圍坐電視機前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零點時,當電視中新年鐘聲響起,人們不約而同點鞭炮、放焰火,其盛況絕非昔日“開正”可比。這一新習俗在城鎮尤盛,以致於公安部門通告市民,限制焰火爆竹施放地點,規勸居民注意防火安全。本省的大城市則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代之以錄有鞭炮響聲的錄音帶。

    2.祀 神

    祀神在“開正”之後,是舊時不可缺少的重要儀式。祀神主要包括祭祀天地、家神及祖先。祭祀之前,在廳堂的長案上事先擺好供品。各地的供品有所不同,一般是酒、果品(多為柑或桔)、年糕、淨茶、牲醴以及插著紅紙花的“歲飯”、鮮花。有的地方則純為素齋,“設齋果、茶、酒、歲飯拜天”②。永春還供有圓子湯,漳州還有紅糖煮線面,同安還有金針菜、龍眼乾等。泉州的許多人家把正月初九的“天公誕”移至“開正”後祭祀,供品就更講究了,備的是三牲、五果、六齋。祀神時,由家中長者主持,全家穿戴一新,先祭拜天地神明,焚香點燭,燒金紙,祈求新的一年中閤家平安、萬事如意,多福多壽,即所謂“禮神祈年”。次則依長幼次第祭拜祖先。在羅源,“元旦設香案當天叩拜,謂之‘啟寅’。”③也有些地方祭祀活動選在其他時間進行。在廈門,是初一中午祭祖。也有些地方祭祀活動選在其他時間進行。在廈門,是初一中午祭祖。在連城,拜祖先稱“拜圖”,初一早上由族長率本族子孫在祖廟進行。在大田,民間有初一早起喝薑茶(即糖開水中放生薑、米花)的習俗,這時應敬一杯薑茶於祖宗神位前,祭祀則在早飯之後到祖祠中進行。

    祀神之後,供品多放置一天才撤,有的要保留到初五。其中果品如紅桔,要放到正月十五元霄節。在福安,廳堂長案上的香火要持續三天不斷。

    在龍海,龍江上的漁戶,春節時都買連根帶葉的大捆甘蔗,用紅絲布綁在船桅杆上,祈求新年日子節節甜。甘蔗要等過了初三方可取下食用,否則據說會壞了兆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豌豆雞翅根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