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醬爆影視製作

    1白點病   病原 小瓜蟲,一年四季都可感染,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症狀 患病初期,胸鰭、背鰭、尾鰭和體表面板均有白點狀散佈,病魚雖照常覓食,但常聚集在魚缸的角上互相擠擦。幾天後白點佈滿全身,病魚常呆滯狀浮在水面,嚴重的全身似灑滿白粉,多在春、秋髮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溫、活餌的條件下容易流行。   流行 此病傳染速度很快,如不及時治療會二次感染合併水黴病及細菌感染,嚴重時,藥物無效,會大批死亡,因此一旦發現要及早治療。   防治 A、提高水溫至28℃,數天後小瓜蟲破裂脫落。這時更換新水,保持水溫,病魚基本上會痊癒。   B、用1%鹽水浸泡3-5天。   2水黴病   病原 水黴屬、綿黴屬等水生黴菌   症狀 魚剛染上病時看不出什麼症狀。一旦發現魚體長“白毛”時,菌絲已侵入魚體傷口,蔓延到肌肉組織間隙之中。隨著病情發展,患處肌肉腐爛,食慾減退,最終死亡。   流行 一年四季內都可發生。   防治 為了防止水黴病的發生,除應注意平時儘量防止損傷魚體和被寄生蟲咬傷之外,還可以在水中放入少量食鹽,以抑制水黴病的發生。魚體長出“白毛”,呈灰白色,菌絲與傷口的細胞組織纏繞粘附,使組織壞死。同時病魚食慾減退,最後死亡。   A、用食鹽250g加小蘇打250g混合液潑灑於100cmx55cmx45cm的魚缸,堅持數次,效果顯著。   B、在100kg水中溶解孔雀石綠0.3g克或次甲基藍,浸洗魚體10~20分鐘,數日後可見菌絲脫落。   C、2%-3%的鹽水浸洗,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鐘。   D、提高水溫以抑制水黴的生長。並且可用一盞15W的紫外線燈每日照射數小時可有效的抑制和消滅水黴菌。   3爛鰭、爛尾病   病徵 魚只尾鰭、臀鰭破裂、潰爛,嚴重時相應體表皮下出血。通常是因為魚健康不佳或水質環境過於惡劣。初期得病並不致死,但若蔓延到身體其他部位時則就難以醫治了。   病因 細菌類如柱狀細菌。當水質不良好,長期處於混濁,受新水刺激過多,PH值不適宜,以及魚體吃不飽或咬尾導致細菌感染,致使魚鰭腐爛。   防治   A、可用2%(2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清洗消毒。   B、用100kg水加入3—5片痢特靈,進行浸洗消毒。   C、在100kg水中加入5—8片土黴素進行浸洗。   D、用低濃度高錳酸鉀溶液浸洗消毒10小時;或用慶大黴素溶液浸洗。   4爛鰓病   病原 水族箱養殖紅劍多數為細菌性爛鰓。   症狀 病魚鰓部潰爛,附有較多的白色粘液。嚴重時鰓絲被腐蝕成一個個圓形小洞,軟骨外露,最後窒息而死。魚腮充滿粘液,腮絲及腮蓋骨內表皮均有出血現象。腮絲會很快由紅變白,逐漸腐爛最後整個腮部全部腐爛魚兒也因此失去呼吸功能而死亡。   防治   A、在10kg的水中溶解11.5%濃度的氯胺丁0.02g,浸洗15~20分鐘,多次用藥後見效。   B、在容水量為100kg的水族箱中放入痢特靈或土黴素2~3片,較長時間浸洗魚體。   C、用低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或潑灑在水族箱中,也有一定效果。   5腸炎   病原 點狀產氣單胞桿菌   症狀 它是由於魚吃了不潔食物,或攝食過飽消化不良等引起。病魚靜臥缸底,投餌不食,糞便呈乳白色,肛門紅腫。   防治 可選用2片呋喃唑酮,溶於80 cm×50cm x 40cm的水族箱中,多次用藥後可康復。也可選用 0.02g呋喃西林粉,溶於10kg水中,浸洗病魚20—30分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四步棋口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