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相武迪

    答案是: 王鐸最出名的行書就是在他最落魄無助的時候,寫給一位故人湯若望的冊頁。

    湯若望,德華人,原名約翰·亞當·沙爾·馮·白爾,作為天主教傳教士來到中國後,化“亞當”為湯,變“約翰”為若望,還根據《孟子》中的一句話,給自己起了個字:道未。

    湯若望和王鐸同歲,兩人都生於1592年。1622年,30歲的湯若望帶著一肚子科學知識和一腔熱血來中國,透過兩次精準的月食預測獲取朝廷信任,崇禎年間,由時任禮部尚書徐光啟推薦,在欽天監任職。王鐸那時也在禮部當差,兩人曾同在觀望臺夜觀天象,這些詩就是那時寫給湯若望的。

    湯若望已經離開我們350多年,他的墓就在北京,埋在了他的前輩利瑪竇墓旁邊。

    清朝推翻了明朝,王鐸跟著倒了黴,湯若望卻以外國專家的身份平穩過渡,而且在康熙元年達到了政治的巔峰:官居一品。

    這是湯若望身穿一品官服的畫像。不過王鐸沒有看到湯若望的這身打扮,他沒能等到康熙繼位,就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了人間。

    王鐸重書舊作,把這個冊頁寫給了湯若望,原因是很複雜的。

    敘舊是一方面,但不會是重要的方面。因為對一個老外來說,不管中國的皇帝姓朱還是姓愛,並沒有本質區別,都是外族。所以王鐸的亡國感受,湯若望不會理解,在他看來,只是換了個BOSS而已。

    王鐸不會不懂這些,所以他寫字送故人,最大的可能是求助。一個天文研究院的技術官僚,恐怕干涉不了政治,但官職平穩,工資應該是有保證的,王鐸很可能是希望湯若望能給些經濟上的援助。

    如果不是求助,王鐸根本犯不上這樣哭窮:沒有糧食了,賣了幾幅字,買了五斗小米,又買了點墨,墨不怎麼好……

    不過,沒有任何資料顯示這套冊頁發揮了作用。

    湯若望步步高昇,王覺斯每下愈況,一眼就看到了生命的盡頭。

    因為貧病而求人,這對王鐸來說是艱難的。

    內心的煎熬程度,絕不會比開城投降之前小。

    他最後大概想通了,孃的,為了活著,寫吧。

    文人扯掉羞澀的面紗,也會變成一頭猛獸的。王鐸這一下筆,同時扯掉的還有之前那些追求完美,力爭精到的書學思想。

    極力造作不見了,他開始了頹然自放。

    王鐸這輩子很憋屈。

    就連書法也是這樣。他發明的一天臨帖一天創作,常常被當代認為是學書的不二法門。其實,這是天大的誤會。王鐸之所以要隔天臨帖,是生怕自己離開古人就不知去向哪裡,所以自己玩一天,就回到古人身邊反省一天。

    年輕時窮怕了,長大了便沒有勇氣再去裸奔。王鐸向來不缺一個文人的首鼠兩端,他所欠缺的,是一個藝術家的獨持偏見、一意孤行。

    而降清後的這場落魄,徹底改變了王鐸的三觀。

    人生就是這樣,很多事你堅守了一輩子,可忽然之間,就沒什麼放不下的了。

    一世功名往事隨風,一生打拼轉眼成空,去他孃的晉唐吧,老子從此愛咋寫咋寫,誰也別攔著我!

    扔掉古人的柺杖,發現自己走得也挺好。

    所以晚年落魄的王鐸,唯一自信的就是刷字了。

    寫給湯若望的這個行書冊頁,見證了王鐸從極力造作走向頹然自放的轉變。

    一個藝術家的強大,有時需要一點點刺激。

    也許是官場失意,也許是生活困頓,總之需要一點刺激,來開啟塵封已久的腦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代爾塔勞保鞋怎麼鑑別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