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出處】唐·李白《蜀道難》
“而”字表示並列,可直接譯為“而且“。
【譯註】劍門關高陡、險峻。兩 邊是懸崖峭壁和萬丈深淵。險要的地段,只要有一個人守衛關門,就是 一萬個人也休想攻開。詩人用 “崢嶸”、“崔嵬”兩個同義詞,言關門 之高聳。然後又從側面極力渲染,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狀關門之險 峻。語言精粹,句式長短富於變化,不愧為千古名句。
注: 劍閣,即劍門關,在大小劍山之間的一條棧道。崢嶸、崔嵬 (wéi),高峻的樣子。
【原詩】
《蜀道難》
[唐] 李白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賞析】
中國古代詩歌。唐李白(見“古風”)作。約作於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在傳統題材的基礎上,以豐富想象,著力描寫了秦蜀道路上的奇麗驚險的山川,並從中透露出對社會現狀的某些憂慮和關切。全詩47句,大體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線索來描寫入蜀道路之艱難。詩歌一開篇連用5個感嘆詞,極言蜀道之難。接著具體地寫,自古以來秦蜀之間被高山峻嶺阻擋,由秦入蜀,太白峰首當其衝,只有高飛的鳥兒能從低缺處飛過。山之高,高到連太陽神都難以透過,山下則是衝波激浪、曲折迴旋的河川。行人至此,只能撫膺長嘆。這時候,悲鳥號木,子規夜啼,更增加了行人的孤寂與恐懼。這樣的山,這樣的水,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想一想吧,如果守在這裡的是好人,那倒無所謂,如果是心懷不測之人,情形那可真是遭糕透了。如果不想去冒險,遊人也就只有西望而長嘆了。在藝術上,詩人以變化莫測的筆法,豐富而奇特的想象,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向讀者展示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此外,作者以激情貫注全篇,將抒情與寫景融為一體,使讀者透過奇麗峭拔的山川景物,彷彿可以看見詩人“落筆搖五嶽,笑傲凌滄州”的高大形象。在語言形式上,本詩大量使用了散文化的句子,字數從三言四言直至十一言,參差錯落,長短不齊,形成極為奔放的語言風格。殷璠編《河嶽英靈集》稱此詩“奇之又奇,自騷人以來,鮮有此體調。”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出處】唐·李白《蜀道難》
“而”字表示並列,可直接譯為“而且“。
【譯註】劍門關高陡、險峻。兩 邊是懸崖峭壁和萬丈深淵。險要的地段,只要有一個人守衛關門,就是 一萬個人也休想攻開。詩人用 “崢嶸”、“崔嵬”兩個同義詞,言關門 之高聳。然後又從側面極力渲染,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狀關門之險 峻。語言精粹,句式長短富於變化,不愧為千古名句。
注: 劍閣,即劍門關,在大小劍山之間的一條棧道。崢嶸、崔嵬 (wéi),高峻的樣子。
【原詩】
《蜀道難》
[唐] 李白
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賞析】
中國古代詩歌。唐李白(見“古風”)作。約作於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在傳統題材的基礎上,以豐富想象,著力描寫了秦蜀道路上的奇麗驚險的山川,並從中透露出對社會現狀的某些憂慮和關切。全詩47句,大體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線索來描寫入蜀道路之艱難。詩歌一開篇連用5個感嘆詞,極言蜀道之難。接著具體地寫,自古以來秦蜀之間被高山峻嶺阻擋,由秦入蜀,太白峰首當其衝,只有高飛的鳥兒能從低缺處飛過。山之高,高到連太陽神都難以透過,山下則是衝波激浪、曲折迴旋的河川。行人至此,只能撫膺長嘆。這時候,悲鳥號木,子規夜啼,更增加了行人的孤寂與恐懼。這樣的山,這樣的水,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想一想吧,如果守在這裡的是好人,那倒無所謂,如果是心懷不測之人,情形那可真是遭糕透了。如果不想去冒險,遊人也就只有西望而長嘆了。在藝術上,詩人以變化莫測的筆法,豐富而奇特的想象,淋漓盡致地刻畫了蜀道之難,向讀者展示了古老蜀道逶迤、崢嶸、高峻、崎嶇的面貌,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山水畫卷。此外,作者以激情貫注全篇,將抒情與寫景融為一體,使讀者透過奇麗峭拔的山川景物,彷彿可以看見詩人“落筆搖五嶽,笑傲凌滄州”的高大形象。在語言形式上,本詩大量使用了散文化的句子,字數從三言四言直至十一言,參差錯落,長短不齊,形成極為奔放的語言風格。殷璠編《河嶽英靈集》稱此詩“奇之又奇,自騷人以來,鮮有此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