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兮2

    史書沒詳細記錄其身高,長相不凡,身高不是很高!

    桓溫(公元312年-公元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漢族,譙國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龍亢鎮)人。東晉傑出的軍事家、權臣,譙國桓氏代表人物,宣城內史桓彝長子,東漢名儒桓榮之後。晉明帝司馬紹之婿,曾經因溯大江(長江)之上剿滅盤踞在蜀地的“成漢”政權而聲名大奮,又三次出兵北伐(伐前秦、後秦、前燕),戰功累累。公元361年至公元373年獨攬朝政,欲行篡位之事,逼迫朝廷加其九錫,但終因第三次北伐失敗而令聲望受損,受制於朝中王謝勢力而未能如願。死前欲得九錫亦因謝安等人藉故拖延,直至去世時也未能實現。桓溫諡號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後,追尊為“楚宣武皇帝”。

    桓溫是晉明帝的駙馬,因領兵滅亡成漢而聲名大盛,又曾三次領導北伐,掌握朝政並曾操縱廢立,更有意奪取帝位,但終因第三次北伐失敗而令聲望受損,受制於朝中王謝勢力而未能如願。死前欲得九錫亦因謝安等人藉故拖延,直至去世時也未能實現。桓溫諡號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後,追尊為“楚宣武皇帝”。桓溫出生後不久,便被溫嶠稱許,於是以“溫”為名。328年(咸和三年),父親桓彝在蘇峻之亂中被蘇峻將領韓晃殺害,涇縣縣令江播也曾參與此事。桓溫當時只有十五歲,發誓報殺父之仇。331年(咸和六年),江播去世。桓溫以弔唁為名,將江播的三個兒子殺死。後來,桓溫娶南康長公主,拜駙馬都尉,並承襲父爵萬寧男。335年(鹹康元年),桓溫任琅琊太守,又加輔國將軍。

      從《晉書》推斷,桓溫應該是個相貌不凡的美男子,他的美不是秀氣,而是雄偉。他剛生下來的時候,父親的好友溫嶠就認為他有奇骨,啼哭聲也很好聽,十分賞識他,便取自己的姓氏“溫”給他起名叫“桓溫”。成年後,桓溫更是相貌魁偉,豪爽有風采,好友劉惔稱讚他“眼如紫石稜,須作猥毛磔,孫仲謀、晉宣王之流亞也”,按今天的話說就是眼睛像紫色石稜般剛毅有神,頭髮鬍鬚似濃密的刺蝟毛一樣向外張開,像傳說中孫權、司馬懿的樣子。

      永和二年(346),桓溫乘成漢政權腐敗,人心渙散之際,率軍沿江直上,次年,平定蜀地,聲望極高。五年,北方再度混亂,桓溫多次請求乘機北伐,六年,朝廷以揚州刺史殷浩為中軍將軍、都督揚、豫、徐、兗、青5州諸軍事,委以北伐重任,企圖以此對抗桓溫。九年,殷浩大敗而回,免為庶人,內外大權遂集於桓溫一身。永和十年二月,桓溫第一次北伐前秦。四月,桓溫在今陝西藍田擊敗前秦派來堵截的數萬大軍,前秦主苻健以數千人退守長安。但桓溫未乘勝進攻長安,而是坐待敵軍自潰,終因軍糧不繼而於六月被迫撤退。

      桓溫在歷史上是個頗具爭議性的人物。有爭議,不是因為他的駙馬身份,也不是他卓著的武功建樹,而是他被後世指摘有篡逆之心。在路衛兵看來,其實這種說法很值得商榷,證據也不是很充分。因為這些言論都是來自皇宮內部,是東晉當朝的那些人的思想,老百姓才不管你這事呢。即便到了老百姓說三道四的地步,那也是從朝裡傳遞出來的資訊。換句話說,這是政治爭鬥的產物,自然有著不靠譜的一面。事實上,桓溫在世時,並沒有這方面的傳言記載。只是當時桓溫威振內外,簡文帝“常懼廢黜”(《資治通鑑》),害怕被桓溫給廢了。篡位是自己當皇上,桓溫有野心,有專權之意,這個我不否認,但和篡逆還離得很遠。簡文帝本來就是桓溫廢掉司馬奕後立的傀儡,即便廢了他,桓溫也不一定會自己當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空氣調節用製冷機組常用冷凝器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