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kq小青年

    1.沒有一種語言體系是保持一成不變的,無論是文言的還是白話的,無論是語音、語法、詞彙都會發展,只是快慢不同。文言文是古代漢語的書面語,白話則是古代漢語的口語。文言和白話在漢代以前尚能保持相對一致,但是在漢代之後文言與白話就逐漸分道揚鑣。文言記錄於書面,又被用於書寫經典書籍、典章制度,所以保守性較強,而白話用於口頭交流,所以簡明隨意。

    但儘管文言的保守性較強,它還是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發展,只不過它變化得比較慢。比如判斷動詞“是”,這個判斷動詞是漢代以後才有的。在先秦的文章裡,沒有任何判斷動詞,表判斷一般的格式就是“A,B也”,如《左傳·僖公二年》:“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但是隨著語法的發展,判斷動詞逐漸由代詞“是”虛化產生,例如《史記·刺客列傳》:“此必是豫讓也。”

    由於各種語言體系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完善嚴謹,所以漢代以後的文章讀起來比先秦好懂。

    此外詞彙方面也如此,漢代以前,漢語詞彙以單音節詞為主,表達一些意義複雜的詞彙就會用到現在看來極其生僻的詞彙,比如“黑色的馬”現在直接說出這四個字便好,在古時就可能會用到“驪”。

    還有文字方面的原因。一些字是漢代後才造出來的,在漢代以前,因為沒有這個字只好用別的字以假借,這就更加造成了閱讀古文時可能出現的誤差,比如韻律的“韻”,這個字很晚才造出來,在這之前一般都用“均”來代替。還有一些字的本義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本變成非基本義,甚至被人遺忘,後人以今律古,不免大惑,《詩經·大雅·生民》:“卬盛幹豆。”這個“豆”不是現在的豆子,而是古代一種容器。

    2.白話對文言的影響。文言與白話的分離,其實是有悖於語言發展規律的。人們用語言交際,總要求簡明精當,要求口中所言和筆下所寫相一致。在這種要求下,即使沒有像五四那樣自覺的書面語改革運動,人們在做文章時也會自覺地吸收口語中的成分以豐富書面語的表達。因此,隨著語言發展,文言文裡總會吸收一些當時的口語形式。比如漢代以前的文章裡不大用量詞,魏晉以後量詞大量產生並運用,《世說新語》作為一部較為俗白的作品,其中多有例可證,如《言語篇》:“支道林常養數匹馬。”此外在其他一些史書典籍中也吸收了這種用法,如《三國志·孫奮傳》:“奮不受藥,叩頭千下。”

    3.人類思維的發展促進句法嚴密化。這一點是對第一點的補充。王力先生在《漢語語法史》中談到:“句法的嚴密化,和邏輯思維的發展是有密切關係的。所謂嚴密化,是指句子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佛教的傳入中國,對漢語的影響是大的。‘宣告’的影響只是在漢語體系的說明上;‘因明’則影響到邏輯思維的發展……邏輯思維的發展在語言結構形式中的具體體現可以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把要說的話儘可能概括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結構……另一方面就是化整為零……”先生舉例:“視時屋食之貴賤,而上下其圬之傭以償之。”(韓愈《圬者王承福傳》),這句話只要搞清楚實詞,其大義也不難理解。

    漢代以前的句子較為短小,拿《尚書》來說,其中不多用連詞以顯示內部邏輯結構,因而理解起來比較困惑。

    至於諸家解說分歧較大,也主要因為語言時代發展造成的隔離感。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義有變遷。漢人讀不懂先秦文章所以有經師作注,唐人讀不懂漢注和古文所以有儒生作疏。古人研究語言多憑經驗,難免疏漏,加之或以註疏來論說自己思想觀點,遂有分歧齟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款電磁爐品牌好可以實現大火力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