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歷史上黃河多次改道,入海口也由渤海轉到了現在的黃海,那現在黃河還有改道的可能性麼?

11
回覆列表
  • 1 # MrChou296

    我認為目前沒有改道的必要,第一黃河本身水量少,改道後,華北平原要變荒土地了;第二目前國家經濟建設和生活方式趨於穩定,如果改道涉及到數以億計人民的生活方式轉變和人口遷移;第三科學技術的發展讓黃河不再決堤,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中上游的水利樞紐的建設,讓黃河自然改道的可能愈來愈小。

    華北地區歷來是中國水資源最匱乏的地區,其實一條黃河很難養育這麼多人,南水北調工程東線和中線可以緩解,但不夠徹底,我認為要真真解決華北水資源問題,一定是要想辦法加大黃河水量,西線工程才是關鍵,藏水入黃我覺得才是真正功在千秋的世紀工程。

    個人認為藏水入黃的可行性還是比較高的,第一,青藏高原地勢是南高北低,改好河道就可以順流而下。第二可以改變西北的水迴圈和環境生態,加大水汽蒸發,西北氣流向東,加大華北和西北地區的降水,以前的西北風是乾的,讓以後的西北風變成溼的,水汽的增加也可以治理西北地區的荒漠化。第三,青藏高原水資源豐富,但並沒有合理利用,雅魯藏布江是世界水利資源最豐富的河流,水量大,落差大,下游流域面積小,水迴圈豐富,中上游使用率又小,資源沒能合理利用。

    藏水入黃的難點,第一工程難度,其難度相當於把喜馬拉雅山炸開一道口子讓印度洋水汽北上入藏。第二工程預算,如果開啟工程預計是世界歷史上所以水利工程之最。第三政治因素,藏水下游國家,無論是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印度孟加拉,還是湄公河流經的東南亞,他們都會反對。

    最後總結一下,要解決華北和西北水資源問題,藏水入黃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對於西北和華北生態的改造,對西北荒漠化和華北水資源匱乏能起到巨大作用,但難度也是巨大的。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 2 # 天高雲淡路坦

    歷史上黃河是有過幾次改道的,但不是提問者說的黃河入海口由渤海改道到現在的黃海,而是現在己經改道到了渤海入海口。將來黃河流域如果發生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那保不準還會在河南的天河段發生飄移。一一儘管我們已修建了,能抵禦黃河流域千年一遇洪水能力的小浪底水庫。

  • 3 # 天上雨6

    黃河改道從古至建國改道非常常見,因黃河改道造成沿黃河二岸的百姓苦難深重,黃河洪水氾濫!建國後毛主席非常重視黃淮水患問題,治理黃河和淮河,治理後的黃河雖有洪水也沒有因水患造成災難的!沒有毛主席的治理黃淮,即使和平年代,僅水患也會給百姓帶來重大災難,別談什麼發家致富了,一場水患讓你一貧如洗!現在的黃河不會大面積的自然改道!

  • 4 # -晉西---評論__

    黃河若要南移,需要認為開鑿類似大運河,南水北調一樣的水利樞紐,有利於河南開河運。但是北方山東地區的缺水問題也會變得嚴峻。可以考慮從小浪底建造類似都江堰的分流嘴,能解決山東沿岸的用水,也能讓主體水流南流。泥沙大的洪水期水都南流。【純屬自己空想,不要認真。】

  • 5 # 哈哈就是二哈

    現在黃河水都不夠用往那改了,自然改道的前提就是突發性大洪水,衝跨河岸,水流入低窪地帶,在經自流衝出新的河道,或是是經現有小河衝寬行成新的大河,但是現在的情況是,黃河上游來水本來就不足,加上各級水壩有蓄水防洪能力,要知道現在黃河各級水壩現在都面臨低水位,根本就是水都不夠用,一到冬季黃河更是面臨斷流,這還是在各級排程的情況下,要不排程好,各級用水放開了,黃河中游往下可能一過秋天都得面臨斷流。

  • 6 # 小墨筆記

    儘管,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是可以讓黃河改道的,但是我個人認為現在黃河已經沒有改道的可能性了。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在黃河最近一次改造後,河流兩岸的經濟發展,已經基本固定,居民已經穩定了下來,如果要讓黃河改道,那就是要放棄黃河下游沿岸地區居民的生活與發展

    並且,從文物古蹟來看,黃河下游自古以來是我們中華文明文化的中心之地,有許多優秀燦爛的文明,留下了許多的文物古蹟。改造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破壞一些文物古蹟造成無法修復的損傷。如果原址搬遷不僅耗費人力,物力,財力,而且復原之後不會有原址那個效果的,因為周圍不是那樣的地理環境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萬到10萬的SUV,有哪些合適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