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未名河

    【參考答案供參考】

    ——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

    這是曾國藩48歲時寫下的一副自勵對聯。

    這句話的精髓在:做人要生機勃勃,春意盎然;還要有骨氣——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具體細解如下——

      “春”,是指像春天那樣有生機,有活力,迸發出一種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激情。

      “意思”,就是一種氛圍,輕鬆、快樂、有趣味。對某件事厭倦了,我們會說“真沒意思”。

      “春意思”大致指一種充滿生機,又能給別人帶來生機;溫暖自己,又能溫暖別人的精神力量。

      “窮骨頭”在這裡指普通百姓的骨氣。

      養活一團春意思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有生髮的力量,而生長總要有一個方向,像萬物向著太陽生長一樣,人心也要有個方向,古人說的“誠”“敬”“良知”等等,都是指向那個方向。

      春天,是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季節。“養活一團春意思”,就是說,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人的信念都要象春天一樣朝氣蓬勃,保持旺盛的生機,一些暫時困境又算得了什麼呢?

      《周易》上說,“生生之謂易”,後來衍生出一個成語“生生不息”,都告訴我們自然和生命都處在不停的變化中,生命的本質就是新舊更替,所以人也要保持一種生命昂揚向上的姿態。

      “只要心中春意滿,寒風不礙花滿枝”,只有心中有“春意”的人,才能真正看到春天,大好春光。

      春天又是柔媚的,平和的,因此做人處事要講和諧、講包容,與人為善,只有將這團“春意思”養活了,人生才真正處處是風景。

      曾國藩的得意門生李鴻章經常說一句話,“受盡天下百般氣,養就胸中一段春”。

      如果把世上所有的煩惱、挫折、沮喪、屈辱等等都看淡了,可能心中就能養活一團春了吧!反過來說,也只有胸中有春的人才能忍受天下百般氣。

      曾國藩在攻打太平軍的12年曆程中,並非一帆風順,他數次戰敗,兩次投水自殺,朝廷猜忌,同僚傾軋,弟弟曾國華戰死,他能忍受這些,肯定不是來自對功名利祿的慾望,而是來自源遠流長的聖賢信念。

      撐起兩根窮骨頭

      人不管身處何種境況,脊樑骨必須要撐得起,不能彎曲了。不能一味的委曲求全,要挺起腰桿,在困厄中求出路,在苦鬥中求挺直。

      與太平軍作戰初期,湘軍一直吃敗仗,曾國藩的幕僚代寫奏書,向朝廷彙報作戰情況,完成後送曾國藩審閱,曾國藩把其中的“屢戰屢敗”改成“屢敗屢戰”。

      這一改,被動變為主動,消極變為積極,“敗不餒”的倔強之氣躍然紙上。

      曾國藩《家訓》裡有一段話,“倔強二字,卻不可少,功業文章,皆須有此二字貫往其中,否則,柔靡不能成一事”,簡單說就是人要有志氣!

      這“倔強”不是要跟別人比,而是要跟自己比。只要超越自己就有價值,就是有成就的人生。所以,曾國藩說:“吾輩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

      “窮骨頭”之所以能撐起,全靠的是內心強大,而內心強大靠的是日復一日的修身,所謂無欲則剛!

      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看曾國藩流傳下來的文字,會發現他在修身修心方面付出的努力,比在事功方面付出的還要大。

  • 2 # 幸福一家人0613

    "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這幅精典佳對,號召人們要活的有價值,像春天那樣生機勃勃,不因艱難困苦的外界條件而改變意志,我們的身價雖然不高,但人窮志不窮的骨氣依然保持。一語道破了做人的道理,為激發後人積極向上的心態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說它是精髓的精髓也恰如其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影子劇劇本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