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斯坦因

    東德是有武器出口的。而之所以,很少聽說東德對外出口武器,主要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首先,東德雖然擁有華約體系內僅次於蘇聯的強大軍事力量,同時也有很雄厚的工業實力。但東德卻基本沒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其生產出來的武器裝備大都是特許生產的蘇制武器(蘇聯強制要求)。這些特許生產的蘇制武器,東德雖然也會在一些細節上進行改進,但與蘇聯和其他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生產的同款武器相比,屬同質化產品,效能樣式差別有限。這使得,東德出口的武器裝備辨識度不高,往往會被籠統的歸類為蘇制武器,進而導致東德武器名聲不顯。

    如,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軍隊就曾繳獲國,東德生產的AK系列步槍。這些東德AK步槍與蘇聯生產的AK相比,只有些許細節不同(部分零件由鋼板衝壓而成、帶小握把、採用摺疊馬鐙形槍托,護木使用灰色塑膠),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很難辨認。

    其次,在軍火貿易中,備受矚目往往是主戰坦克,戰鬥機,直升機,潛艇,大型水面艦艇這樣的主戰裝備。

    東德由於受到蘇聯的制約,其軍工體系並不全面,很多武器東德都無法生產。上述這些主戰裝備,東德都是無法生產。東德本國軍隊裝備的都是從蘇聯進口,最多隻是在蘇聯貨上自己升級點子系統而已。東德自己能生產的多是些步兵輕武器。而輕武器的出口,根本沒有什麼關注度,留意的人也不多(亮劍中,楚雲飛曾和李雲龍說過這樣一句話“要是幾十條步槍,我問都不問”)。

    其三,東德的很多武器出口,都是跟在蘇聯後面協從。但人們永遠只會記住第一名,不會有人記得第二名。所以,往往作為“帶頭大哥”的蘇聯被人銘記,而跟在後面的東德則不會在人們的記憶中有太多的印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越南戰爭,蘇聯與其他華約國家,為北越援助了大量武器裝備,東德作為當時華約的一員,也向北越支援了不少的武器裝備和戰爭物資。可最後在多數人的記憶裡,只記住了蘇聯,而東德則是被人遺忘了。

    其四,國際軍火貿易中,政治是繞不開的。卡達花120億美元,採購36架F-15;沙特耗費300億美元,買82架美國F-15。我們總是在感嘆世界上總是有“大頭”,花費高溢價去採購武器。其實能統領一國的人,有誰會是真傻(真傻早就化成灰了)。他們之所以花費高價去買武器,除了在滿足自身的國防需求之外,更是在花錢疏通關係、交保護費。

    東德當時雖然在華約內部地位很高,但放眼世界卻是不太夠看。所以東德武器出口是有,但規模卻是比較的有限。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不要說浪花了,連漣漪都算不上,因而自然是不會有幾個人記得。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 2 # 熊style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重工業產品在社會主義國家屬於精品:民主德國被譽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櫥窗,機械工業、化學及電子產品非常發達,貿易伙伴除了包括經互會成員,還面向歐美其他國家。中國改革開放之初,諸如醫療器械、機械裝置、挖土機、重型汽車很多都是從東德引進。

    一、輕武器

    1950年,北韓戰爭期間,東德向華人民志願軍出售過40萬個木柄手榴彈彈體、2000挺MG42機槍和高射槍架、2000萬發7.9毫米彈藥;

    華人民志願軍將它們作為高畫質兩用機槍使用;

    20世紀50年代,東德人民軍裝備的MP-40、Stg44自動步槍逐漸被蘇制自動步槍取代,因此,東德將它們全部出售給北越;

    起初,蘇聯人對於北越的援助比較摳門:都是老式武器,讓北越人對蘇聯腹誹不已;

    它在蘇聯的監督和支援下,民主德國重建武裝力量和軍事工業:1956年匈牙利事件後,東德國防部從蘇聯購買AK-47第3型和M43彈的特許生產權,交給恩斯特-臺爾曼工廠生產,其中仿製AK-47的步槍稱為MPi-K31,仿製AKS-47的步槍稱為MPi-K32;東德對於馬卡洛夫手槍的特許生產也是恩斯特·合爾曼製造工廠進行的,該槍的仿製生產大約開始於1958年;接著,它在安納貝格-布赫霍爾茨以北的維薩建立了國營裝置和工具製造廠(GWB),開始仿製AK-47系列;1962年10月,東德問蘇聯購買了AKM突擊步槍特許生產權,開始生產名稱為MPi-KM的AKM仿製型:它向許多中東、非洲的第三世界國家出口;

    當時,安哥拉執政的“安人運”向東德“斯塔西”學習了全套體系:建立安哥拉內務部和內務人員制度,東德向安人運出售大批自動步槍和其他輕武器;而且,在蘇聯協調下,東德製造的輕武器和彈藥、物資大量流入阿拉伯國家軍隊:包括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也是受益者;同時,東德的自動步槍系向古巴、衣索比亞出口;

    此後,東德研製了北約制式的5.56x45mm的STG940槍族用於出口:秘魯(2000支)和印度(7500支);

    二、重武器

    1977年,東德向莫三鼻克援助160輛T-34-85坦克:它們都是東德軍隊的庫存品。這時東德軍隊基本已經完成換裝T-54/55的工作;後來,衣索比亞與索馬利亞發生戰爭,在蘇聯指導下,東德向衣索比亞出售60輛T-54坦克;1979年,坦尚尼亞向東德提出購買東德軍隊替換下來的32輛T-54坦克——一個標準蘇式坦克營,坦克於1980年經海路運抵坦尚尼亞;1981年,兩伊戰爭中的伊拉克曾經向東德購買50輛T-55坦克;伊朗也想買東德坦克,被蘇聯拒絕了;

    據說,東德的T-34-85有一部分出售敘利亞,然後它給了法塔赫:建立巴勒斯坦國第一支坦克部隊(40輛T-34-85坦克、30輛BRDM-2裝甲車),它在第五次中東戰爭中全軍覆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科學讓紙站起來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