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嵐醬小娛村

    現在資訊大爆炸時代,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候了。傳統文化被淹沒在一些精心包裝的商業活動中。我覺得與時俱進是好事,讓更多的人去關注,去喜歡有利於傳播和傳承。就好像某個藝人,如果不上節目,不出新聞稿,不弄點作品就沒人知道一樣。可以參考張嘉倪,演戲演了很多不溫不火,但是因為參加了妻子的旅行,反而收穫了一眾粉絲,也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她並去看她的劇,發現她的演技。把傳統文化比做人,這就好理解了吧。

  • 2 # 坐觀娛樂新鮮事兒

    傳統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彙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包括: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要對傳統文化進行保護傳播就要做到繼承、借鑑與創新,並主動融入世界文化,是中國今後文化發展必由之路。而文化的建設,必須堅持繼承、吸收、創新。

    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偏向於娛樂方向,所以傳統文化改變枯燥之處融入娛樂之中,也是文化的進步與創新,畢竟一成不變會被社會淘汰。

    傳統文化適當的娛樂化綜藝化反而是更好的適應社會進行一代一代傳承。

  • 3 # 澡雪堂主談修心

    傳統文化娛樂化、綜藝化,這不僅使人想起《論語.八佾》篇一開始描寫的場景,魯國的權臣季氏,在家裡演繹“八佾”之舞,這是在重大的祭祀活動中使用的舞蹈,而且只有中央天子才有資格使用。

    當時的魯國只不過是周朝的屬國,而季氏又僅僅是魯國的臣子,這明顯是在拿國家的禮樂制度當兒戲,所以孔子聽到這件事後,就非常生氣的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意思指這是決不能容忍的事情,當時周王朝中央政府已經無力控制列國的局面,那麼只能容忍,而容忍的代價就是最終被歷史拋棄。

    文化傳承雖然也有“寓教於樂”的說法,但“樂”的目的畢竟還是為了“教”,如果純粹是為了“樂”而“樂”,那文化也就不再是文化了,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文化,都是為了教育人的品性,將人的慾望匯入一個合理的區間,以維持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以避免為了滿足個人的慾望而損害到他人。

    如果人的慾望沒有文化加以疏導而無節制的泛濫,那就必然會引起社會的極大混亂,無論是害人者還是被害者,都將會惶惶不可終日,弱者固然被害,而害人者也終將被害,這種結果是不會有幸免者的。

    所以文化無論用什麼形式表達,教化人的特質不能變,現在有些娛樂節目則不是這樣,他們只不過是把傳統文化當成一個工具,或者乾脆當成一個幌子和噱頭,目的卻是為了圈粉,為了提高它們的知名度,所以對文化沒有任何的敬畏,純粹是為了娛樂而娛樂,這就非常的欠妥了。

  • 4 # 易道貞子

    筆者認為 : "傳統文化娛樂化綜藝化"現象,也是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其方式多種多樣,不僅僅侷限於"直白式說教","娛樂化、綜藝化"方式也是其重要方式之一。

    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其關鍵要注重兩點。一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 二是讓人民大眾普遍接受與理解。"娛樂化、綜藝化"方式,在傳統文化傳承過程中,也有自身固有的優勢與劣勢。

    其優勢在於它能夠形象地、生動地顯現時代精神,以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文化。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嬉笑怒罵皆文章"。寓教於樂,克服了呆板式說教的侷限性,更利於傳統文化傳播與傳承,更利於大眾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接受,故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傳承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帶新風系統的樓盤,在驗收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