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像個小丑藏悲傷演歡笑

    一、溫度

    一般溫度越高陶瓷瓷化得越充分,有人便以為燒製陶瓷的溫度越高越好,這是非常錯誤的。窯溫要根據泥坯和釉的需要進行設定。比如瓷土必須達到 11 00度以上才可能完全瓷化;但是一般陶土的熔解度較低,比如中國新石器時代的紅陶和灰陶的燒成溫度只有幾,如果燒成溫度太高可能會燒熔,而商周時期的印紋硬陶的燒成溫度可能達到1000度;現代陶藝透過增加粘土中的矽石含量從而大大地提高了陶土的耐火度,燒成溫度可以達到1300度。相反,如果沒有達到應有的溫度,我們稱之為“燒生”,也是敗筆。

    釉和彩燒製的情況和坯土一樣,不同的釉和彩所需要的燒製溫度也不相同,比如唐三彩屬於低溫鉛釉,它的燒成溫度只需要800度左右,而著名的祭紅釉卻是高溫釉;釉下彩的青花、釉裡紅需要1100度以上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而釉上彩的粉彩、五彩、新彩幾的烘燒就夠了!

    無論燒成溫度是多少,一般陶瓷器的燒成大致部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l、低溫階段:這是燒窯的開始階段。我們要讓溫度從常溫慢慢地升到300度左右,這時泥股和釉內殘餘的水分進一步蒸發,但並不發生化學變化,所以這時要加強窯爐的通風,以利於排出水分。

    2、高溫階段:作品坯體的水蒸氣已經完全排除,將溫度從300度升到需要的燒成溫度,這時陶瓷的坯體會發生分子結構的變化和化學變化。排除分子結構內的結晶水,進行氧化、分解;然後進一步熔融為液相,再重新結晶,逐漸達到瓷化。

    3、保溫階段:這個階段需要使溫度保持與高溫時一樣,讓其化學和物理反應更進一步持續,使構成瓷質的石英、二氧化矽等排列更加完善、平衡。

    4、冷卻階段:這時窯內溫度從高溫逐步降至常溫,陶瓷器凝固,最後燒結成為瓷器或陶器作品。注意,千萬不要因為性急,溫度還沒有完全冷卻前不要開啟窯門,那樣很可能會使陶瓷坯體因突然降溫而出現破裂,那可就前功盡棄了。

    二、裝窯

    裝窯之前,應首先按照坯體的高度和大小進行歸類,並準備好所需的棚板和支柱。棚板的擺放通常是採用三點支撐,有時也可以採用四點,但穩定性較差,可以墊粘土球或鋁粉找平。棚板之間及棚極與窯壁間要留有適當的空隙,有助於熱能的流通。

    裝窯時應注意造型單純的小件坯體放在底高盤類敞口的器物置於中間;大件坯體放在上層。在同一層面上,外形較大的坯體先放,小件坯體填空位。素燒裝窯坯體可以適當疊壓,但要注意不能壓的過重,也不可密封或套緊。底部較大的坯體底足最好墊上支釘,以利火熱流通。釉燒時坯體間必須留出適當的空隙,以防止坯體的粘連。

    三、燒製

    坯體的燒製,經常因為用途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燒成次數和燒成方法。坯體沒有燒過的叫生坯。生坯直接上釉,燒成的叫做一次燒成。一次燒成省燃料、省時間,比較經濟。生坯經過一次素煉以後再上釉燒成的叫二次燒成。一次燒成及二次燒成各有利弊,決定的因素在於釉的需要及技術和坯體的狀況等。

    燒成的方法大體分為氧化焰燒成(OF.)和還原焰燒成(RF.)兩種。氧化焰燒成即是在燒製過程中,窯內一直都有充分的氧氣燃燒,直至完成。還原焰燒成,是當窯內溫度上升至900度左右之後,開始調整火焰,減少賽內的氧氣,使賽中產生缺氧的情形,導致火焰需從坯體成釉中尋找可供繼續燃燒的氧氣。

    電窯一般只能燒成氧化焰,而煤氣容則燒成原氣氛。但需注意調整過程中風門的大小和煤氣的進給量,否則氣體在賽內過多,不能充分燃燒,會造成火烙逆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制動鋼絲繩拉長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