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30346202023

    1、朽木不可雕也。 解釋: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無可救藥。亦作“朽木難雕”。亦作“朽木不雕”。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解釋:君子心胸寬廣,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 3、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解釋: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4、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解釋:既有志於學習和追求真理卻又以貧困為恥辱的讀書人,不值得與他討論真理。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解釋: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別人的壞事。 6、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解釋:熱衷於傳播小道訊息的行為,是對道德的背棄。 7、名不正,則言不順。 解釋:名分不正,說話就不能順理成章。 8、有教無類 解釋:我對凡來求學的人,都無區別地加以教育。 9、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解釋: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的事嗎? 10、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解釋:讀書人立志於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為恥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談論什麼了。 11、見得思義。 解釋:意思是看到貨財,要想到道義。 12、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解釋:人在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變化和影響,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生差異。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解釋: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 1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釋: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病:沒有主觀猜疑,沒有定要實現的期望,沒有固執己見之舉,沒有自私之心。 15、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解釋:用功讀書便忘記了吃飯,陶醉在學問裡,便忘了憂愁,不知道衰老要到來。 16、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解釋:正確的話,能不聽從嗎?必須認真改正錯誤,才算可貴。恭順的話,能不使人高興嗎? 17、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解釋:外表嚴厲而內心虛弱,這類的小人,就像是挖牆洞的小偷。 18、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解釋:溫習學過的知識時,能從中獲得新知識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 19、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解釋: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得到眾人的擁護,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20、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釋:他的聰明可以學得來,他的裝傻別人趕不上。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孔子.[引用時間2018-1-24]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媳婦教訓婆婆可以理解,因為不是親媽,這話有道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