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桑樹春

    以攻為守。蜀國兵弱,若魏國大舉犯境,是守不住的。而北伐,魏忌憚諸葛亮,忙於防守,從而失去了時間和機會,蜀國才得以維持幾十年。

  • 2 # 泛湖幽客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歷史上有太多的人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但對於後世之人來說,揣摩前人的思想永遠都建立在一種以自我時代背景為依託的大環境下,無法也不可能真正地去了解當時的人到底心理是怎麼想的,但之所以華人喜歡看歷史且愛好發表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有代替當時人的意念作祟,更重要的是站在瞭解歷史的基礎上更好的向前看。所以對於諸葛亮的北伐,歷史上一般有這麼幾種聲音:

    諸葛亮頭像

    第一種是最最原始的最最直接的,也就是諸葛亮自己在《出師表》裡所講的,掃蕩中原、恢復漢室。當然鑑於當時曹魏內部漸漸穩定,經濟恢復發展後,無論是在軍事實力還是綜合國力方面都是碾壓四川政權的,所以明眼人(包括諸葛亮自己)都很清楚,這場戰爭的難度有多麼巨大,能夠最終全面獲勝的可能性基本上只存在於理論中(一定要舉個數字,那麼跟現在男足拿世界盃冠軍有得一拼)。但是諸葛亮之所以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除了對於自己一直心懷漢室的中心思想不變外,也有一種對於知遇者劉備的恩情在,還有自己胸懷大志不願意埋沒碌碌無為一輩子的動力在。

    王佐之才

    第二種是很多後世較為現實化人物的看法,就是將諸葛亮的北伐看成是以攻代守。說白了就是知道打不贏你曹魏,但是怕你全面整頓完畢後一口氣滅了我,我趁你還沒屁股坐穩的時候聯合東方的孫吳一起給你的邊疆製造一些動亂,一來拖慢你的發展,二來萬一有機會也能撿點小便宜之類的。不過我覺得這種更像是諸葛亮的繼承者們如蔣琬、費禕等人的想法多一些,縱觀諸葛亮時代,三國都是剛剛建立,經濟、民生都在慢慢恢復當中,根本沒有那個能力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對於其中另外兩國的根本性打擊侵略,如果他靠著自己的政治才華安安穩穩,那麼至少在他生前包括死後一段時間內絕對不會有蜀漢被吞併的事情發生,可見他還是想要有一番作為的。

    諸葛亮的北伐

    第三種可能性就比較腹黑,認為諸葛亮的做法基本上是為了個人利益大於國家。一來大舉北伐的話,全國的焦點就在戰爭上,對於國內他用鐵腕手段打壓以李嚴為首的益州系氏族的事實可以選擇性忽視,有利於形成更好的對於他的向心力;二來北伐中透過軍事調動打擊等手段,將一批益州系和非自我係的將領逐步削弱權力(如魏延等),將自己的嫡系及荊州系氏族藉助功勞逐步提升(如蔣琬等人),從而更加鞏固了自己的權勢;三者能耀武於疆場,對於自己當時的聲望和後世的名望來說都有很高的提升(關於這點可以看看東晉時代的桓溫北伐、劉裕北伐,向北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向南”奪取皇位而已)。不過依我看,這種想法後世腹黑可能性更大,一來根據正史中記載的諸葛亮的種種為人,加上他最後死在了北伐途中的事實等來看,雖然不排除他有一些以上想法的嫌疑,但是本質肯定還是以大業為主。要說到窮兵黷武這更像姜維的做法。綜上,我的看法是,更偏向於諸葛亮北伐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為此哪怕“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在所不惜。中國歷史上的名人千千萬,像諸葛亮這種有才華有能力的也不在少數,但為何他的光輝盛名一直不墜?相比於他在任上所做的種種,他的忠心耿耿和為了理想而奮鬥的勇氣更加鼓舞后人,所以後世的帝王(如李世民)才將他拔到了很高的位置來推崇。

    現代人研究歷史最大的意義其實是為了更好的向前看,就諸葛亮來說,我們更應該學習的是他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和戎馬疆場的大無畏勇氣。

    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馮紹峰成了趙麗穎事業和人設的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