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文史長廊
-
2 # 有得觀史
朱元璋他家是太窮了,以至於窮得連名字都沒有,朱重八隻能算是記號,以便和別人區別。那麼窮,估計真龍也不願意和朱元璋他媽野合,所以,歷史上沒有記載。
不是真龍野合所生,也可以是真龍。自祖龍秦始皇以來,到溥儀結束,2132年,共有493位天子,按古人說法都是真龍,有史料記載野合“龍子”不多,我知道的就劉邦一個。
古人相信天子都是真龍,不是真龍做不了天子。反過來,你做了天子就說明你是真龍。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前沒人知道他是真龍。
你是真龍就有號召力,就有很多人願意跟著你幹。不是真龍就沒人願意跟你瞎混。
朱元璋為了證明自己是真龍,他的辦法是把劉伯溫招來跟著他幹。邏輯是這樣的: 劉伯溫是明眼人,能看出誰是真龍天子。既然劉伯溫跟了朱元璋,說明朱元璋就是真龍天子。不然劉伯溫怎麼可能跟他幹。
龍可以在水中游,可以在地上跑,可以在天上飛,相當厲害。人們非常崇拜龍,所以成為中華民族的圖騰。所謂的真龍就是比較厲害的人。朱元璋能從乞丐做到開國皇帝,那麼多人才跟著他打天下,可見其能力不凡,所以用真龍比喻也很恰當。
作為現代人,有龍圖騰的信仰崇拜可以,但唯一不能有的是迷信。朱元璋生在那個時代成了皇帝,生在漢唐宋無論哪個朝代他都不大可能成天子。
-
3 # 李任之
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信真龍天子那一套。
朱元璋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走得是一條封建時代革命者走過的標準經歷。
元末,作為千千萬萬義軍中的一個,朱元璋比其他人更早的認識到槍桿子、根據地、統一戰線的重要性。
首先,在剛開始加入義軍後,朱元璋就著手收攬、培養自己的班底,認識了一大群結義兄弟,收了一起大群義子。這些人的存在使得朱元璋始終有一支完全忠於自己的武裝力量,在與其他梟雄的競爭中佔據優勢。
其次,朱元璋很早就意識到根據地的重要性。在轉戰南北過程中,朱元璋始終注重自身根據地的建設,絕不允許自己的部下隨意騷擾百姓,在統治區域內最大限度的發展經濟。有了穩固的根據地才能不斷戰鬥,及時一時失敗了,也能很快捲土重來。
最後,朱元璋很早意識到統一戰線的重要性。與其他義軍首領不同,朱元璋很少為難統治區域內的地主階級。只要對方不主動挑事,服從統治,朱元璋基本上以禮相待。在那個時代,只要地主階級支援你,你的統治就能很快的站穩腳跟。
這些才是朱元璋最終成功的主要因素。
-
4 # 置身黑白的精彩
開局一人一狗,裝備全靠打?錯了!朱元璋開局連條狗都沒有!
所以,明朝太祖是真正意義上的布衣皇帝。中國歷史上自稱布衣皇帝的很多,但大多隻是自謙而已。畢竟像劉邦同志那可是前朝公務員,是吃公糧的。而劉備同志則是皇族之後,雖然沒落了但也至少是個小商販(賣草鞋)
但老朱就不一樣了,八輩貧農出身的朱元璋,就是個屌絲!而且已經到了一種境界——連個像樣的名字都沒有,朱元璋本名朱重八(也可以叫朱八八),而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他的生日...
朱重八一家是地主家的僕人,而少年朱重八的工作主要就是給地主家放牛。我想他年少的夢想,就是等放幾年牛,掙點錢,然後娶個媳婦生個朱小八,繼續給地主放牛吧!
然而,元末的動亂,徹底的摧毀了他的夢想!
元末動亂,波及到了朱重八一家面對父母的離去,朱重八陷入了困境,無依無靠的該怎麼辦?要活命的啊,生活要繼續的啊,可是殘酷的現實告訴他,生不容易,死更不容易
當時朱重八的第一重任是安葬父母,可他連給父母找個地方下葬都是問題,最後在好心人的幫助下,父母屍首草草掩埋,算是入土為安了
少年朱重八的內心,充滿著絕望,充滿著迷惘。無家可歸的朱重八開始流浪,先後換過好幾個工作,比如乞丐、和尚一類的,可是老朱既不是丐幫長老的嫡系,又不是什麼主持級的高僧,無論是哪份“工作”都不是很如意
不如,造反吧!但是話說回來,反了吧?不敢,不反吧,活不了。正當他無依無靠,不知所措的時候,機遇來了。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韓山童起義拉開了元末農民起義的序幕。一直糾結的老朱也因湯和的介紹,加入郭子興陣營,並開始了他天才軍事家的表演。
而就在這時期,他給自己重新取了個名字——朱元璋,意為誅滅元朝的利器(璋)
下滁州,平動亂,回救郭子興,善待小明王;老朱表現出了一個軍事家,政治家最高的素養。
於此同時,老朱還招募了一大批文臣謀士,終於,他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成為了稱霸一方的諸侯王。
然後,他開始謀劃自己的未來——那就是建立新王朝,一統天下!來來來,我們看看老朱的計劃是什麼?
老朱的隱忍——小時候胖不是好胖的道理,他懂!緩稱王,表面歸順元朝;實則祕密發展自己。這是老朱中前期一直堅持的戰略方針,也多虧老朱的這套方針,才得以讓他在元末群雄四起的環境中逐漸成長,一步步勝利直至一統天下
本來,按照劉福通的力量,完全有可能徹底推翻元朝。但劉福通的戰略出現大的失誤,他沒有集中兵力猛攻北京,卻是兵分四路,四面出擊。結果是分散了自己的力量,讓元軍得以各個擊破。
而後,元朝名將察罕貼木爾登上歷史舞臺。出身布衣卻精通軍事的帖木兒在短短十年間,依靠自己建立起來的軍事力量,在北方全力對抗紅巾軍,創造了幾乎百戰百勝的奇蹟,並終於打敗了百萬紅巾軍,維持了元朝搖搖欲墜的半壁江山。
察汗擊敗紅巾主力後,對朱元璋造成了極大的威脅。而且在朱元璋的後方,還有虎視眈眈的陳友諒和張士誠。帖木兒也深知朱元璋不可小覷,意欲南下剿滅農民軍勢力
腹背受敵的朱元璋,本來要陷入困境之中,奈何天意卻幫了朱元璋一把!
此時的元朝因為短暫的勝利衝昏了頭腦,非但沒有勵精圖治剿滅叛軍的意思,反而開始了內訌,軍功卓著的察汗被殺,再加上奸相誤國,內外一頓亂捶。僅有半壁江山的元朝,開始了大規模的內戰,根本無暇顧及南方
老朱的抉擇——放手一搏,放眼未來!在制定完詳細的戰略規劃後,朱元璋開始準備一統江山(半壁)的征戰。而此時,先打陳友諒還是先打張士誠,成為了討論的焦點。當時幾乎所有人都主張先打張士誠,而劉基與朱元璋則堅持打陳友諒。
而最終的結果也表明,真理縱使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朱元璋是對的,支援他的還有人稱孔明在世的劉伯溫。在二人的謀劃下,先滅陳友諒、後誅張士誠,
自此,南方最強的農民軍勢力,已盡為朱元璋所滅。反觀元朝,卻依然在無休止的內鬥之中,似乎已經忘記了南方這些土皇帝。朱元璋知道,機會來了。
下令北伐
10月,徐達、常遇春率大軍二十五萬,朝北方進發。一路幾乎兵不血刃。
山東、河南、陝西等地元軍迎旗而降,要麼聞風而逃。
算是戰鬥的,僅有洛陽一場:當時洛陽守將託音帖木爾在洛陽城外聚集了五萬軍隊,欲與朱元璋軍隊一戰。
卻被常遇春一衝,立即潰敗。
當年察罕帖木爾用十年時間收復的從陝西到山東的廣大中原地區,朱元璋軍隊僅僅用了八個月就全部佔領!
光明時刻
1368年8月,朱元璋軍隊進逼北京,元順帝帶領三宮后妃、皇太子等棄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大草原。
其餘庫庫帖木爾、李思齊等手握重兵的將帥,也失卻了內戰時的勇敢,竟也毫不抵抗,全部逃跑。
朱元璋僅僅用了十個月時間,以極小的代價就佔領了整個北方,從而一統天下,建立了大明朝。
貧農出身的朱元璋,終於拿到了他想要的東西,坐上了那個寶座。
自此,漢人的最後一個王朝——明朝,也就此建立。
縱觀整個明朝,無論是科技、經濟、都快速的發展著。
縱然老朱晚年嗜好殺戮,將開國功臣屠殺的一乾二淨。
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在歷史上的地位,無論是他的領袖能力,軍事能力,政治能力。
華夏五千年,布衣皇帝僅有四位。而朱元璋,應該是最純粹的那個吧!
-
5 # 飲水君
最勵志的屌絲逆襲——乞丐變皇帝
朱元璋絕對是個傳奇皇帝,幹過乞丐,當過和尚,沒上過學,沒念過書,帶著一夥人東征西討,最後,居然披上了龍袍。有人說:這就是真龍天子啊!古人往往將很難理解的事情最終都會歸於天命,然後,去尋找各種各樣的證據來證明這個結論。
朱元璋是不是真龍呢?
是也不是。
說他是真龍,是因為他是真豪傑!朱元璋絕對是那種只有背影,沒有背景的苦孩子。他原名叫朱重八,和狗剩啊、鐵蛋啊有一拼。家裡一貧如洗,爹媽兄弟全都餓死了,他淪為乞丐,後來又跑到廟裡做了8年和尚。生活的苦難沒有打垮他,而是鍛鍊了他,不服不行,雖然沒有上過學,但是人家老朱無師自通,世事洞明,人很聰明,也很能幹。
他的運氣也實在太好。家人全都餓死,他沒事;他投身農民起義軍,槍林彈雨,也沒有傷及性命;他還遇上了第一個“風投”——郭子興,給了他施展才華的平臺,還給了他一個賢內助——郭的養女馬皇后。老朱一生奇遇不斷,只能用天命來解釋了。
他還有膽有識,禮賢下士,招攬了劉伯溫、李善長等讀書人為他出謀劃策,極有戰略眼光和大局意識,採用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打敗了陳友諒和張士誠的隊伍,最後登基上位,不是真龍,怎能成功?
他又不是真龍,因為他是真小人!世人對他最大的詬病就是卸磨殺驢,做了皇帝后大殺功臣。其實,他奪取天下的過程,也沒有那麼光明。簡單說,他採取的戰略就是:不打敵人,專打友軍。朱元璋明白,他最要命的敵人,不是元朝軍隊,而是陳友諒、張士誠這些人,因此,他坐山觀虎鬥,你們先打,等兩敗俱傷,我再出來收拾殘局。對於北元,他能忍就忍,能讓就讓;對於其他農民軍,他拉一夥打一夥,各個擊破。他從軍15年,有10年在韜光養晦,裝孫子、攢實力,後5年他閃亮登場,重拳出擊,一舉掃平海內。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人家這是謀略!
-
6 # 涓涓細流向海
朱元璋是真龍嗎?要是真龍就壞了,不給廣東人逮了去吃了才怪呢!
但朱元璋的成功史絕對夠勵志,他能從一個到處乞討的乞丐變成九五至尊的皇帝,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實現屌絲逆襲,不是靠天命,不是靠運氣,不是拼背景,而是紮紮實實、一刀一槍自己打下來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嘛。
他怎麼奮鬥的呢?
見識高。朱元璋窮到都快餓死了,根本沒有機會讀書。但是,孔子說過,高人是“生而知之者”,不學自通。當然,他通的不是學術,而是霸道,對社會上那一套,明規則也好、潛規則也好,厚黑學也好,鬥爭學要好,反正白的黑的,人家都門兒清,絕對一等一的“社會人”。生活給了他苦難,也培養了他戰勝苦難的見識和能力。這一點不服不行,“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多少人被貧窮限制了想象力,但老朱沒有,既不氣餒,也不消極,而是打滿雞血一路開掛,這等見識就能甩普通人好幾條街。
得民心。農民起義一般都是要解決肚子問題。特別是農民沒見過好東西,一旦打贏了,劣根性就暴露無遺,其他起義軍都是“燒殺搶掠”。朱元璋的隊伍不同,他講究“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一套,嚴格約束屬下,嚴防兵災。不知道他有沒有開展過政治思想教育,但他的隊伍是起義軍中擾民最少的,很得老百姓的認可。得民心者的天下,老朱所慮者遠,所欲者大,自然不會像其他起義軍那樣沒出息。
講戰略。老朱沒讀過書,但他身邊聚集著一群讀書人。他深知讀書人腦子活、注意多、點子壞,要想成事離不開這幫知識分子。於是,他禮賢下士,招納人才,“浙西四賢”什麼的都籠絡在帳下。他們出主意,但最後定奪的是朱元璋。這就看出老朱高超的戰略意識來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佔據南京,先打陳友諒,再討張士誠……每一步,他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最終把他送上了皇位。
這樣的人,不是真龍是什麼呢?孔子稱讚老子:吾今見老子,其猶龍也!什麼是龍呢?其乘風雲而上天,說的其實不是神通,而是為人。
-
7 # 文蹤旅跡
歷史有一種習慣的看法,認為朱元璋是一位平民皇帝。大體覺得他的身世沒有貴族血統。可就是這樣一個出身低下的人物,依靠智慧和膽識,建立了大明王朝。甚至有人對他不斷進行神話,說他是什麼真龍天子,這不過是一種溢美之詞罷了。
其次,他成在具有審時度勢的眼光。朱元璋由17歲到20歲的三年雲遊時間裡,正是元末農民起義風起雲湧的時候。加上那時候白蓮教的日盛,民間“明王出世,普度眾生”說法的廣泛流傳,從思想根基上動搖了元朝的體制。在亂世風雨中,朱元璋毅然決然地投身郭子興的紅巾軍,並娶了郭子興的乾女兒為妻。在征戰中,朱元璋表現神勇,戰功卓著,在軍中威望與日俱增。後來,在郭子興病亡後,朱元璋成了紅巾軍的統領。
第三,他成在具有廣闊的胸懷。在統領紅巾軍之後,朱元璋對身邊的大將謀士高看一眼,贏得了人心。他招賢納士,任命劉基,湯和為軍師;任用徐達,常遇春為大將軍。並使用了一大批仇視元朝的人物,讓各種人物都很有歸屬感。
第四,他成在具有率軍謀事的才能上。那時候,各路義軍林立,都想打起自己的旗幟稱霸。朱元璋韜光養晦,接受佛性大師“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在和北方小明王的相處中,朱元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方面對小明王俯首稱臣,另一方面不斷充軍。在小明王溺水身亡後,朱元璋很快做了皇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走上皇帝位置,說到底是歷史的選擇。老話說得好,時勢造英雄。朱元璋不過是在合適的時間幹了合適事情的人。所謂“他是真龍天子”之說,不過是人們對偉大人物崇敬心裡的反映而已。
-
8 # 雲中雲山
一靠能力二靠運氣
能力這方面
雖然當乞丐也是有文化的,不說乞丐了,當時很多人都不一定識字。更重要有膽識還有武力,趕上亂世,怎麼都能出頭。
二是運氣
這個幾次遇險都逢凶化吉了,又受到貴人提攜,更重要對手也在關鍵時間不找麻煩。
最後,一步步就當上皇帝了
回覆列表
哪有天生的真龍,朱元璋從出生到死亡走了跟其他人一樣的程式,從另一方面講他的成功是努力得到的,並不是躺著就勝利的。有些書介紹朱元璋,加了一些神奇的東西,比如出生時候靈光閃現,佛光籠罩,是不是真的,我也不知道,但有一點,有突出主角的作用。至於真龍的稱號,是當時史官對統治者的敬畏而起的稱號,哪個史官能在統治者的管理下說統治者壞話呢?朱元璋沒成功時,誰會注意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小人物呢?
說起他的奮鬥史,這是真的,也是玩命的,說他“從死人堆裡爬出來”也不為過。這裡不得不講一下他的故事。
童年的他出生貧窮,家中親人眾多,吃飯都是問題,貧窮限制了他的想象,此時夢想就是天天能吃飽飯,外加有一個溫暖且圓滿的家庭。當時的環境告訴他:辦不到。有一年,天大旱糧食顆粒無收,緊接著便餓死了他的家人,更悲哀的是他連安葬的錢都沒有。他是幸運的並沒有餓死,但怎麼安生就成了問題,他做了乞丐,四處乞討。這是他並不想起義,因為起義是危險的,搞不好就要殺頭。他安分不代表別人安分,由於湯和給他寫了邀請信――邀請起義,他的師兄就要舉報。不得不反了。
投靠郭子興,郭子興目光短淺,容不下比他強的人,他離開了。組建了一支小軍隊,當了小軍隊的頭頭。後像常遇春、徐達、李善長名將跟隨了他。
一山不容二虎,對的!比他先起義的張士誠陳友諒不同意了。攻打張士誠,面對兵力懸殊的情況,他發揮了卓越的軍事能力,任用徐達、常遇春出戰,等來了久違的勝利。攻打陳友諒,嗯!不是省油的燈,鄱陽湖之戰,大戰持續了三十六天,血染成河,屍橫遍野,久久持續,陳友諒失了民心,力量也薄弱了,敗了。
隨之唯一的對手就是元。此時朱元璋的軍隊軍力強盛,元朝的軍力無法對抗,元的大將王保保幾次對壘後失敗,收復燕雲十六州。元統治者不戰而逃,宣告了元朝的結束。
從乞丐開始,一路過關斬將,發揮了其卓越的軍事才能,浴血奮戰,一位從死人堆了爬出來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