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940218382255

    六國(304年~43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該時期自304年李雄和劉淵分別在漢地巴蜀建立成國(成漢)、在中原建立漢趙(前趙)時起,至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滅北涼為止。

    東晉十六國時期,漢地江南、荊湘地區由東晉控制,而漢地北部和西南部則先後建立了二十多個國家。其中的前涼、成漢、前趙、後趙、北涼、西涼、後涼、南涼、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後秦十六個國家實力強勁,“十六國”之稱源出於北魏史學家崔鴻所撰的《十六國春秋》:“五涼、四燕、三秦、二趙,併成、夏為十六。”範圍大致上涵蓋漢地中部、東部、西南部、西部,最遠可達漠北及西域。

    漢末三國時期胡人內遷導致了五胡亂華,西晉滅亡。在五胡十六國諸國混戰期間,前秦天王苻堅一度統一北方、西域、巴蜀等地,周邊六十二國皆來朝拜,文教、漢化最為先進,禮樂之盛甚至超越東晉,自此前秦成為十六國最富強的國家,但在南征東晉時,於淝水之戰慘敗。其後羌族、鮮卑族、丁零族於關東及空虛的關中叛變,加上東晉北伐,前秦全面崩潰,北方再度混亂。北魏立國後,經過拓跋珪、拓跋嗣及拓跋燾的經營,最後於439年統一華北,進入南北朝時期。

  • 2 # 漢英字理解碼教學

    兩漢魏晉時期,為了補充兵源和便於控制,朝廷內遷了許多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西自今青海、甘肅,經寧夏、內蒙古、陝西、河南、山西、河北以至遼寧,都有少數民族與漢人雜居。

      西晉滅亡時,天下大亂,參與的少數民族有很多,但規模比較大的有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民族,史稱五胡。

      五胡分部的主要地區包括:匈奴人居住在山西的中部和南部;鮮卑居住在遼西和遼東以及隴西;羯人原是入關匈奴的一支,散居在山西的東南部;氐人住在甘肅東南部、甘肅東部和陝西;羌人分散在關中諸郡中。

      到晉惠帝后期,朝廷統治力衰減,西晉王朝開始崩潰。從304年巴蜀李雄和匈奴劉淵分別建立政權開始,直到439年北魏滅北涼為止,共136年的時間中,在中國北部先後建立了被稱為十六國的各族割據政權。

      十六國中,漢族人建立了前涼、西涼、北燕(不包含冉閔建立的冉魏);匈奴人建立了前趙、北涼和夏;鮮卑人建立了前燕、後燕、南燕、西秦和南涼;氐人建立了成漢、前秦、後涼;羯人建立了後趙;羌人建立了後秦。

      也就是說十六國中漢人僅僅建立了三個政權,五胡中鮮卑人建立五個政權、匈奴人建立三個政權、氐人建立三個政權、羯人建立一個政權、羌人建立一個政權。

      那麼最終五胡的結局是什麼呢?

      匈奴建立了前趙、北涼和夏政權,匈奴政權被滅後逐漸融入各民族之中,隋唐以後再無匈奴的記載。

      鮮卑族建立前燕、後燕、南燕、西秦和南涼政權,被滅後部落大部分解體,人民大多定居從事農業生產,同各民族快速融合。隋唐後,鮮卑族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漸消亡。

      氐族建立的政權包括成漢、前秦和後涼,漢化程度很深,並且因人數較少,後來基本上融於漢族。另有一部分南遷至雲貴高原形成六詔,後統一為南詔,之後又分裂為多個民族。

      羯人建立的後趙政權被冉魏滅亡,羯人幾乎被屠殺殆盡,僅剩萬餘人。餘者投靠了鮮卑人,後又攻擊鮮卑人被報復,之後投靠南梁,最終被南朝陳霸先消滅。

      羌族的歷史悠久,五胡亂華時的羌族,只是其中一支:南安姚氏,他建立的後秦政權被鮮卑所滅。羌族整體上漢化程度很高,一部分被同化成了漢族和藏族,另一部分保留到今天,就是如今的羌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因為彩禮、民族、習俗等原因和男朋友看不到未來,該不該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