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運河畔1
-
2 # 綜藝線上
有些人說的原因是在辛亥革命後,也就是在1911年按國際公曆紀年,將農曆移嫁為公元紀年,農曆元旦命名為春節。所以有很多所謂的“學者”說什麼春節只有百年曆史,其實我認為這是錯誤的,如果說春節歷史很短的話,就從有春節這個概念開始算起,大約是在公元二世紀,那也有1900多年曆史了。有些專家還認為夏朝不存在春節。可是要知道,咱們國家的農曆又叫夏曆,那麼我們現在的春節不就是夏曆的元旦嗎。後來到了商代為了證明自己的合法性,篡改了夏曆,到了漢朝才又以夏曆為主。那麼問題就來了,夏朝的歷法如此的完整肯定需要數千年的歷練,那麼農曆的元旦至少也比夏朝早個1000年吧!華夏對春節有很多的稱呼,例如“春節”、“元旦”、“正月”。因此這個普天同慶、全家團圓的傳統節日,在夏代就有了這樣的稱謂。也就是說從民國的法律來看,現在的春節是從1914年開始的,只有109歲。可是從民族傳統來說,從夏商周時期就已經發展起來了。其實中國的春節也不太久遠,也就只有3000年到4000年左右吧。
-
3 # 趙日金141
是的。民國成立,啟用公曆紀年,廢除舊曆即農曆紀年,農曆的年才稱之謂春節。
民國之前,無春節這個節日。
之所以稱春節,是因為農曆的年在二十四節氣立春之前後,但立春是節氣,不是節日,如五月初五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巧節,九月初九重陽節,不是節氣而是節日。
-
4 # ZBLiu
這個話的正確提法,是“春節指過年,是從民國開始的,這個稱呼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現在農曆的正月初一,歷史上稱為“元旦”;而現在過的農曆“春節”這一概念,古代是沒有的,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春節”這一概念是民國政府創造的。是在民國時期逐漸被提起。1914年民國政府在內務部呈文中提到“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
至於在曆本上的這個日子“過年”,則至少有兩千年了,上限可以往前推很多。
-
5 # 東方評史
春節,用民間通俗的話說叫過年,大概也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吧。
古時候的過年是按照天干地支的時間來排定,年節也是華人最熱烈的情感和美好的寄望。
一是天地信仰,而是祖先信仰,人們的一切皆來自於天地於祖先的恩賜。
以“歲”表示“年”,“歲”以六十甲子〔干支紀年法〕為運轉週期,古人將黃道中推算出來的立春為歲首,在歲首黃道吉日舉行祭祀祈年活動。
古時新年曾專指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的“立春”,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與立夏、立秋、立冬一樣,反應著一年四季的更替,此外還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始,新的一年之始。
現代意義的“春節”的確是自民國年間開始,清王朝宣佈退位以後,新誕生的民國政權積極引進西方文化,這其中就包括西方的陽曆。
在與西方曆法對接的基礎上,綜合中國古代的陰曆遂確定為每年的正月初一為春節,這是在中華民國年間確定的事情,但現在為止也就一百來年的時間。
-
6 # 清沏6157
正月初一是春節第一天,而正月民間不念正而念"徵",據說是避諱秦皇嬴政的名而為,所以應該說我們的春節有兩千年的歷史了。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這是值得商確研究的題目。翻閱歷史,有關資料記截,華人過春節已有4OOO多年的歷史。據有關資料,春節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2OOO多年前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部下祭拜天地。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又叫過年。正式過年是春節的前一天開始的,即除夕,也就是每年的最後一天。除夕這天人們都要守亱。全家圍在一起,吃很豐盛的年亱飯。除夕之亱,人們包餃子,放鞭炮,貼春聯……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