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錢錢
-
2 # 請376
項羽為什麼會烏江自刎,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一是項羽自身性格,另外一個是外部條件。
項羽,人稱西楚霸王,楚華人。項羽崛起於秦末農民起義,勇猛過人,率領楚軍大破秦軍主力。成語“破釜沉舟”就出自項羽。項羽率領軍隊與秦將章邯相遇,實力相差懸殊,形勢危急,此時部下都勸項羽撤退,項羽此時命令把船鑿沉、把做飯的鍋砸破,斷掉全軍的後路。全軍只能奮勇殺敵,扭轉局勢,大破秦軍主力。如果沒有項羽,秦朝不會這麼快滅亡。滅掉秦國後,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分封各個諸侯,風頭一時無二。
項羽本身性格高傲,加上前期的一帆風順,導致項羽剛愎自用,孤傲。劉邦之前是項羽手下的諸侯,被項羽分封為漢王。在項羽心中是不把劉邦放在眼裡。而且楚漢爭霸前期,項羽幾次打敗了劉邦,大破漢軍。可是,就是這個一直不被放在眼裡的劉邦卻打敗了自己,自己霸業毀於一旦,高傲項羽的心裡萬念俱灰,沒有臉面面對天下,不願意逃回江東,只能自刎。
除了項羽自身性格原因以外,還有外部原因導致項羽不能回到江東東山再起。項羽當時率領8000江東子弟爭霸天下,江東是楚軍的大本營和基地。在項羽被劉邦大敗垓下時,江東已經被漢軍攻下,項羽在該處的部下也投降漢軍,大本營已經易主,項羽其他領土也被漢軍佔領。項羽即使可以回到江東,也會被漢軍抓獲。其清楚的明白這點,自己沒有退路,霸業一去不復返,只能自刎於烏江,以謝江東子弟。
-
3 # 麇子文史
項羽之所以會在烏江自刎得從幾個方面分析:
一,項羽這個人非常好面子,是講義氣的漢子,而項羽做事又不會繞彎子,喜歡直接一點的,這從項羽每逢大仗就衝在第一個就可以看的出來。所以兵敗垓下他沒臉見江東父老。
二,項羽在垓下兵敗之後,手下並沒有多少兵將可供他調遣,像龍沮,鍾離昧這將領都戰死了,從江東帶出來的三千人已經死完了,回去也不好交代,
三,項羽垓下兵敗之後,四面八方都是漢王劉邦的人,他也沒辦逃出去,與其被活捉,還不如死的果斷些,免得被抓還得讓劉邦看笑話,或者羞辱自己。
回覆列表
項羽大家都很熟悉,但項羽的兵敗之後,烏江之死卻讓人弄不懂,不能理解。在烏江時,他本有機會逃回江東,從頭在來,勝敗還為可知。但他卻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選擇了死。這讓後來的人們很是不可理解。為什麼要死?真的到了山窮水盡了嗎?
有首詩說:生當做人傑,死即為鬼雄。自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也許他的死與他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性格有關係吧!他太要強了,太剛性了,不會變通。剛者易折!這樣的人受不得氣,吃不得苦,最關鍵的是輸不起。項羽自起義以來大小丈不知道打了多少次,但從來沒敗過。從破釜沉舟大勝秦軍後,所到之處敵人望風而逃。可垓下一敗就完了,一敗塗地。兵沒了,地盤沒了,志氣也沒了。人要想東山在起,得有不服輸,不認輸的精神。得有不要臉的精神。可項羽沒有!這就像慣壞了的孩子,太嬌慣了,受不了挫折,有一天上帝不眷顧他了,就生存不下去了。
也許是他明白了,大勢以去了,今後在怎麼努力都不能迴天了,所以選擇最乾淨利索的方式結束這一切痛苦與恥辱。他不想在打了,他夠了,累了。也許正像他說的:三千子弟隨我過江,今無一人生還,我無臉見江東父老!他不想苟活,不想認人看不起的活,讓人憐憫的活。項羽自尊心太強了。西楚霸王死了,以一種讓人無法理解的方式,在歷史上畫了個句號。這種死成了千古之謎!沒有人讀起他時都讓人傷感。對這種死,又是崇拜,又是恨。遺恨!
人都有選擇的權力,我不是看不起他,責怪他,只是為他可惜。如果讓我以那種方式去死,恐怕我沒有那勇氣與氣魄。為什麼就不能從整兵馬在戰一次?歷史中失敗了,又勝利的例子比比皆是。對待生命,人們的選擇是無論如何都活著,要有百折不撓的勇氣和精神!項羽還是一路太順了,沒有禁受的了挫折,遇到了失敗就一蹶不振,像韓信前期遇到了各種磨難和挫折,一時的失敗並不能讓他失去信心和希望!
所以,項羽,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