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古人祭祀作傭,這不是一種進步嗎?怎麼孔子對他這麼不友好?
4
回覆列表
  • 1 # 魏東雙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殷商以來貴族多用生殉,即活人殉葬。周時予以禁止,利用芻靈,即草人來代替。而後世諸侯國奢靡之風大漲,開始製作更為精緻的人俑陪葬。“其無後乎?”指作俑僭越之後,再僭越就又恢復生殉了。

    孟子指點梁惠王餓死百姓不在乎了,下一步就是刀棍屠殺百姓了。

  • 2 # 散落君

    孔子的解釋正好與題主理解的相反。孔子的意思是,今天你埋葬用人形陶俑,那麼明天你就可能用活人來殉葬,“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中國古代非常注重慎始。如紂王用了一雙象牙筷子吃飯,箕子就開始憂心忡忡。因為箕子覺得紂王現在用象牙筷子,以後就要用和象牙筷子相匹配的玉石器皿,就要用和玉石器皿相匹配的山珍海味,吃了山珍海味就不會再穿粗布麻衣,而要穿琦羅錦繡,要住廣室高臺。箕子的憂心就是慎始的表現,果然,紂王一如所料,所以後人稱箕子”見象箸以知天下之禍”。

    我們現在說“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都是類似的道理。開始很重要,第一步非常重要,切記切記。

  • 3 # 少衛真

    簡單的說就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的意思,過去沒有標點符號,好像更正確的理解,如果在後面加個問號就明白了,就是搬石頭不一定就砸腳。我們現在常用的是“始作俑者”指的是一件不該發生的事,發生了,那個導致事件發生的人,本身是帶有貶義的,但是還得看結果如何,如果用意是刻意的誇張,就是一種幽默。如果只是指事件的造成者,也可以是中性的,但是從出處講,孟子也是借孔子之口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有點拉大旗作虎皮的意味,因為孔子根本沒說過,如此大概是後面那句“其無後乎”太過惡毒,前輩說的就無所謂了。最好還是去百度一下,找到一個有共識的解釋,個人理解還是中性。關鍵在哪個“乎”字上。在使用上知道前句的意思就可以了。人們還是在意被誤會了,孟子都如此何況我等。但是還是沒有搬石頭砸腳更生動。

  • 4 # 俚言

    在現代漢語的語境之中,“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往往是貶義。不過,在這句話的原始出處,就不一定啦。

    此話源自《孟子·梁惠王上》,其原文如下: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至少現在,我們一致認為,孟子的說法是對的,即“為其象人而用之也”。用陶俑或者木俑,代替活人以及活的牲畜來殉葬,是因為這些俑象形而已。那麼問題來了,孔子是褒揚此舉,還是貶斥此舉呢?

    估計,孔子斥責這麼做是壞了祖宗的規矩的可能性,並不高。因為,孔子實際上不是一個迂腐的人。雖然,他推崇周禮,不過,他的主張的核心是仁者愛人。所以很難想象,孔子會支援用活人或者活的牲畜殉葬。

    也許,孔子認為,與其弄一個假把式,不如干脆取消之。因為,孔子認為,敬神如神在,所以,欺騙鬼神的後果很嚴重。其實,這一點的文化基因,咱們中國老百姓也心有慼慼焉,大家不是常說“心誠則靈”嗎?

    古代先賢的一段耳熟能詳的話語,往往給人以啟迪,但也會帶來無盡的爭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算一個,“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另一個典型的例子。當然,我們不能完全站在今人的立場上,來評判孔子的這句話;也不能無限拔高孔子思想的前瞻性。

    要判斷一句話的本意,必須慎之又慎。比如,有朋友請吃飯,明明菜式不太合乎你的胃口,你的嘴上或許還是念叨著挺好。顯然,僅僅抽離隻言片語,來做字面上的解釋,往往會把自己也弄糊塗啦。

    始作俑者這句話,在用現代漢語撰寫的文章中的用法是怎樣的呢?在行文上,往往習慣於把“始作俑者”做為“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前奏,當然,就充滿貶斥的意味啦。

    可見,同樣的文字,在不同的場合之下,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解讀。這,就算是漢語語言的魅力之一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怎樣看《和平飯店》群戲又多又難拍這樣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