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是劉學長呀
-
2 # 王國建風吹雲動
同一首歌原創曲的譜,訂稿後就不會變的。若有人喜歡這首歌曲,但沒有曲譜,就只有靠聽來記譜。每個人的聽覺是不一樣的,所以就造成同一首歌曲有不同的譜了。如果是專業學音樂的人,聽曲記譜的譜子,都沒什麼出入,因為這些人都經過“視唱練耳”的訓練,非音樂專業的人聽曲記譜的出入就大了。
-
3 # 許科雲
應"使用者左右為難"邀答!
為什麼同一首歌會有不一樣的簡譜呢?
這不稀奇,比如歌劇《洪湖赤衛隊》中韓英在獄中的唱段,被二胡大師閔惠芬改編成了《洪湖人民的心願》、本來的歌劇曲譜帶唱詞為1=G,用(5~2弦)演奏,十分順手,唱也順口,曲中的do音便是鋼琴上的G音。可被閔惠芬大師改編了以後,變成了A調,用(4~i 弦)弦演奏,曲中的do音便成了鋼琴上的A音。而且兩本曲譜放左右一比,每句相同歌詞上的音符全不相同,但原唱的與改編的地方唱起來的旋律一模一樣,聽出的感覺沒有區別,還是這首歌的原形,這就是變調。
變調的特點就是國際標準音la的440Hz恆定不變,我們變調只能變唱名,不變固定的頻率音高,等於電影院的坐位,固定編號,但每場電影的觀眾輪流坐這個座號、這是是鋼琴七大組十二平均律音高不同而唱名相同的原因。這也就出現了你明明演奏的是5音,可聽者卻唱4音是一個道理。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誤判,指揮家把1234567用七種音高只唱個"棒"字,他只聽音高唱,對於簡譜上記的什麼5還是4音他不唱出,全是棒。教京劇的師傅哼過門都是"當個兒,丁個兒⋯"他就不唱出簡譜35 i3⋯
我們小孩拉曲子,有的家長也跟著唱譜子,把小孩笑呆了,唱的簡譜跟二胡曲譜兩回事,不是一個音符,那為什麼還配合呢?這是他隨便用一個音對你的這個音,定出了音高後他就跟著族律排音位,這就叫音高不變,唱名變。
隨你怎麼唱,也跳不出十二平均律的範疇,隨你怎麼定一個音高唱某一首歌,都可在鋼琴上找出你唱的調裡的do音,就能定你唱的什麼調號?
如果一首歌讓幾個人來用幾個調記譜,你聽他的曲子旋律不變,音高不變,調號變,唱名變。這就是變調的原理,也是二胡調好d1~a1絃音高後,拉什麼曲都不要動,只要變調號,(除了特殊曲要另定弦)。
-
4 # 夏天的蟲4
如果你熟悉五度相生律,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
比如中國五聲調式的徵調:你把主音記為1,構成這首曲子的音就是41526五個音;如果你把主音記為5,構成這首曲子的音就是15263五個音。。。雖然記譜不一樣,但聽起來並沒有不同。。。因為各音和主音的音程關係是一樣的。
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簡譜記譜方式,主要是記譜的人自己覺得方便。
回覆列表
這是因為每個記譜的人的音樂素質不一樣。說真的,我本來準備用每個記譜者聽到音響不一樣來回答的,但是看到你上傳的圖片,真的是什麼樣的都有。
然後就是正題,為什麼會不一樣?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這首歌的重音出現的頻率對這另外三個人而言完全是不一樣的。說穿了就是音樂素質的問題,缺乏鍛鍊,所以會有第四個那種一點邏輯都不講的譜子,一首這麼慢的歌對於當代的流行音樂來說怎麼會用如此繁密的音值組合?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這種繁密的節奏在緩慢旋律中的運用,或許你能在貝多芬的某部奏鳴曲的慢板樂章中見到,但是對於流行音樂而言這種時值的選取以及節拍的選取是非常不合理的。
正確一點的是第一個跟第三個,有速度標記的第三個是比較正規的。
至於調不同問題,這是因為記譜者對於調性的選取通常有兩個不同目的。第一:單純的記下原譜(所以選擇原調),第二:方便特定的物件演唱而升調或者降調。為了達到以上某一種目的,所以經常可以見到同一首歌,但是調不同,有的是原調,有的是變化之後的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