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忠心耿耿的忌諱

    《過大孤山小孤山》選自陸游的日記體遊記《入蜀記》,是作者在宋孝宗乾道六年八月一日和八月二日的兩則日記。當時,陸游被起用為夔州(現四川省奉節縣)通判,由故鄉山陰(現浙江省紹興市)出發赴任。途中以日記記行,整合日記體遊記《入蜀記》。這兩則日記,就是作者路過小孤山(今江西彭澤縣北)和大孤山(今江西九江市東南)時所寫的兩則日記。內容除記述山川形勝、民情風俗外,還涉及一些傳聞軼事、詩文掌故,並曲折地寄託了作者對國事的感慨之情。由於文章是日記體,所以寫來並不刻意求工,而是在質樸隨意的記錄中,自然形成了清新淳樸而又渾厚蘊藉的意境,很值得仔細玩味。

    文章共分三段,分別記錄了過烽火磯、小孤山、大孤山時的見聞和感受。

    第一段寫過烽火磯。這一部分,作者抓住了自己在不同方位對景物的不同感受,真切地傳達出烽火磯景物的特點。開始,作者認為烽火磯不過是南朝“列置烽燧”處之一,似乎沒有多少遊興。後來“自舟中望山”,所見也不過“突兀而已”,但拋錨停船於磯旁,卻一下子發現了妙處。作者先概寫臨江磯石形狀和色彩的突出之處,又把一個特寫鏡頭對準了那一塊如“寶裝屏風”的大石,寫其“傑然特起”的形態,寫其“丹藤翠蔓,羅絡其上”的特殊風采。在飽覽江山秀色以後,作者意識到是因為風靜舟慢、加上深秋以後水位下降,所以見到這一番美景,於是聯想起杜甫的詩句,感嘆只有慢行細看,才能領略景物的妙處。這一段,陸游用平平的開頭引出一段勝景,讓人們跟他一起享受意外的驚喜發現,並透過這一發現,悟出一個帶有哲理的觀景方法。

    第二段寫遊小孤山。如果說寫烽火磯是將觀察的鏡頭由遠及近搖來,給人由平到奇的感覺,那麼寫遊小孤山,卻是先聲奪人,一開始就拿它與“皆名天下”的金山、焦山、落星等“江中獨山”相比,寫其“峭拔秀麗”超過諸山。又從遠近變化、季節、氣候變化的角度,介紹其“愈近愈秀”、“姿態萬變”的具體特點,得出“信造化之尤物”的結論。接著筆鋒轉到對廟宇的介紹上來,寫祠宇荒殘,不能“與江山相發揮”,又簡略介紹了廟的方位、匾額、神祗,順帶還交代了修廟軼事,介紹了澎浪別祠,再聯想起前人詩句,糾正了傳說者的謬誤,這一筆筆寫來,看似隨意點染,卻已將小孤山的特點渲染出來,造成了一種秀麗悠遠而略帶孤寂的氛圍。作了如許鋪墊,作者才直接寫到自己“晚泊沙夾”,“以小艇遊廟中”的情景。在“煙雨空濛,鷗鷺滅沒”之中,作者久久地留連徘徊,那江山勝景、那荒殘的廟宇、那關於小姑的傳說、那一兩聲悲壯的鶻鳴,在一派煙雨之中,組成了一幅蒼勁悲涼、意味深長的畫面,一種含蓄雋永的意境深深感動著讀者。這一部分,作者熔江山景物、歷史掌故、民間傳說和自己的感受為一爐,看似隨意寫來,卻筆筆圍繞小孤山,寫出了一種特殊的氣氛,曲折地傳達了作者的無限心事和感慨。

    第三段寫過大孤山,晚抵江州。這一段,作者把大孤山放在一個廣闊的背景中去描寫,又擇要介紹了江州的地理沿革情況和景物特點。開始,作者透過自己八月二日早晨的行止情況,介紹了江上忽而風雲騰湧,忽而開霽放晴的天氣變化,接著又借李白“開帆入天鏡”的詩句,寫出彭蠡口一帶江面的遼闊,這才將大孤山放入畫面,將其與西梁小孤二山比較,簡潔地勾勒出它“狀類西梁”而“四際渺彌”“望之如浮水面”的特點。最後,又介紹了這一帶江水清濁分野,“合處如引繩,不相亂”的奇景。這樣,雖然真正落在大孤山上的筆墨不多,但大孤山的雄姿,仍然在一個遼闊的背景中被襯托出來。寫晚抵江州,作者隨手記下了當地地名、區劃、管轄情況的歷史變化,又描寫了“岸土赤而壁立”和湓浦水清“不與江水亂”的景物特點,最後總結六天來的行程,對用四天半時間逆流行駛七百里的成績流露出滿意的心情。這一段雖然有兩層意思,卻一氣呵成,節奏比較明快。

    這篇遊記的三段景物描寫雖然各具特色,富有變化,但行文的樸實真切、自然流暢卻是一致的,顯示出一種筆到意隨、樸實渾厚、耐人尋味的風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導師讓我把師姐已經發表過的中文論文改成英文發表,這樣會被查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