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共有四子三女,四子即輝祖、添福、膺緒、增壽。其女也分別嫁朱家人,或成皇后,或成王妃。他的長女甚至成了明成祖朱棣的皇后。但是,他的兩位封候晉公之子,卻根本沒有好下場。這兩個人,均圈入建文初年的“靖難之亂”。一個因忠誠而被囚致死,一個則因親情而被殺。
他的大兒子徐輝祖,承襲魏國公。明史說其“長八尺五寸,有才氣”,頗有其父風采。也是一位對大明王朝忠心耿耿的人。朱元璋之孫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之後,因削藩而引發燕王朱棣造反。朱棣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靖難”。明史有簡單記載:“王將起兵,高煦方留京師,竊其善馬而逃。輝祖大驚,遣人追之,不及,乃以聞,遂見親信。”這段故事,其實是曲折的。話說建文帝削周王、齊王、湘王、岷王、代王等藩,便將矛頭指而燕王。以燕王性格,自然不從,便決定起兵造反。但是,朱棣起兵之時,也用了緩兵之計。他聽從謀士言,遣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同往南京請安。“以為禮”,可使朝廷不疑。朱棣的兒子們到了京師,便有人進諫,建議將燕王之子拘為人質。“拘留三子,亦與拘留燕王無異”。然而,建文帝畢竟年輕,缺乏政治經驗。他的回答是:“拘留非禮”。“無罪而拘留之,則燕王之舉兵有辭矣”。他認同這一觀點。
然而,徐輝祖不認同。儘管,燕王之子,論親情,還是他的外甥。他們三人進京,也住在舅舅徐輝祖府中。徐輝祖特別擔心的,是燕王次子朱高煦。他認為此人“勇悍無賴”,便密奏建文帝:“燕王久蓄異志,今遣三子來,實天奪其魂。陛下留而剪除之,一武士力耳;若縱歸國,必貽後患。”他還說,次子朱高煦“勇而且悍,異日不獨叛君,抑且叛父”。這話說得太絕了。預言此人不僅會反皇帝,還會反他父親的。徐輝祖甚至還建議,若要放回朱棣之子,也必須留下次子朱高煦,“可剪燕王之一臂。”但是,建文帝躊躇不決,最終還是決定“旨著三子還國”,下決心要放他們回去了。這個朱高煦更是生性狡猾,他聽聞訊息,居然盜了舅舅徐輝祖的一匹良馬,“假說入朝”,掉頭一路絕塵,跑了。徐輝祖著人想追,也追不回來了。
燕王起事之後,徐輝祖奉旨征討。他有智有勇,曾“師援山東,敗燕兵於齊眉山,燕人大懼”。燕王率軍渡江,徐輝祖亦“引兵力戰”。建文帝兵敗,朱棣進佔南京,徐輝祖仍保氣節,“獨守父祠弗迎”。他硬是呆在徐達王府裡,拒不出迎。這個父祠,就是南京秦淮河邊的白鷺洲,在印月橋西南堍處。史稱徐太傅園、徐中山園、也叫東園。當年徐達的王府。這個地方,我曾去過。後人曾在此地建徐輝祖雕像,以示紀念。朱棣當上永樂皇帝,自然火冒三丈。可是,要殺他也不易。其一朱棣的皇后是徐輝祖的妹妹,其二,朱元璋曾頒給徐家免死鐵卷。朱棣無奈,只好把徐輝祖終身監禁於此,五年後去世。明史說:“成祖大怒,削爵幽之私第。永樂五年卒”。一代名將徐輝祖至此再未走出白鷺洲。徐輝祖的長子徐欽雖襲承了爵位,永樂十九年則因故觸怒朱棣而被“罷為民”。看來,朱棣是一個記仇的人。
徐達的小兒子徐增壽官至左都督,也圈入“靖難之亂”。他至少做錯了兩件事。第一是給朱高煦通風報信,直接導致其逃遁。第二,在建文帝面前,力保燕王朱棣,竭力主張放朱棣三個兒子歸國。當建文帝徵詢他的意見時,徐增壽竟然頓首說:“燕王先帝同氣,富貴已極,何故反!”顯然,這個徐增壽是特別念親情的。自己姐夫、自己外甥,他當然是要力保的。但是,燕王畢竟還是反了。待朱棣渡過長江,兵臨南京城下之時,建文帝當然要招徐增壽興師問罪。明史記載說:“帝召增壽詰之,不對,手劍斬之殿廡下”。徐增壽當然是啞口無言,建文帝氣極,竟當場撥劍將其殺了。徐達特別渴望其增壽的小兒子,竟然命斷皇宮,也是他萬萬想不到的。朱棣攻入皇宮之時,徐增壽的屍體仍橫在殿上。他曾撫屍痛哭。徐增壽因此被明成祖朱棣“追封武陽侯”、“封定國公”。他的兒子徐景昌嗣襲爵位。但是,這個徐景昌也因“驕縱”而被“奪冠服歲祿”。
徐達共有四子三女,四子即輝祖、添福、膺緒、增壽。其女也分別嫁朱家人,或成皇后,或成王妃。他的長女甚至成了明成祖朱棣的皇后。但是,他的兩位封候晉公之子,卻根本沒有好下場。這兩個人,均圈入建文初年的“靖難之亂”。一個因忠誠而被囚致死,一個則因親情而被殺。
他的大兒子徐輝祖,承襲魏國公。明史說其“長八尺五寸,有才氣”,頗有其父風采。也是一位對大明王朝忠心耿耿的人。朱元璋之孫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之後,因削藩而引發燕王朱棣造反。朱棣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靖難”。明史有簡單記載:“王將起兵,高煦方留京師,竊其善馬而逃。輝祖大驚,遣人追之,不及,乃以聞,遂見親信。”這段故事,其實是曲折的。話說建文帝削周王、齊王、湘王、岷王、代王等藩,便將矛頭指而燕王。以燕王性格,自然不從,便決定起兵造反。但是,朱棣起兵之時,也用了緩兵之計。他聽從謀士言,遣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同往南京請安。“以為禮”,可使朝廷不疑。朱棣的兒子們到了京師,便有人進諫,建議將燕王之子拘為人質。“拘留三子,亦與拘留燕王無異”。然而,建文帝畢竟年輕,缺乏政治經驗。他的回答是:“拘留非禮”。“無罪而拘留之,則燕王之舉兵有辭矣”。他認同這一觀點。
然而,徐輝祖不認同。儘管,燕王之子,論親情,還是他的外甥。他們三人進京,也住在舅舅徐輝祖府中。徐輝祖特別擔心的,是燕王次子朱高煦。他認為此人“勇悍無賴”,便密奏建文帝:“燕王久蓄異志,今遣三子來,實天奪其魂。陛下留而剪除之,一武士力耳;若縱歸國,必貽後患。”他還說,次子朱高煦“勇而且悍,異日不獨叛君,抑且叛父”。這話說得太絕了。預言此人不僅會反皇帝,還會反他父親的。徐輝祖甚至還建議,若要放回朱棣之子,也必須留下次子朱高煦,“可剪燕王之一臂。”但是,建文帝躊躇不決,最終還是決定“旨著三子還國”,下決心要放他們回去了。這個朱高煦更是生性狡猾,他聽聞訊息,居然盜了舅舅徐輝祖的一匹良馬,“假說入朝”,掉頭一路絕塵,跑了。徐輝祖著人想追,也追不回來了。
燕王起事之後,徐輝祖奉旨征討。他有智有勇,曾“師援山東,敗燕兵於齊眉山,燕人大懼”。燕王率軍渡江,徐輝祖亦“引兵力戰”。建文帝兵敗,朱棣進佔南京,徐輝祖仍保氣節,“獨守父祠弗迎”。他硬是呆在徐達王府裡,拒不出迎。這個父祠,就是南京秦淮河邊的白鷺洲,在印月橋西南堍處。史稱徐太傅園、徐中山園、也叫東園。當年徐達的王府。這個地方,我曾去過。後人曾在此地建徐輝祖雕像,以示紀念。朱棣當上永樂皇帝,自然火冒三丈。可是,要殺他也不易。其一朱棣的皇后是徐輝祖的妹妹,其二,朱元璋曾頒給徐家免死鐵卷。朱棣無奈,只好把徐輝祖終身監禁於此,五年後去世。明史說:“成祖大怒,削爵幽之私第。永樂五年卒”。一代名將徐輝祖至此再未走出白鷺洲。徐輝祖的長子徐欽雖襲承了爵位,永樂十九年則因故觸怒朱棣而被“罷為民”。看來,朱棣是一個記仇的人。
徐達的小兒子徐增壽官至左都督,也圈入“靖難之亂”。他至少做錯了兩件事。第一是給朱高煦通風報信,直接導致其逃遁。第二,在建文帝面前,力保燕王朱棣,竭力主張放朱棣三個兒子歸國。當建文帝徵詢他的意見時,徐增壽竟然頓首說:“燕王先帝同氣,富貴已極,何故反!”顯然,這個徐增壽是特別念親情的。自己姐夫、自己外甥,他當然是要力保的。但是,燕王畢竟還是反了。待朱棣渡過長江,兵臨南京城下之時,建文帝當然要招徐增壽興師問罪。明史記載說:“帝召增壽詰之,不對,手劍斬之殿廡下”。徐增壽當然是啞口無言,建文帝氣極,竟當場撥劍將其殺了。徐達特別渴望其增壽的小兒子,竟然命斷皇宮,也是他萬萬想不到的。朱棣攻入皇宮之時,徐增壽的屍體仍橫在殿上。他曾撫屍痛哭。徐增壽因此被明成祖朱棣“追封武陽侯”、“封定國公”。他的兒子徐景昌嗣襲爵位。但是,這個徐景昌也因“驕縱”而被“奪冠服歲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