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問的回答——
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有深刻體會,那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這也是為人師者特別是班主任要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有難度不等於做不到,要做到就必須講方法,當一般的傳統的說教起不到作用時,就要獨闢蹊徑,尋找有效的方式方法了。
教學工作中,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講故事勝過講道理,特別是空洞的說教,而創造條件讓學生去“實踐”和“體會”,又要勝過單講故事。若將兩個方法結合起來,再加上道理,則會更好。歸納起來,即是故事+實踐+道理。
以上方法,還是單純停留在理論層面,下面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則好理解了。
例一:
①故事——兩個同齡人,一個讀書成才,成為白領,工作8小時,月入過萬;另一箇中途輟學,淪為流水線工人,工作12小時(含加班),月入不過三五千。
②實踐——“參觀”和採訪銀行行政工作人員和工廠流水線工人工作情況(都可用影片材料),體會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狀況和收入情況的區別。
給學生講故事和講道理,語言表達要有刺激力,要有力量。
曾經這樣和學生講過,我們大多數人都懂得要愛自己,不會用刀來刺傷自己,因為那樣會令肉體受傷害,會疼痛會流血,這是連動物都有的自我保護的本能。但是,我們有的同學卻存在一種錯誤行為,那就是不愛學習。不愛學習的人,往往是拿著一把無形的刀,每天都在傷害自己卻全然不知,因為這個事情最“難”之處是當時似乎完全感覺不到疼痛。
作為學生,學習是天職。愛學習,是愛自己的最重要的表現。不愛學習,就是不愛自己。若長此以往,則既會荒廢學業,又是連動物也不如的人。
以上問題,其實就是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態度的問題。
第二問的回答——
如何教會學生學習,其實是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方法的問題。
學習是一種思維活動,有著其自身的規律,遵循規律,則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甚至是事倍功無。其中最為迫切解決的就是激發學習興趣、掌握正確方法、養成習慣和培養學習品質。
激發興趣,我認為最為關鍵的還是在於教會學生體驗到學習的趣味,而體會學習的成就感,則是一個好方法。我常常告訴學生,你今天學會了1+1=2,就是一種收穫,進而第二天又學會了2x2=4,則是一種進步。學習做到每天有收穫和進步,儘管學習要付出辛勞,但是能苦衝尋樂,何樂而不為?
其次是指導學生掌握正確而高效的學習方法,尤其是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
關於學習方法,不同科目,同一科目不同內容,不同的人,同一個人面對不同的學習問題,都有所不同。這樣說似乎還是讓人云裡霧裡,舉個例子就好理解了。
比如初中語文中的學習古詩詞,要過背誦和默寫關,消滅錯別字是其中一個關鍵問題。我常常叫學生在原每一個詩句中,都要找出1—2個易讀錯更易寫錯的字或詞並圈出來,然後就在旁邊抄3次,邊抄邊記,當堂拿下。日後再複習鞏固,每看到一次曾經的“抄寫”筆記,就提醒了自己一次,反覆幾次,就自己記住了。
當然,若讓學生自己去總結和歸納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就是很高的境界了。
第三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努力學習,並持之以恆,就是培養一種良好習慣。比如語文預習的見生字詞的勤查字典或詞典的習慣,比如上述學古詩詞要消滅錯別字的習慣,比如做作業時要認真書寫的習慣等。正所謂習慣成自然。習慣一旦形成,就可產生一種強大力量,會促使學生不斷提高和進步,
最後是培養優秀的學習品質。優質的學習品質有很多,比如熱愛學習,比如做事認真一絲不苟,比如勤奮刻苦等等。擁有優質的學習品質,能在關鍵時候促使學生不怕困難,迎難而上,勇往直前,最終取得好成績。
但願上述回答,能夠給大家以有益的啟示。
第一問的回答——
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有深刻體會,那還是有一定難度的,這也是為人師者特別是班主任要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有難度不等於做不到,要做到就必須講方法,當一般的傳統的說教起不到作用時,就要獨闢蹊徑,尋找有效的方式方法了。
教學工作中,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講故事勝過講道理,特別是空洞的說教,而創造條件讓學生去“實踐”和“體會”,又要勝過單講故事。若將兩個方法結合起來,再加上道理,則會更好。歸納起來,即是故事+實踐+道理。
以上方法,還是單純停留在理論層面,下面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則好理解了。
例一:
①故事——兩個同齡人,一個讀書成才,成為白領,工作8小時,月入過萬;另一箇中途輟學,淪為流水線工人,工作12小時(含加班),月入不過三五千。
②實踐——“參觀”和採訪銀行行政工作人員和工廠流水線工人工作情況(都可用影片材料),體會他們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狀況和收入情況的區別。
給學生講故事和講道理,語言表達要有刺激力,要有力量。
曾經這樣和學生講過,我們大多數人都懂得要愛自己,不會用刀來刺傷自己,因為那樣會令肉體受傷害,會疼痛會流血,這是連動物都有的自我保護的本能。但是,我們有的同學卻存在一種錯誤行為,那就是不愛學習。不愛學習的人,往往是拿著一把無形的刀,每天都在傷害自己卻全然不知,因為這個事情最“難”之處是當時似乎完全感覺不到疼痛。
作為學生,學習是天職。愛學習,是愛自己的最重要的表現。不愛學習,就是不愛自己。若長此以往,則既會荒廢學業,又是連動物也不如的人。
以上問題,其實就是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態度的問題。
第二問的回答——
如何教會學生學習,其實是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方法的問題。
學習是一種思維活動,有著其自身的規律,遵循規律,則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甚至是事倍功無。其中最為迫切解決的就是激發學習興趣、掌握正確方法、養成習慣和培養學習品質。
激發興趣,我認為最為關鍵的還是在於教會學生體驗到學習的趣味,而體會學習的成就感,則是一個好方法。我常常告訴學生,你今天學會了1+1=2,就是一種收穫,進而第二天又學會了2x2=4,則是一種進步。學習做到每天有收穫和進步,儘管學習要付出辛勞,但是能苦衝尋樂,何樂而不為?
其次是指導學生掌握正確而高效的學習方法,尤其是適合學生自己的學習方法。
關於學習方法,不同科目,同一科目不同內容,不同的人,同一個人面對不同的學習問題,都有所不同。這樣說似乎還是讓人云裡霧裡,舉個例子就好理解了。
比如初中語文中的學習古詩詞,要過背誦和默寫關,消滅錯別字是其中一個關鍵問題。我常常叫學生在原每一個詩句中,都要找出1—2個易讀錯更易寫錯的字或詞並圈出來,然後就在旁邊抄3次,邊抄邊記,當堂拿下。日後再複習鞏固,每看到一次曾經的“抄寫”筆記,就提醒了自己一次,反覆幾次,就自己記住了。
當然,若讓學生自己去總結和歸納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就是很高的境界了。
第三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努力學習,並持之以恆,就是培養一種良好習慣。比如語文預習的見生字詞的勤查字典或詞典的習慣,比如上述學古詩詞要消滅錯別字的習慣,比如做作業時要認真書寫的習慣等。正所謂習慣成自然。習慣一旦形成,就可產生一種強大力量,會促使學生不斷提高和進步,
最後是培養優秀的學習品質。優質的學習品質有很多,比如熱愛學習,比如做事認真一絲不苟,比如勤奮刻苦等等。擁有優質的學習品質,能在關鍵時候促使學生不怕困難,迎難而上,勇往直前,最終取得好成績。
但願上述回答,能夠給大家以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