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382192793543

    古代名窯進貢朝廷的一種特製瓷器精品。

    簡稱“秘瓷”。

    所謂"秘色",據宋人解釋是:吳越國錢氏割據政權控制了越窯窯場,命令這些瓷窯專燒供奉用的瓷器,,秘不示人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藥配方、製作工藝保密,故名。

    如趙麟在《候鯖錄》中說:"今之秘色瓷器,世言錢氏立國,越州燒進,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謂之秘色"。

    但有人認為,"秘色"並非神秘之"秘",也不是統治階級所專有的意思,而是當時人們對青瓷那種色樣之統稱,就像晉代稱青瓷為縹瓷一樣。

    而日本的古陶瓷研究者認為:秘色即翡色,秘與翡乃一音之轉。

    關於秘色瓷的質地和色澤,清人說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過之"。

    從出土的典型的秘色瓷看,其質地細膩原料的處理精細,多呈灰或淺灰色。

    胎壁較薄,表面光滑,器型規整,施釉均勻。

    從釉色來說,五代早期仍以黃為主,滋潤光澤,呈半透明狀;但青綠的比重較晚唐有所增加。

    其後便以青綠為主,黃色則不多見。

    秘色瓷在法門寺地宮未開啟之前的今人眼裡,一直是個謎。

    人們只是從記載中知道它是皇家專用之物,由“越窯”特別燒製,從配方、製坯、上釉到燒造整個工藝都是秘不外傳的,其色彩只能從唐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等描寫中去想象。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瓷碗、瓷盤、瓷碟,從“地宮寶物帳碑文”中得知,原來它們就是“秘色瓷”!這些秘色瓷色澤綠黃,晶瑩潤澤,尤其是其中兩個銀稜秘色瓷碗,高7釐米,口徑23.7釐米,碗口為五瓣葵花形,斜壁,平底,內土黃色釉,外黑色漆皮,貼金雙鳥和銀白團花五朵,非常精美。

    這才讓今人一睹秘色瓷的風采。

    地宮中發現的13件宮廷專用瓷——秘色瓷,是世界上發現有碑文記載證實的最早、最精美的宮廷瓷器。

    這些秘色瓷器的發現在中國陶瓷史考古上具有突破性的意義,為鑑定秘色瓷的時代和特點提供了標準器。

    歷史 通常所說的越窯泛指東漢至宋一脈相承的青瓷體系,窯址主要分佈在今浙江上虞、餘姚、紹興、寧波等地,這裡原系古越族人居信地,東周時為越國政治中心,唐時稱越州,越窯因此得名。

    唐代中朝,餘姚縣上林湖窯產品因質地超眾被朝廷錄為貢瓷,並置官監燒。

    此後,品質愈發日瑩的越窯備受文人雅土推崇,有“類玉”、“類冰”及“千峰翠色”的讚譽。

    晚唐起,越瓷中的貢品又得了一個千古絕唱的“秘色瓷”稱謂。

    越窯品種十分豐富,有碗、壺、瓶、罐、盒、罌和雕塑等。

    同類器皿又有多種制式。

    以碗為例,分圓口、花口。

    圓口碗以斜壁呈45度的淺身敞口多見,據考證,當時主要用於喝茶,所以也叫茶盞。

    花口碗則有四瓣、六瓣等。

    上博展廳的晚唐越窯海棠式大碗就是花口碗中的佼佼者,因為器大規整,釉色青黃和造型酷似四瓣海棠花而顯名貴。

    壺又是一種特色器,形狀分盤口、直口、喇叭口,壺身有圓腹、瓜楞形腹、橢圓形腹等。

    唐代執壺最明顯的特點是短直流、小曲柄、體態飽滿。

    晚唐至五代,流與柄相對加長放大,腹體喜作成瓜果形。

    宋時則形體輕盈秀長,尤其流和柄,幾乎高於壺口。

    細辨這一時期的碗、壺、水盂等造型變化,可發現一些小規律:花口或瓜楞體呈四瓣通常為唐,五瓣系唐末五代,六瓣屬宋;直、短流的壺為唐,曲流或長曲流為五代或宋;平底足器物的年代相對較早,玉璧形底足多數屬唐中晚期之物,唐末五代出現了玉環形淺圈足,宋代圈足相對見高見窄。

    另外,由於疊燒法世襲沿用,鼎盛時期的部分越窯產品依然在器內可見到支燒痕,比如上博晚唐越窯海棠式花口大碗的碗內心就有支釘痕16個。

    這說明,唐末五代的越窯疊燒器皿未必都屬粗瓷,收集時當多一份細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室內設計平面設計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