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805434994244

    社會行為規範是怎樣興起的呢?回答是:人一生下來就有慾望,如果慾望而又得不到,那麼就不能沒有追求,如果追求沒有限度和止境,那麼就不能不起爭奪,爭奪就會導致混亂,混亂就會導致貧窮。君王厭惡這種混亂,所以制定社會行為規範和最佳行為方式來進行分別,以此來調養人們的慾望,供給人們的要求,使人們的慾望不因物資短缺而得不到滿足,使物資不會被人們的慾望所耗盡,慾望和物資這兩者互相扶持而有所增長,這就是社會行為規範的起源

    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慾,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人人生來都是有某種慾望,這其實是表達一種性惡論,何謂慾望,就是為了自己而熱切地想要得到的某種東西,比如作為嬰兒,他想得到媽媽的哺乳,想得到媽媽的呵護,並且對他所看到的東西產生強烈的佔有慾,是所有看到的東西。在我眼中,嬰兒是最自私的。那為什麼我們大人會說他們是最單純的呢,因為他們不會掩飾他們的想法,得不到他想得到的東西時他會哭,看到他想要的東西時他會直往那個方向指或者爬,不顧一切。這才是最真的人性。

    作為一個懂事的,或者說有意識的人,總會隱藏自己的某種想法,也許這種想法與他現實在人們眼中的形象不相符合或完全相悖,又或者是這個人黑暗罪惡的一面。

    但當這種慾望被壓抑而得不到解脫時,這是"求"產生。"想"畢竟還停留在腦中,還是不為人所知的。"求"就是外在表現形式。就是去爭取,但還在理性的控制範圍之內,即,君子之爭。還有推讓,還有禮節。但是這個階段不會停留太多的時間,一個人的忍耐是有限的,並且隨著形勢的發展,人們的需求就逐漸趨同,逐漸地供不應求,因為所需物的有限性,使人的私慾膨脹,使人們的安全感驟降,恐怕得不到,所以就會出現爭。

    "爭",就是一種感性的爭,就是最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私慾。這也許是世界上唯一從理性發展到感性的過程。辯論,其實是爭的一種,就是為了得勝,就算知道對方的理由很有說服力,很有道理,還要去不斷地去否定,不斷地去摳對方的漏洞。參加辯論的雙方在開賽之前就把對方可能的論點都摸透或者摸透了九成,而在開賽後就是比較誰講話更流利,這有意義嗎?在我眼中這是人類發明中很不符合人性的,而又冠冕堂皇的競技行為。扼殺自己的判斷力,迫使自己走向了一個極端,背離中庸之道。

    爭的另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在恐慌時期。在某年的非典時期,人們一聽哪種藥品或保健品有預防作用,就一哄而上,致使不法分子乘機哄抬物價,顯示出盲目性,顯示出我們國民的判斷力不足,這是一種變相的爭,需要國家的解釋。

    爭則亂,亂則窮。爭必定亂,供不應求或供不應求都會產生消費市場的爭,導致市場秩序的亂,導致金融市場的亂,導致國家整個經濟規劃的癱瘓,要麼出現通貨膨脹,要麼出現通貨緊縮。這就直接導致國家的經濟不能穩定發展,經濟財富縮減,嚴重的還會引發經濟危機,金融風暴。。。使整個國家的信譽度下降,人們的信心備受打擊,對經濟喪失信任。亂則窮,這是爭的結果。

    然而荀子時代的人們渴望出現一個明君來解決窮的問題,於是中央集權的思想深入人心,人們渴望救世主,人們渴望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於是催生了奴性,催生了中國的傳統心理,催生了阻礙近代民主成長壯大的奴性心理,壓制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可悲可恨可憎。。。

    明君的出現是因為某個目標,這個目標就是以養人之慾,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而使國家呈現出安定和諧。

    其實,這裡的國君出現其實代表著一種權力的出現,這種權力要想恆久地持續下去必然會出現規範人們行為的某些規章制度,很自然,“禮”作為最早的法律形式就應運而生了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tr通道指標公式原始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