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龔斯特

    有的孩子能夠在學校緊跟老師的步伐,在課堂上認真的聽課,那麼老師每天所佈置的家庭作業,是完全不需要家長來輔導的。但偏偏有的孩子連老師每天佈置的家庭作業,都完成不好,或者根本做不下去,這時候孩子的學習肯定是有問題的。

    是孩子沒有聽課,還是老師講的聽不懂,又或者是根本不願意做作業?這就需要家長在放學後進行家庭輔導了。

    很多家長遇到孩子學習的問題,就會推脫,說自己都沒上幾年學,或者學得不好,自己都不會做,肯定不能輔導孩子學習,就給孩子找輔導班或者把輔導的責任推給另一半。

    就算是有高學歷的家長,如果沒有系統性地對知識有梳理,也是無法做到輔導孩子學習的,只能說是在“答疑”(比如錯題講解)上發揮優勢而已。學歷高低不重要,要學會陪伴,輔導不了的作業別忘了學校還有老師。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往往其實跟家長的學歷水平,文化水平沒有關係。關係最大的反而是家長們的“態度”。

    一般而言,任何老師是非常願意隨時為好學的孩子解答任何問題的,可以鼓勵孩子在上課聽講的同時,又不會的找老師請教。一定要相信教師的專業性,老師見過的,教過的孩子真的是太多了,什麼樣的孩子都會遇見過。所以,家長與老師的溝通真的是非常有必要的。

    現在的家長都是孩子有事時才找老師,而大多數的起因卻都是找老師去討說法,覺得孩子受委屈了才找老師。

    教育孩子不是說孩子上學了就都是老師的責任,一個家庭的氛圍對孩子成長才是最大的。有的家長說,行,那我就在他寫作業的時候在旁邊看著,孩子需要的陪伴不是說人在身邊就可以的。

    就比如我舅媽一樣,說自己兒子不好好寫作業,她在身邊看著都不好好學習,問我怎麼辦。結果我發現她是陪著兒子寫作業了,但是卻一直在邊上玩手機、搶紅包、看影片,唱歌發語音,聲音還特別大,表弟就在一邊“寫作業”一會就抬頭看一看,這簡直就是我表弟在看著舅媽玩手機。後來,讓我陪著他寫作業,他在寫我也跟著一起寫,他背書我也跟著背,就和他比速度,很快就能做完作業了。

    有的孩子就是犟脾氣,你越在我旁邊我越不寫,你要是不老囑咐我,我反而還很有自覺性。這時候父母就應該尊重孩子的習慣,但也不是全部放任不管,給足他空間。

    孩子每天都有作業,家長也有自己的事要做,怕孩子沒人管就不學習,你可以偶爾去看看問一下有沒有不會的,他也就不會玩了。

    如果真的是特別不愛學習的孩子,只能說他不適合學的內容這些方面,還沒有找到吸引他,那種讓他自己就想發掘探索的知識。這樣的話,即使你逼著他學對孩子來說也是強迫為難,反而更厭學了。這不就是變相虐待嗎?學習好學的東西多,固然好,但是學完自己都不想要去學以致用,那對於他來說,有什麼意思呢?

    不要給孩子那麼多壓力,是人肯定都有自己特別感興趣的東西,只要樹立孩子正確的三觀,孩子有個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人格,還有一項自己的特長就是好孩子。

    很喜歡的一個影片,雖然沒有大魚大肉,看著家境也不是很好,可很多小細節仔細品品能看出家教很好。當然 我的關注點是“滿滿一大盆看著好好吃 想吃一口”流口水啦

    1.遇到好多家人哄著吃飯,追著吃飯的,再看看這個小盆友 ,自己乖乖吃飯。

    2.一直只夾自己面前的菜。有些小盆友翻翻撿撿的,全盤子扒拉的挑自己愛吃的,別人咋下的去筷子喲。

    3.小盆友吃飯吃的很乾淨,沒有掉到桌子上或者衣服上。

    4.小盆友夾了哪一個沒夾起來就會一直只夾哪一個,我見過有人可以把一盤土豆燒雞的每一塊雞都夾一下看一看,然後夾走一塊土豆。

    5.小盆友心無雜念的專心吃飯,現在有些小盆友都吃著飯玩著玩具看著電視,再不就跑一邊玩一會回來在吃。做一件事就專心做好,善始善終。

    6.雖然家庭條件不是很好,但能感覺出小盆友的家長很愛他,儘量讓他吃好。有些家長都不管孩子給他點錢,自己出去找地方吃。

  • 2 # 章魚心理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也是一個很多人都面對的問題。在資訊化的時代,科技突飛猛進,日新月異。孩子的確掌握新的技術要比老一輩快得多,可以說不是一個層級的水平。從這個方面講家長需要想孩子學習,而且是要虛心學習。

    從另一個方面講還要看孩子的年齡,假如孩子的年齡比較小,各個方面還是需要父母照顧、教育的;

    還有,不論孩子多大,父母都要有站高立意,高瞻遠矚的境界,永遠做孩子的人生導師。假如您目前還沒有達到那個水準,孩子對你不夠信服,建議您抓緊時間進入到專業的父母智慧的課程進行學習、充電,讓自己成為合格的、智慧的爸爸媽媽!

  • 3 # 溫州閒事伯

    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家長和孩子相處更加應該注意平等互助,有些事情孩子做的了沒有危險應該讓孩子自己去摸索,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他們都好動,有些家長嫌麻煩嫌髒,把孩子管的死死的,等到大一點才發現孩子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不愛接觸別的孩子。在孩子探索發現的過程中,可以加入親子互動,讓孩子來教你,你也可以慢慢引導孩子,你會發現這個過程很有趣,樂在其中,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聰明,並且愛和家長交流,表達能力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生上課睡覺老師如何過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