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奇君

    中醫養生學家指出“秋三月,肺氣旺,肺屬金,其味辛,金能克木,木屬肝,其味酸,故當秋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

    這就是說,在飲食調理上也要以防燥護陰為原則,少用椒、蔥、薤、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甘蔗、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

    如果兼有納差咳嗽者可吃一些山藥、白果、核桃、杏仁、茯苓等健脾益肺之品。

    氣短易感者可選用太子參、黃芪等補氣扶正之品;口乾明顯,乾咳無痰者可選麥冬、天冬、玉竹、大棗等甘潤之品。

    經過一個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對較弱,食慾感不強,因此飲食上別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飲暴食,少吃過涼的食物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

    現在仍然很溼熱,比較適合吃健脾祛溼養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米、蓮子、扁豆、冬瓜,也可以吃些茯苓,如茯苓夾餅等。

    很多在夏天裡食慾比較差的人,食慾逐漸好轉,因此不知不覺地開始吃點好的——按華人的習慣,也就是要吃肉;一些中老年人,還講究“貼秋膘”。

    不過,建議大家不要急著貼秋膘。因為此時人的胃腸功能較弱,還沒有調理過來。

    這一時期,還是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多吃蔬菜、水果、穀物、豆類、薯類、食用菌類等食物,少吃高熱量、難消化的肉食。

    否則,如果吃太多的肉食等高蛋白、高脂肪(尤其是高不飽和脂肪)的食物,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

    同時,過多的熱量還容易引起我們發胖,甚至易導致患高血壓、心臟病。

    處暑養生餐

    1、冰糖蓮子《仿膳菜譜》

    原料:蓮子2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取幹蓮子,涼水浸泡,去除內心,倒入鍋內,小火燉煮,至蓮子熟軟時,加入冰糖調味,即成。可當甜點食。

    2、三鮮絲瓜

    原料:鮮嫩絲瓜250克,西紅柿100克,嫩毛豆米50克,精製植物油、蔥花、薑末、精鹽、味精、溼澱粉、香油各適量。

    做法:將絲瓜去外皮,洗淨,切成3釐米的長條。西紅柿用清水反覆洗淨後連皮切成薄片。

    嫩毛豆米用清水洗淨後盛入碗中備用。

    炒鍋置火上,放植物油,油至六成熟時,放入絲瓜,翻炒片刻,加清湯適量,放入毛豆米、西紅柿片,加蔥花、薑末,大火燒沸,燜10分鐘,加精鹽、味精炒勻,用溼澱粉勾芡,淋入香油即成。

    功效:清心除煩、涼血解毒、止渴。

    3、木耳炒豬肚

    原料:黑木耳25克,豬肚250克,青蒜50克,精製植物油、醬油、精鹽、白糖、陳醋、薑末、味精、溼澱粉各適量。

    做法:將木耳切成小片,豬肚切成薄片。薑末放入熱油鍋中,炸香後投入木耳、豬肚片和青蒜翻炒後,烹入料酒,加白糖、精鹽、醬油和適量清水,煮沸後,用溼澱粉勾芡,打散入味精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補虛益氣。適用於吸收不良綜合徵、慢性胃炎、胃下垂。

    4、燕麥南瓜粥

    功效:降脂、降糖、降膽固醇

    做法:

    (1)、南瓜洗淨去皮及內瓤切成片,燕麥片洗淨。將南瓜片和燕麥片加適量的水,放到煲粥的鍋中,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煮20分鐘。

    (2)、當南瓜片軟後用勺子按碎,再煮10分鐘即可。

    南瓜被稱為“秋季第一瓜”,可以降脂、降糖,促進腸道蠕動,幫助人體排出氧化自由基和其它代謝的廢物。

    燕麥能有效降低人體中的膽固醇含量,改善血液迴圈。

    5、龍眼配稀飯

    功效:益心脾、補氣血

    做法:剝一碗龍眼,混著稀飯一起吃。

    在處暑的時候要吃龍眼配稀飯,這是因為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人體消耗了很多熱量,吃龍眼能補充熱量。

    龍眼偏溫性,有益心脾、補氣血、滋補養氣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對劉德華,古天樂的新戲《掃毒之天地對決》,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