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草色青青瑩
-
2 # 安然的一家子
認同前半句,子女養來不是來防老的,之前這種觀念本來就是錯的,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永遠是無私的,不求回報,養兒防老根本站不住腳的,雖然他們確實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子女都是獨立的個體,長大後都有自己的家庭,不可能仍然按照父母的意願做事,當然遇到沒有孝心,作為父母確實比較寒心,,他們應該不是為了子女沒有回饋養育之恩,而是自己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讓他們孝道的缺失,正所謂百善孝為先,你可以想象孝道缺失的孩子怎麼教導他們自己的後代。所以子女靠不住老人更加女難受。
對題主提出來的“丁克是明智選擇”,我肯定是不贊同的,丁克不可否認是少數人的一些想法,他們選擇丁克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無法掌控子女的行為,怕受傷害,我尊重這些少算人的想法,就像我尊重同性戀一樣,但這不能代表大多數人的想法和選擇,我想對他們說有些事情不能害怕結果不好就選擇不去做,再說了,父母養孩子本來就是無私的,不求回報,只要把握好這個心態,一切結果我們都可以接受,只要我們去盡職盡責做好,問心無愧就好,我們常說感情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是沒有孕育生命的家庭是不完整的,不會體會到作為父母的自豪和責任,不去創造出兩個人的傑作--孩子,兩個人的愛情以及生命就不會延續。
最後,祝願看到這個回答的兄弟姐妹們,無論你們是已為人父母,還是丁克一族,我都真誠祝願你和你們的孩子們(如果有)永遠幸福快樂!大家都有快樂的權利,不是麼?
-
3 # 羊樓洞青磚茶
我覺得這個看情況而定吧
一個人成為孝子跟家庭環境和父母的培養是分不開的,試問從小對自己子女不管不問沒有半點關愛只負責將其養大然後讓他出去自力更生,那麼請問這樣的孩子你還能指望自己老了的時候他能多孝順呢!養兒防老裡面的養字可不是單單的把他養大那麼簡單,而是要時刻的教導和來自父母心靈深處的關愛!
至於做丁克完全是個人的選擇,我認為不存在什麼明知不明智的說法!子女能否孝順完全取決於孩子的成長曆程而不是作為丁克的理由,丁克也有悲劇性的場景,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的時候,身邊沒有一個貼心的子女能夠依靠,當在醫院躺在病床上的時候沒有人照顧你,當連飯碗都拿不動的時候只有在床上等死了!
-
4 # 含山唐
養兒不防老,小的還啃老。老小聚一堂,快樂也不少。養兒防老說過時,是否有點過,子女靠不住畢竟是少數,“丁克”家庭更是極少數。
我們華人的傳統意識裡,多子多福,早養兒子早替力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我們這一代提倡獨生子女政策時阻力還是很大的。但是,多子能多福,養兒能防老嗎?在文明程度普遍提高的今天,在傳統的尊老愛幼得於傳承的今天,文明幸福的家庭比比皆是。社會也普遍尊重老人,每次乘公交車,常常看到年輕人讓座。七十歲老人乘公交車或到旅遊景點都免費。
在社會普遍尊敬老人的良好風尚下,家庭對老人的尊重對老人的關愛照顧也無微不至。老人的幸福感有增無減。我身邊的老人都誇自己的兒女媳婦女婿的好。年輕人陪老人出遊也很普遍。
養兒防老,防的是什麼?就是老人在晚年有親人陪伴,不是什麼小輩給老人多少錢。錢買不來親情。一旦老人身體欠佳,有個親人端茶送水,問寒問暖。這個養老院裡的保姆阿姨是做不到的。
有人崇尚“丁克”,年輕時是很瀟灑,那到了年老呢?我初中時代的老師,他也是教導主任。夫妻倆沒有生養,是被迫“丁克”家庭。夫妻倆退休後生活也很悠閒,但老了老了,女的先去世了,留下他孤寡一人,身邊沒有一個親人。有一天,我和妻子去看他,他家裡一股臭味。原來他摔了一跤,腿骨折了。平時生活就叫了保姆。保姆只是負責一日三餐,等老人吃好就走,基本不說話。老師見到我們,眼眶溼潤,我們也不禁兩眼淚水。唉,人老了,沒有子女親人在旁,那晚年的景象能好嗎?
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人不期望子女能有多孝順,只要能常看看老人,老人就心滿意足了。老了,只求一個安逸的晚年,讓孩子們安心工作。
回覆列表
不認同這句話。除了養兒女防老,還有一句:兒女是男女雙方愛情的結晶。愛一個應該為他生個兒子或女兒,遺傳優秀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