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趙宏50
-
2 # 張春芳29
哈哈:這題目太深不敢胡亂回答、謝邀。八股文講究意、境、韻、色,對仗與涵意,說一點個人看法不喜勿噴可探討!做文要音韻、讀文要韻音,有個別詞、句,用普通話及口重的方言來寫來讀,很彆扭!要懂當時的語言環境及誦讀的方式,才能寫出或誦出好的八股文章。南京話在唐朝或之前被立為官話、用南京話來寫或誦讀就能體驗文章的韻與音!
-
3 # 伊點星光
我不認同‘’八股文‘’和‘’格律詩‘’腐朽的說法。
首先,明清之所以用‘’八股文‘’來選拔人才,是因為寫八股文的要求正適合那個時代的要求,在那個時代是有積極意義的。明清出現那麼多有氣節的知識分子,他們那前赴後繼,大義凜然的愛國精神,那是和八股文取士有關的,熟誦並精通《四書》《五經》內容及要義,那就像給人洗腦一樣,滿腦子的忠君愛國思想。
其二,《八股文》又對寫作者的水平要求太高,這種文體流傳下來也就很難了,曲高就會和寡!
其三,‘’八股文‘’對後世又有著很大的影響,比如:八股文的寫作理論和技巧可為後人借鑑;八股文對後世某些文學體式,比如楹聯的成熟和發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其四,格律詩到現在為止,也是我們中華文化中璀璨的一頁:節奏美,音樂美,意境美;言簡義豐。一直被大眾所喜聞樂見。
八股文、格律詩,只是兩種文學樣式,在這個文藝百花齊放的時代,任何一種事物的存在都是合理的。
-
4 # 百里司魂
要不換個提法吧。八股文與格律詩是不是同樣‘攔路’的東西。這樣就好回答了。
把八股文與格律詩搬到一邊,做成路肩,它們就不止不是攔路的東西,他們還是安全好走的大門,是大道本身。現在我們覺得它們攔路了,是他們妄自尊大,要橫在馬路中間胡亂排查了。
所以這個問題涉及到當初的人怎麼看八股文,涉及到今天的人怎麼看格律詩。古人講有教無類,今天的人何來的勇氣要求別人‘凡寫必類’呢。且不說車船飛機,哪個工具不能走路,就算是現在所有人要步行,如果已經出現了大批的人寧可翻牆,也不走你這條路,試問你路障設出來幹啥用?純粹為了證明你能設路障嗎?設路障就設路障,該有的設施也是為了方便大多數人的利益。可是假如前面的人可以隨便就走,後面的人反而還要搜身,那這格律的路障該叫做什麼?本來可能很多人不反對設路障,可一旦你出現想查就查的情形,路障本身就成了公敵了。路障不是問題,可以對古人放開一條通道,卻對今天的詩歌愛好者橫加指責,就是問題。這事一旦引起公憤來,恐怕格律這種中華的瑰寶也要被人破壞了。用格律來設定路障,是保護格律詩嗎?
在我看來,有些人天生就是柵欄,天生喜歡把別的人當牛羊看待。別人跑得越歡,越損害他們的利益。至於是不是用格律這種東西,或者只是單純用他們有本事能發揮的東西當成柵欄,來圈養別人,倒都不一定。反正他們喜歡這樣幹。不管他們有沒有企業家的本事設一言堂、或者有沒有政治家的本事設定必要的否決權,總之,他們喜歡看門。建設美好家園的東西,在他們手上都能變成枷鎖。
在任何領域,該領域要得到發展,都必須充分的開啟與外界的交流互動。像格律詩這種過度處於歷史極限緊繃狀態的東西,對整個民族的文學文化修養,都是一件不利的事。讓整個祖宗的遺產留給那三兩個人當成嚇人的工具,我是不答應。寫詩我也不差你,寫格律詩加一堆枷鎖,寫出來也不比你差。牆外風景秀麗,動動筆比你們寫得好的人大有人在。
回覆列表
八股文和格律詩都是古文化的一部分,是古代科舉考試常用的一種體裁。在現代文學中用的不多了。因為受文裁的限制,不利於自由發揮。
但是,為什麼到今天還有人在用呢?那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業餘愛好,況且,我們也不能不加一切地否定一切。要有拿來主義精神。要汲取其中精華,剔除其糟粕。如毛主席所說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所以,我們自己不喜歡,也不要阻擋他人喜歡。
因為,他們中畢竟還有好的一面,比如:精準、深刻且有美感,還有對國學的一種傳承,所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我們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