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品評一二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是曹雪芹對自己作品的評價,也是對苦心經營未必得到讀者理解現象的自嘲,理解這句話,應該從這兩個角度思考。

    空空道人把《石頭記》從頭到尾抄詩錄下來後,並將《石頭記》改為《情僧錄》,東魯孔梅溪又題為《風月寶鑑》,後因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又題曰《金陵十二釵》,並題寫了這詩句。

    應該說,作者在書中確實是寫了“煉石補天”、“青埂峰”“太虛幻境”等荒唐故事,即使“大觀園”等也是男歡女愛等荒唐事,也指全書描寫的當時社會的腐朽、殘酷、互相傾軋以至走向滅亡的道路。當時的儒生也都認為這是“彌天大謊”,所以作者是以憤恨的心情寫出“滿紙荒唐言”的。由於作者在書中對許多人物抱有同情感,所以說自己是飽含著“一把辛酸淚”來寫這部著作的。他惟恐後人不知他的真實意圖,故云“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魯迅《<絳洞花主>小引》:“《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這裡,作者訴說了他難以直言而又深怕不被理解的曲戀

  • 2 # 史文今

    滿紙荒唐言寫於《紅樓夢》開篇。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該詩表達了作者難以直言又深怕被世俗所不解的苦悶心情。曹雪芹本身從官宦之家落魄成窮酸秀才,可以理解其中的心酸,無奈。該書從《石頭記》改為《情僧錄》又改為《紅樓夢》曹雪芹十年如一日用盡最後心血,還未完成的著作,裡邊文辭優美,有幸觀看是我們的福氣。後世評;世事如夢,百轉千回,一部《紅樓夢》,半部滄桑史。

    魯迅評;至於說到《紅樓夢》的價值,可是在中國的小說中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點在敢於如實描寫,並無諱飾,和從前的小說敘好人完全是好,壞人完全是壞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敘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後,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

  • 3 # 坦兒tt

    中國古代文學,包括口頭文學,比如評書,開頭總喜歡弄個定場詩。“滿紙荒唐言”就是《紅樓夢》的定場詩: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

    都說作者痴,

    誰解其中味。

    既然說到了邏輯,我們就試著用邏輯學來分析推論一下這首詩。

    首先,我們用這首詩省略掉的“並且”這個真值函項聯結詞把前兩句——兩個支命題“滿紙荒唐言”和“一把辛酸淚”聯結起來,弄成一個真值函項複合命題。

    因為詩和《紅樓夢》是作者曹雪芹自己寫的,所以我們權當“滿紙荒唐言”和“一把辛酸淚”這兩個支命題都是真的,那麼,我們可以推論出“滿紙荒唐言並且一把辛酸淚”這個複合命題是真的。

    既然這個命題是真的,那麼“滿紙荒唐言”就是真的,也就是說《紅樓夢》這個令人感動流淚的故事是假的這個事是真的。也可以說《紅樓夢》並非真的。

    我們再把“都說作者痴”和“誰解其中味”用“並且”聯結起來。權當這兩個支命題是真的,也能得出“都說作者痴並且沒有人解其中味”這個複合命題是真的的結論。因為很明顯“誰解其中味”的言外之意是說沒人解其中味。

    但是這個命題違反了生活邏輯,因為全世界的人不可能都說作者痴,也就是說這個邏輯推論不具有可靠性。或者乾脆說這個命題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假的。

    本來麼,我們把《紅樓夢》研究來研究去,即使你的推演分析再合理,結論再確有其事似的,把《紅樓夢》研究出花兒來,也逃不掉是假的這個事實;因為《紅樓夢》只是曹雪芹編的一部小說罷了。或許曹雪芹在用這首詩告誡我們:“我這個小說雖然寫的很好,但你們不要過於執迷,看看就得了!”

    不是專業人士,希望精於邏輯學的朋友批評指正。

  • 4 # 趙冬江

    就是看不下去,那是二十多歲,後來缺錢花,又託在古籍書店的好朋友轉賣啦聽一位老人說《紅樓夢》的文學語言大都是河北省方言的風格,我不愛看古典文學藝術作品,更不喜歡觀看武打言情小說與電影視劇。怎麼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多數學前兒童都喜歡畫畫,家長們是否應該讓他們去培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