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塊鋰礦石,透鋰長石(LiAlSi4O10)是由巴西人在名為Utö的瑞典小島上發現的,於18世紀90年代。當把它扔到火裡時會發出濃烈的深紅色火焰,斯德哥爾摩的Johan August Arfvedson分析了它並推斷它含有以前未知的金屬,他把它稱作lithium(鋰)。他意識到這是一種新的鹼金屬元素。然而,不同於鈉的是,他沒能用電解法分離它。1821年William Brande電解出了微量的鋰,但這不足以做實驗用。直到1855年德國化學家 Robert Bunsen和英國化學家Augustus Matthiessen電解氯化鋰才獲得了大塊的鋰。鋰的英文為Lithium,來源於希臘文lithos,意為“石頭”。Lithos的第一個音節發音“裡”。因為是金屬,在左方加上部首“釒”。鋰在地殼中的含量比鉀和鈉少得多[2] ,它的化合物不多見,是它比鉀和鈉發現的晚的必然因素。鋰發現的第二年,得到法國化學家伏克蘭重新分析肯定。
鋰是一種金屬元素,元素符號為Li,對應的單質為銀白色質軟金屬,也是密度最小的金屬。用於原子反應堆、制輕合金及電池等。鋰和它的化合物並不像其他的鹼金屬那麼典型,因為鋰的電荷密度很大並且有穩定的氦型雙電子層,使得鋰容易極化其他的分子或離子,自己本身卻不容易受到極化。這一點就影響到它和它的化合物的穩定性。
由於電極電勢最負,鋰是已知元素(包括放射性元素)中金屬活動性最強的。
2018年8月,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科研人員為首的團隊依託LAMOST發現一顆奇特天體,其鋰元素含量約是同類天體的3000倍,是人類已知鋰元素丰度最高的恆星[1]。
中文名
鋰
外文名
Lithium
分子量
6.94
CAS登入號
7439-93-2
EINECS登入號
231-102-5
快速
導航
含量分佈
理化性質
製取方法
主要用途
儲存方法
世界紀錄
發現歷史
第一塊鋰礦石,透鋰長石(LiAlSi4O10)是由巴西人在名為Utö的瑞典小島上發現的,於18世紀90年代。當把它扔到火裡時會發出濃烈的深紅色火焰,斯德哥爾摩的Johan August Arfvedson分析了它並推斷它含有以前未知的金屬,他把它稱作lithium(鋰)。他意識到這是一種新的鹼金屬元素。然而,不同於鈉的是,他沒能用電解法分離它。1821年William Brande電解出了微量的鋰,但這不足以做實驗用。直到1855年德國化學家 Robert Bunsen和英國化學家Augustus Matthiessen電解氯化鋰才獲得了大塊的鋰。鋰的英文為Lithium,來源於希臘文lithos,意為“石頭”。Lithos的第一個音節發音“裡”。因為是金屬,在左方加上部首“釒”。鋰在地殼中的含量比鉀和鈉少得多[2] ,它的化合物不多見,是它比鉀和鈉發現的晚的必然因素。鋰發現的第二年,得到法國化學家伏克蘭重新分析肯定。
鋰的密度很小,可以漂浮在石蠟油上
鋰,原子序數3,原子量6.941,是最輕的鹼金屬元素。元素名來源於希臘文,原意是“石頭”。1817年由瑞典科學家阿弗韋聰在分析透鋰長石礦時發現。自然界中主要的鋰礦物為鋰輝石、鋰雲母、透鋰長石和磷鋁石等。在人和動物機體、土壤和礦泉水、可可粉、菸葉、海藻中都能找到鋰。天然鋰有兩種同位素:鋰-6和鋰-7。
金屬鋰為一種銀白色的輕金屬;熔點為180.54°C,沸點1342°C,密度0.534克/釐米3,硬度0.6。金屬鋰可溶於液氨。鋰與其它鹼金屬不同,在室溫下與水反應比較慢,但能與氮氣反應生成黑色的一氮化三鋰晶體。鋰的弱酸鹽都難溶於水。在鹼金屬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鋰易溶於有機溶劑。鋰的揮發性鹽的火焰呈深紅色,可用此來鑑定鋰。鋰很容易與氧、氮、硫等化合,在冶金工業中可用做脫氧劑。鋰也可以做鉛基合金和鈹、鎂、鋁等輕質合金的成分。鋰在原子能工業中有重要用途。
2018年8月,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帶領的科研團隊依託大科學裝置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發現一顆奇特天體,它的鋰元素含量約是同類天體的3000倍,絕對鋰丰度高達4.51,是人類已知鋰元素丰度最高的恆星。這一重要天文發現於臺北時間8月7日凌晨,在國際科學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上線上釋出[1] 。
含量分佈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鋰輝石、鋰雲母及磷鋁石礦的形式存在。
鋰在地殼中的自然儲量為1100萬噸,可開採儲量410萬噸。2004年,世界鋰開採量為20200噸, 其中,智利開採7990噸,澳洲3930噸,中國2630噸,俄羅斯2200噸,阿根廷197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