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早戀”, 對於班主任和家長來說是一個十分棘手的話題,在班級管理中,也是令班主任最頭痛的事情之一。所謂早戀,就是過早的戀愛,是一種失控的行為。事實上“早戀”是學生在青春期的一種理想觀、價值觀的暫時迷失,是一種不規範的,具有反叛性的思想和心理品質。
2016年3月,我擔任9年級的班主任,我班有兩個成績優秀的學生因為早戀成績下降,當時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然後找了他們談話,對這件事強加反對,但是我發現不僅沒有把他們分開,反而讓他們的關係更密切,讓他們找到了共患難的感覺。怎麼辦?換策略!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正確處理早戀現象。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早戀的原因。通常中學生出現早戀的原因有四種:因得不到家庭的溫暖而早戀;因從眾好奇心而早戀;因模仿成人生活而早戀;因被別人誤解而早戀 。學生一旦早戀,很難教育和疏導,處理不當會導致一系列不良後果,那作為班主任如何正確處理中學生的早戀現象呢?
一、 老師方面應當尊重關心,正面疏導。
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們都是有強烈自尊的,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首先是要尊重學生,然後與他們進行溝通,對早戀宜疏不宜堵,大家們不能先入為主認為戀愛是十惡不赦的事,更不可因此 對孩子有過激行為。”“學生進入青春期以後談戀愛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學校老師一定要站到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立場上。”老師在這個過程要一方面要給孩子更多的寬容,另一方面要給他們生理和心理知識進行“補課”,做更多的疏導工作。
因此,對班主任老師在教育學生時,應做到以下原則:1.是要為學生保守秘密;2.為孩子提供可靠的情感支援;3.是開展有意義的相關活動,引導學生理智認識處理情感問題。同時,老師們應當遵守“三不要”的原則是:1.是不要過度營造早戀可怕的神秘緊張氛圍;2.是不要到處傳播學生的私人資訊;3.是不要傷害詆譭學生的個人情感。
二、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抵抗早戀最有效果的武器就是家庭和親情。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家長們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和孩子溝通聊天,最好是同性家長與孩子多談心,瞭解他們內心真實想法。女生一旦早戀,父母一定要教她學會一些必要性知識,避免身體的傷害。同時,家長應非常留意不要給她創造獨處的機會。例如不要讓孩子單獨租房住,孩子週末回家裡以後也不要讓她單獨一個人在家。“無論發生什麼事,父母都要做孩子最可靠的港灣。”
對家長而言,一定要牢記三條原則:1.要理解並尊重孩子的情感變化,不要給孩子扣上各種消極的帽子;2.要積極陪伴孩子青春期的獨特階段,給孩子必要的人生指導,而不是棍棒、打罵和威脅;3.要記得父母是孩子永遠的最堅強後盾,幫助孩子協調處理好青春期的種種困難和煩惱。家長們還應當做到“三不要”:不要把孩子對異性有好感當成是洪水猛獸;不要把早戀等同於道德敗壞;千萬不要忘記自己也曾經有過青春萌動的時光。
三、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得失。
對早戀學生不能粗暴干涉,強行拆散,也不能居高臨下,嚴詞訓斥,班主任應成為學生生活道路的引路人,以平等的態度,以朋友和“參謀”的身份,曉以利害,喻以事理,幫助他們處理好關係,這關係到他們終身幸福的問題。需要讓學生明白:1.一定要明白戀愛是沒有錯的,學生們不要對自己的自然情感有犯罪感。對異性有好感,就正如樹要發芽、長枝、開花、結果一樣正常;2.不要輕易隨便地表達情感。珍愛自己,讓自己的情感在最合適的時候贏得真正屬於它的精彩;3.不要做出違反中學生行為規範的事情。花兒開得過早,會提前凋零,結不出飽滿的果實。同時,中學生自己也要努力做到“三要”:要尊重自己的情感,不要隨意濫用;要尊重自己,不要做出傷害自己和他人的行為;要慎重平衡中學生階段學業和情感的關係,“只有翅膀上去掉了枷鎖的鳥兒,才會飛得更高”。
總之,“早戀”是青春期學生正常的心理傾向,預防早戀,是家庭、學校教育的一大難題,需要班主任長期不懈的努力去做好學生的思想及心理輔導工作。
中學生“早戀”, 對於班主任和家長來說是一個十分棘手的話題,在班級管理中,也是令班主任最頭痛的事情之一。所謂早戀,就是過早的戀愛,是一種失控的行為。事實上“早戀”是學生在青春期的一種理想觀、價值觀的暫時迷失,是一種不規範的,具有反叛性的思想和心理品質。
2016年3月,我擔任9年級的班主任,我班有兩個成績優秀的學生因為早戀成績下降,當時我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然後找了他們談話,對這件事強加反對,但是我發現不僅沒有把他們分開,反而讓他們的關係更密切,讓他們找到了共患難的感覺。怎麼辦?換策略!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正確處理早戀現象。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早戀的原因。通常中學生出現早戀的原因有四種:因得不到家庭的溫暖而早戀;因從眾好奇心而早戀;因模仿成人生活而早戀;因被別人誤解而早戀 。學生一旦早戀,很難教育和疏導,處理不當會導致一系列不良後果,那作為班主任如何正確處理中學生的早戀現象呢?
一、 老師方面應當尊重關心,正面疏導。
一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們都是有強烈自尊的,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首先是要尊重學生,然後與他們進行溝通,對早戀宜疏不宜堵,大家們不能先入為主認為戀愛是十惡不赦的事,更不可因此 對孩子有過激行為。”“學生進入青春期以後談戀愛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學校老師一定要站到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立場上。”老師在這個過程要一方面要給孩子更多的寬容,另一方面要給他們生理和心理知識進行“補課”,做更多的疏導工作。
因此,對班主任老師在教育學生時,應做到以下原則:1.是要為學生保守秘密;2.為孩子提供可靠的情感支援;3.是開展有意義的相關活動,引導學生理智認識處理情感問題。同時,老師們應當遵守“三不要”的原則是:1.是不要過度營造早戀可怕的神秘緊張氛圍;2.是不要到處傳播學生的私人資訊;3.是不要傷害詆譭學生的個人情感。
二、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抵抗早戀最有效果的武器就是家庭和親情。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家長們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和孩子溝通聊天,最好是同性家長與孩子多談心,瞭解他們內心真實想法。女生一旦早戀,父母一定要教她學會一些必要性知識,避免身體的傷害。同時,家長應非常留意不要給她創造獨處的機會。例如不要讓孩子單獨租房住,孩子週末回家裡以後也不要讓她單獨一個人在家。“無論發生什麼事,父母都要做孩子最可靠的港灣。”
對家長而言,一定要牢記三條原則:1.要理解並尊重孩子的情感變化,不要給孩子扣上各種消極的帽子;2.要積極陪伴孩子青春期的獨特階段,給孩子必要的人生指導,而不是棍棒、打罵和威脅;3.要記得父母是孩子永遠的最堅強後盾,幫助孩子協調處理好青春期的種種困難和煩惱。家長們還應當做到“三不要”:不要把孩子對異性有好感當成是洪水猛獸;不要把早戀等同於道德敗壞;千萬不要忘記自己也曾經有過青春萌動的時光。
三、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得失。
對早戀學生不能粗暴干涉,強行拆散,也不能居高臨下,嚴詞訓斥,班主任應成為學生生活道路的引路人,以平等的態度,以朋友和“參謀”的身份,曉以利害,喻以事理,幫助他們處理好關係,這關係到他們終身幸福的問題。需要讓學生明白:1.一定要明白戀愛是沒有錯的,學生們不要對自己的自然情感有犯罪感。對異性有好感,就正如樹要發芽、長枝、開花、結果一樣正常;2.不要輕易隨便地表達情感。珍愛自己,讓自己的情感在最合適的時候贏得真正屬於它的精彩;3.不要做出違反中學生行為規範的事情。花兒開得過早,會提前凋零,結不出飽滿的果實。同時,中學生自己也要努力做到“三要”:要尊重自己的情感,不要隨意濫用;要尊重自己,不要做出傷害自己和他人的行為;要慎重平衡中學生階段學業和情感的關係,“只有翅膀上去掉了枷鎖的鳥兒,才會飛得更高”。
總之,“早戀”是青春期學生正常的心理傾向,預防早戀,是家庭、學校教育的一大難題,需要班主任長期不懈的努力去做好學生的思想及心理輔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