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水系由西江、北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諸河等四個水系所組成,最終匯入中國南海,年徑流量3492多億立方米,居中國江河水系的第二位。 珠江水系流域面積約453690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境內面積442100平方公里,包括滇、黔、桂、粵、湘、贛等省(區)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東北部。
中文名
珠江水系
流域面積
44萬平方公里
流經
滇、黔、桂、粵、湘、贛
全長
2320公里
平均流量
11070立方米/秒
年徑流總量
3492億立方米
簡介
珠江流域是一個複合的流域,由西江、北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諸河等四個水系所組成。西、北兩江在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思賢窖、東江在廣東省東莞市石龍鎮匯入珠江三角洲,經虎門、蕉門、洪奇門、橫門、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及崖門等八大口門匯入中國南海。
發源地
珠江的主幹--西江發源於雲南省沾益縣烏蒙山脈中的馬雄山,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等四個省區,在磨刀門入南海,全長2320公里,流域面積佔珠江流域面積的77.8%,約35萬平方公里。 西江主源為南盤江,至冊亨縣與來自黔西南的北盤江匯合後稱紅水河;向東南流至廣西石龍鎮三江口與柳江匯合後稱黔江,到桂平與鬱江相會;鬱江在南寧一帶稱邕江,上游為右江和左江,到桂平與鬱江匯合處以下又改稱潯江,直到廣西、廣東交界處的梧州匯桂江後始稱西江。西江源地至石龍為上游,長1574公里(包括南盤江長915公里,紅水河長659公里); 西江的上中游為雲南、貴州的一部分和廣西的大部分,均為民族地區,約32.9萬平方公里,佔珠江流域總面積的74.9%。
西江上游流域內石灰岩廣佈,河谷深切。北盤江上的黃果樹瀑布水頭高達70米。中游河段與東北——西南向山脈相交,形成平壩與峽谷相間的河谷地貌,主要峽谷如黃茅峽、大藤峽等為石灰岩峽谷,河窄水深,形勢險要。梧州以下河面增寬至1500米,但一些峽谷處如羚羊峽又緊縮至 300——400米左右。
珠江流域雨量充沛,是河川徑流量特別豐富的典型雨型河。據統計,多年平均流量為11070立方米/秒,年徑流總量達3492億立方米, 約佔全國徑流量的13%,僅次於長江,居全國第二位,為黃河的6倍。
珠江流域夏季風登陸早,秋季還有颱風雨,雨期很長,汛期可達半年以上(4月—10月),冬季水量很少。在暴雨的影響下, 西江干流的洪水多發生在6—8月。由於南北支流發洪日期不同,洪峰先後錯開,故洪水量並不很大,洪水過程較長。但在少數年份,流域雨量大,歷時長,南北支流洪峰相遇,就會形成特大洪水。西江流域有一大面積喀斯特區,地下水參與徑流調節,洪水歷時延長,特大洪水不易發生,全年水位流量變化和緩,對灌溉航行比較有利。西江集水面積大,支流分佈比較均勻,降水年際變化小,上游又有較豐富的地下水補給,所以徑流多年變化很小。總之,西江的水情變化比北江和東江更為和緩。
珠江含沙量小,多年平均年輸沙量為8336萬噸。珠江水系以紅水河含沙量最大。
珠江水系常年通航里程達1200公里, 水運量僅次於長江居全國第二位,其中西江干流常年通航里程為868公里, 在廣西境內內河航道以梧州為總彙,廣泛聯絡區內各主要城鎮。
珠江水系水力資源蘊藏量約2485萬千瓦,南盤江、紅水河是全國十大水利發電基地之一。
自然地理
珠江是中國南方的大河,流經滇、黔、桂、粵、湘、贛等省(區)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東北部,流域面積453690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境內面積442100平方公里。
珠江流域北靠五嶺,南臨南海,西部為雲貴高原,中部丘陵、盆地相間,東南部為三角洲沖積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流域土地資源共66300萬畝,其中耕地7200萬畝,林地18900萬畝,耕地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流域人均擁有土地僅有9.31畝,約為全華人均擁有土地的五分之三。
珠江水系由西江、北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諸河等四個水系所組成,最終匯入中國南海,年徑流量3492多億立方米,居中國江河水系的第二位。 珠江水系流域面積約453690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境內面積442100平方公里,包括滇、黔、桂、粵、湘、贛等省(區)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東北部。
中文名
珠江水系
流域面積
44萬平方公里
流經
滇、黔、桂、粵、湘、贛
全長
2320公里
平均流量
11070立方米/秒
年徑流總量
3492億立方米
簡介
珠江流域是一個複合的流域,由西江、北江、東江及珠江三角洲諸河等四個水系所組成。西、北兩江在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思賢窖、東江在廣東省東莞市石龍鎮匯入珠江三角洲,經虎門、蕉門、洪奇門、橫門、磨刀門、雞啼門、虎跳門及崖門等八大口門匯入中國南海。
發源地
珠江的主幹--西江發源於雲南省沾益縣烏蒙山脈中的馬雄山,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等四個省區,在磨刀門入南海,全長2320公里,流域面積佔珠江流域面積的77.8%,約35萬平方公里。 西江主源為南盤江,至冊亨縣與來自黔西南的北盤江匯合後稱紅水河;向東南流至廣西石龍鎮三江口與柳江匯合後稱黔江,到桂平與鬱江相會;鬱江在南寧一帶稱邕江,上游為右江和左江,到桂平與鬱江匯合處以下又改稱潯江,直到廣西、廣東交界處的梧州匯桂江後始稱西江。西江源地至石龍為上游,長1574公里(包括南盤江長915公里,紅水河長659公里); 西江的上中游為雲南、貴州的一部分和廣西的大部分,均為民族地區,約32.9萬平方公里,佔珠江流域總面積的74.9%。
西江上游流域內石灰岩廣佈,河谷深切。北盤江上的黃果樹瀑布水頭高達70米。中游河段與東北——西南向山脈相交,形成平壩與峽谷相間的河谷地貌,主要峽谷如黃茅峽、大藤峽等為石灰岩峽谷,河窄水深,形勢險要。梧州以下河面增寬至1500米,但一些峽谷處如羚羊峽又緊縮至 300——400米左右。
珠江流域雨量充沛,是河川徑流量特別豐富的典型雨型河。據統計,多年平均流量為11070立方米/秒,年徑流總量達3492億立方米, 約佔全國徑流量的13%,僅次於長江,居全國第二位,為黃河的6倍。
珠江流域夏季風登陸早,秋季還有颱風雨,雨期很長,汛期可達半年以上(4月—10月),冬季水量很少。在暴雨的影響下, 西江干流的洪水多發生在6—8月。由於南北支流發洪日期不同,洪峰先後錯開,故洪水量並不很大,洪水過程較長。但在少數年份,流域雨量大,歷時長,南北支流洪峰相遇,就會形成特大洪水。西江流域有一大面積喀斯特區,地下水參與徑流調節,洪水歷時延長,特大洪水不易發生,全年水位流量變化和緩,對灌溉航行比較有利。西江集水面積大,支流分佈比較均勻,降水年際變化小,上游又有較豐富的地下水補給,所以徑流多年變化很小。總之,西江的水情變化比北江和東江更為和緩。
珠江含沙量小,多年平均年輸沙量為8336萬噸。珠江水系以紅水河含沙量最大。
珠江水系常年通航里程達1200公里, 水運量僅次於長江居全國第二位,其中西江干流常年通航里程為868公里, 在廣西境內內河航道以梧州為總彙,廣泛聯絡區內各主要城鎮。
珠江水系水力資源蘊藏量約2485萬千瓦,南盤江、紅水河是全國十大水利發電基地之一。
自然地理
珠江是中國南方的大河,流經滇、黔、桂、粵、湘、贛等省(區)及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東北部,流域面積453690平方公里,其中中國境內面積442100平方公里。
珠江流域北靠五嶺,南臨南海,西部為雲貴高原,中部丘陵、盆地相間,東南部為三角洲沖積平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流域土地資源共66300萬畝,其中耕地7200萬畝,林地18900萬畝,耕地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流域人均擁有土地僅有9.31畝,約為全華人均擁有土地的五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