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馬精神wyl

    遼國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人力資源匱乏,經常南下中原發動掠奪式的侵略戰爭。在南侵中的習慣作法是每攻破中原一座城池並不佔領,而是搶奪財物、擄其人民,在遼國的統治區域內重新設立州縣,且大多都沿用原來的名稱。據史載,遼太宗南征北宋,擄三河縣人口北還,在遼河地方設治仍然用三河舊名,稱三河州,另外在附近還設立了榆河州,它們就是韓州的前身。

    到契丹聖宗耶律隆緒時期(983—1030年),韓州的稱謂開始在歷史上出現,據《遼史·地理志》記載:“韓州,東平軍。下,刺史。……太宗置三河、榆河二州。聖宗並二州置。隸延昌宮,兵事屬北女直兵馬司。統縣一:柳河縣”。

    宋朝曾公亮和丁度編撰的《五經總要·北蕃地理》在韓州條目中也提到:“韓州,在三韓之地,本州海西北邊之邑,舊有三州,契丹併為韓州”。

    以上記載說明無論是宋人的三州還是元人的二州,雖然沒有設治的具體時間,但可以很明確地確定,韓州是在其它舊有州的基礎上合併而城的。再具體一點的說就是韓州是經契丹聖宗耶律隆緒合併三河、榆河二州才登上歷史舞臺的。

    韓州是一個廣義上的地理範疇,州治只是它的管理中心。

    遼時期的州分為上中下三等,韓州屬於下等州,行政上設地方官吏管轄,軍事上設定東平軍,有騎兵2千人,步兵8千人,遇到戰事由北女直兵馬司負責調遣。韓州雖然是地方州,卻同時隸屬於皇帝的宮衛延昌宮管轄。按照遼國的斡魯朵制度,凡列入皇帝宮衛的州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皇帝駕崩以後,要為皇帝守陵。

    金滅遼後,沿襲遼制,仍稱韓州,據《金史·地理志》記載:“韓州,下,刺史。遼置東平軍,……戶一萬四千一百一十二。(舊有營)縣二:臨津、柳河”。

    到了金王朝統治時期,韓州的性質變化並不大,仍然為下等州並設刺史管理州務。後期,由於感到“州非衝途”,又將州治北遷到80裡外的九百奚營(今吉林省梨樹縣偏臉古城)。此時,韓州的區域面積和人口都有所擴大,統轄縣增至二個。戶口達14112戶,可見人口應該在10萬人上下。可以推算,金朝後期的韓州城,人口應在5萬人左右。

    韓州作為一個下等州城卻名氣大漲,以至於現在的歷史著作中也時常提及。其原因則是因為韓州曾是金朝囚禁宋廢帝徽、欽二宗之地。金滅遼後,看到了宋王朝的軟弱和中原的富庶,馬上翻臉找藉口撕毀了協議,於當年10月,由左右副元帥宗翰、宗望率軍大舉南下進攻宋朝,燕京守將郭藥師等相繼投降。面對金兵的凌厲攻勢,只知玩樂享受的宋徽宗趙佶嚇破了但,匆忙傳位給太子趙桓,自稱道君皇帝,依舊去過他逍遙自在的日子去了。

    北宋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金兵兵臨汴京(今河南開封)城下,在抗金將領李鋼、种師道召集20萬勤王兵馬欲與金兵奮戰之時,宋欽宗卻派人和金兵議和,喪失了決戰的大好時機。當年閏十一月,金兵攻克汴京,宋欽宗上表請降。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金太宗吳乞買下詔廢宋徽、欽二帝,貶為庶人,北宋滅亡。三月末四月初,宗翰、宗望先後押解徽、欽二帝及王族、宮女3000餘人北歸。前線抗金的愛國將領稱之為“靖康之恥”,朝中議和的大臣卻說是“二帝北狩”。明明二位皇帝成了金國的俘虜,卻不知羞恥地美名其曰去北邊打獵,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醜態被表現的淋漓致盡。

    據《金史紀事本末》和《呻吟語》記載:當年的十月二十六日,金太宗下令將徽、欽二宗遷往韓州,並將剩下的王族、宮眷900餘人也遷往韓州和徽、欽二宗同住。為了便於監督管理,金兵將韓州城內住戶全部遷出變成一座空城,“給田四十五頃,種蒔自給。”徽、欽二宗在韓州被囚禁了21個月。金天會八年(1130年)七月,又將徽、欽二宗轉徙到呼裡改路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

    徽、欽二宗作為俘虜被流放囚禁在韓州,城內外都有金兵看守,待遇和當皇帝的時候雖然是天壤之別,可還是有一點點自由的。有後妃、諸王和官吏陪同,也有宮女和太監侍候;可以生兒育女,也可以吟詩作畫。在《宋徽宗詞》中有一首《燕山亭·北行見杏花》據說就是他在韓州時寫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劍俠情緣丐幫技能釋放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