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666哈哈哈666

    “九大碗”,也有人叫做“九鬥碗”,流於四川各地。  民間凡遇婚娶、新居落成、小兒誕生、老人壽辰等喜事,都要辦一頓豐盛的酒席。舊時,除豬肉外,或雞或羊必上滿九碗主菜而得名。後來發展演變為上九道菜,依次順序為:一、幹盤菜;二、冷盤;三、炒菜;四、鑲碗; 五、墩子;六、膀;七、燒白;八、雞;九、湯菜。  民間有首《九碗歌》:主人請我吃晌午,九碗擺得勝姑蘇。頭碗魚肝炒魚肚,二碗仔雞燉貝母。三碗鯉魚燕窩焯,四碗豬肉燜豆腐。五碗金鉤勾點醋。六碗金錢吊葫蘆。七碗墩墩有塊數。八碗肥肉火巴漉漉。九碗清湯把口漱,酒足飯飽一身酥。清代、民國時期以來,宜賓民間凡遇婚嫁喪壽或賀開業、請“滿月”等等。傳統席面多為備辦九種葷菜宴客,此即俗稱“九大碗”或“九鬥碗”。有說此種“九碗”待客之俗即源於湖北麻城縣孝感鄉。流行在宜賓民間的此種“席口”,具有川菜五大流派中“大河幫”特色,其辣味略遜於“重慶幫”;鹹味稍濃於“成都幫”;既不似遂寧、三臺、南充、廣安等地“小河幫”的以“油炸”為重點;更不像為滿足“鹽巴公爺”和“糖坊老闆”口味的“自內幫”以“怪菜”取勝;九個碗幾乎全部都姓“豬”,而配以就地取材的筍片、品芋、腳板苕(亦稱“淮山”、火苕)之類。在舊時,物資不豐,多數平頭百姓以能請吃“九大碗”作為最好的口福。因此之故,至今宜賓民間仍以“吃九大碗”作為宴客的代稱。雖然如今的菜式在宴客時多以一二十式為常見,但宜賓人卻依然以“模糊數字”和“朦朧詩”的風趣喊成是:那幾爺子又在吃“九大碗”。  宜賓民間宴客之“九大碗”的結構,大體是:以蒸頭碗(一般有攢絲頭碗、酥肉丸子頭碗、雜抖頭碗)、肉扣(燒白)、雜扣(粉蒸肉)為主菜;另配豬之肚雜及上述四菜之邊角餘料,拌以筍、芋、苕或海帶、粉條等燒、炒、熘、煸而為五碗,即湊成“九大碗”。若全為豬肉加羊肉(舊時牛肉不上席)而無雞、鴨則又稱“大水席”。農家貧困者常減去最後上席的紅燒肉而以頭蹄下水(肚雜)為主,則又叫“水八碗”。富有者,為顯闊綽,常在頭碗內加主料而分別被稱為“蹄筋席”、“竹蓀席”、“海參席”、“魚翅席”等等,以示檔次增高。也有的在最後上席的一菜上做文章,加以菇子蒸雞、膀、海菜稱“菇子席”,燒砂火鍋叫“火鍋席”,而最高檔的則從昭通等地請來名廚辦“燒烤席”。  由於舊時宜賓城鄉一般均用“九大碗”待客,因而在城鎮和鄉村即湧現了一批俗呼為“廚子”的業餘廚師。他們一般或業農種菜或務工養家,但又善於烹飪。有的且備有大蒸籠、火鍋、大砂罐和多達十幾桌、幾十桌的土陶製杯盤碗碟,可以出租,滿足宴客者之需。他們多未開飯館、辦酒店而以“辦席”為能事,遠不會如今的“花色拼盤、整雞魚脫骨、海野味乾料脹發”等手藝,但卻有一套特殊的過硬本領。幾斤重一根的楠竹春筍,在他們的“刀功”之下,很快可切成細如香籤棍的整勻筍絲。一位廚子只消帶三五個下手(一般均為徒弟),從天黑殺豬、刨毛、開膛、分割開始,熬上一個通宵,第二早晨上百桌酒席即可按時上菜。有的酒席平均只用三斤肉左右,古裝子也可精心設計,使八仙桌上每位客人至少能拈到兩塊燒白、兩個酥肉丸子。難怪宜賓民間多稱廚工為“廚官師”,這似乎是肯定他們具有運籌帷幄而又善於統籌兼顧、協調眾味的“為官”本領。  正如民風民俗必然會伴隨時代變化變遷發展、異化一樣,宜賓民間宴客的“九大碗”也曾經“幾番風雨、幾度春秋”。解放後,合作化時期,人們生活比較好過,“九大碗”依然流行。但“三年困難”和“十年浩劫”期間,由於物資匱乏,糧食定量,豬肉憑票,不僅“九大碗”早已停辦,而且不少人“三月不知肉味”。有時民間紅白喜事,勉強拼湊九碗,無非是菜多肉少,豆腐、瓜果、紅苕、包穀飯而已。據說有冬瓜染紅切片墊以鹽菜以作“燒白”者,“九大碗”也就面目全非矣。改革開放以來,僅僅幾年,糧食增產、肥豬滿圈,人們生活水平穩定提高,於是從八十年代以來,“九大碗”由於基礎牢固而更加普及起來。到了九十年代,“九大碗”不僅大換“包裝”,由豬肉為主推廣到以雞、鴨、魚、海菜為普遍,同時菜式也由九個發展到9的幾倍。舊式“九大碗”僅殘存於部分農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隨機時序分析方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