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832408593726

    登泰山(張養浩)拼音版注音:

      fēng yún yī jǔ dào tiān guān , kuài yì shēng píng yǒu cǐ guān 。

      風雲一舉到天關,快意生平有此觀。

      wàn gǔ qí zhōu yān jiǔ diǎn , wǔ gēng cāng hǎi rì sān gān 。

      萬古齊州煙九點,五更滄海日三竿。

      xiàng lái jǐng chù fāng zhī ài , jīn hòu cháo jū yì jué kuān 。

      向來井處方知隘,今後巢居亦覺寬。

      xiào pāi hóng yá yǒng xīn zuò , mǎn kōng shēng hè xià gāo hán 。

      笑拍洪崖詠新作,滿空笙鶴下高寒。

      登泰山(張養浩)翻譯:

      伴著和風、輕雲一口氣登上了南天門,平生能有如此美妙的遊覽令人多麼高興。

      終於看到了“齊煙九點”的古老奇觀,也一睹了“泰山日出”的壯麗美景。

      以前居住狹窄知識淺薄猶如井底之蛙,今後就算住到鳥巢好像也會覺得海闊天空。

      笑拍著洪崖仙人的肩膀詠唱新歌,滿天的仙樂飄然而下與大地、與泰山共鳴。

      登泰山(張養浩)賞析:

      詩人將自己融入詩中,因為泰山的高大,反觀到自己的渺小,提出要寬廣胸懷,站到高處,去實現一種嶄新的自我。這也是“詩言志”這樣一種境界。 全詩充滿一種新鮮、壯美的人生體驗,和昂揚進取的精神狀態,與詩人入仕後的成熟、洞徹世象的老練迥然不同。

      張養浩(1270年—1329年),漢族,字希孟,號雲莊,又稱齊東野人,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生於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卒於元文宗天曆二年(公元1329年)。

      一生經歷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數朝。少有才學,被薦為東平學正。歷仕禮部、御史臺掾屬、太子文學、監察御史、官翰林侍讀、右司都事、禮部侍郎、禮部尚書、中書省參知政事等。後辭官歸隱,朝廷七聘不出。天曆二年(1329年),關中大旱,出任陝西行臺中丞。是年,積勞成疾,逝世於任上。

      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年),追贈張養浩攄誠宣惠功臣、榮祿大夫、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追封濱國公、禮部侍郎、禮部尚書、中書省參知政事,諡文忠。尊稱為張文忠公。

      張養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個人品行、政事文章皆為當代及後世稱揚,是元代名臣之一。與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並稱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關懷古》等。

      張養浩出身於一個富裕的平民家庭,其曾祖以上的事蹟已無可考。所可知者就是其祖父張山曾經從戎,其父張鬱棄儒從商,所以積攢了一定的資產,為幼年張養浩的就學創造了經濟基礎。後因子貴,追封通議大夫(正三品) 、吏部尚書(正三品)、上輕車都尉(正三品)、濟南郡侯(正三品);母親許氏,後追封濟南郡夫人。

      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寒食節前後,張養浩生於濟南歷城縣一戶富裕人家。根據其後來作品《雙調胡十八》中自述:“從退閒,遇生日,不似今,忒稀奇。正值花明柳媚大寒食,齊歌著壽詞,滿斟著玉杯,願合堂諸貴賓,都一般滿千歲。”判斷其生日大約在寒食節前後。

      至元十三年(1276年),外祖父許氏一家從濟南遷徙至江南,7歲的張養浩隨母親送行到城西。在路上撿到別人丟失的財物,失主已經走遠了,養浩又追上去交給失主。

      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歲的張養浩,讀書學習非常,經常晝夜不輟,父母擔心他太過用功累壞身體就制止他,而他白天把書默默地背誦,晚上關上房門點上燈,偷偷讀書。

      至元十九年(1282年),母親,外祖父相繼去世,父親又續娶尚氏,為養浩的繼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vivo1pro引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