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學堂線上在清華科技園召開發佈會,宣佈推出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雨課堂由學堂線上與清華大學線上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旨在連線師生的智慧終端,將課前-課上-課後的每一個環節都賦予全新的體驗,最大限度地釋放教與學的能量,推動教學改革。
線上教育發展迅猛 學堂線上行業領先
十八大報告強調,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求加快深化教育改革步伐,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建設速度,促進教育公平,建設全社會終身學習體系。以MOOC(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為代表的線上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取得了迅猛發展,為更多人提供了免費學習的機會,並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限制,使教育走向國際化。
教育部線上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副秘書長、學堂線上董事長聶風華說,學堂線上是清華大學發起成立的全球首箇中文MOOC平臺,是教育部線上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交流和成果應用平臺。自2013年10月成立以來,學堂線上秉承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的理念,大力推動教育教學變革,致力於匯聚全球一流名校MOOC,服務全球學習者。
目前,學堂線上運行了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國內外幾十所頂尖高校的優質課程。不久前,學堂線上入選了首批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專案,併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線上教育平臺。
在2016年釋出的“全球慕課排行”中,學堂線上被評為“擁有最多精品好課”的三甲平臺之一。截至到2016年6月中旬,學堂線上註冊使用者數達到300萬,選課人次550萬,執行的課程數量已經超過1000門。
除了不斷開發優質的課程,學堂線上還利用線上教育資源,積極在混合式教學模式創新方面進行探索,雨課堂就是有效的嘗試。
零投入實現智慧教學 雨課堂讓教與學釋放更多能量
清華大學線上教育辦公室課程總監、雨課堂專案負責人王帥國重點介紹了雨課堂產品。雨課堂是學堂線上與清華大學線上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的智慧教學工具,目的是全面提升課堂教學體驗,讓師生互動更多、教學更為便捷。
雨課堂將複雜的資訊科技手段融入到PowerPoint和微信,在課外預習與課堂教學間建立溝通橋樑,讓課堂互動永不下線。使用雨課堂,教師可以將帶有MOOC影片、習題、語音的課前預習課件推送到學生手機,師生溝通及時反饋;課堂上實時答題、彈幕互動,為傳統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提供了完美解決方案。雨課堂科學地覆蓋了課前-課上-課後的每一個教學環節,為師生提供完整立體的資料支援,個性化報表、自動任務提醒,讓教與學更明瞭。
今年2月,雨課堂開始在國內8所高校的15個班級內進行公測,4月1日對外免費開放。現有超過7000所教學機構使用,活躍師生超過80000人。接下來,雨課堂團隊將從數學資料探勘、場景多元化及第二課堂延展等方面進行產品升級迭代,為教學提供更好的服務。
課堂告別“低頭族” 雨課堂全面提高學習效率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和你在一起,你卻在低頭看手機”。智慧手機的普及,讓這個“最遠的距離”也成了大學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雨課堂的出現,成功地將課堂上的手機轉變為了用於學習的工具。
清華大學楊揚老師分享了她在大班教學中使用雨課堂的體會。她認為,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雨課堂對於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實現大班教學中的互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等方面十分有效。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楊永華老師說,雨課堂解決了“三率”問題,即到課率、抬頭率、入腦率。透過課上掃碼簽到、實時答題、答疑彈幕、資料分析,增強了師生互動,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萬門優課,億人共享”是學堂線上的願景,“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是學堂線上的使命。未來,學堂線上將在不斷增加課程種類、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同時,透過和國內外知名大學的緊密合作,積極在“網際網路+教育”的前沿領域開展實踐和探索,努力深化與世界頂尖學習平臺的合作,大力推動高等教育的創新,為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做出新的貢獻。
6月16日上午,學堂線上在清華科技園召開發佈會,宣佈推出智慧教學工具——雨課堂。雨課堂由學堂線上與清華大學線上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旨在連線師生的智慧終端,將課前-課上-課後的每一個環節都賦予全新的體驗,最大限度地釋放教與學的能量,推動教學改革。
線上教育發展迅猛 學堂線上行業領先
十八大報告強調,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求加快深化教育改革步伐,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建設速度,促進教育公平,建設全社會終身學習體系。以MOOC(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為代表的線上教育,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取得了迅猛發展,為更多人提供了免費學習的機會,並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限制,使教育走向國際化。
教育部線上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副秘書長、學堂線上董事長聶風華說,學堂線上是清華大學發起成立的全球首箇中文MOOC平臺,是教育部線上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交流和成果應用平臺。自2013年10月成立以來,學堂線上秉承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的理念,大力推動教育教學變革,致力於匯聚全球一流名校MOOC,服務全球學習者。
目前,學堂線上運行了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國內外幾十所頂尖高校的優質課程。不久前,學堂線上入選了首批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專案,併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線上教育平臺。
在2016年釋出的“全球慕課排行”中,學堂線上被評為“擁有最多精品好課”的三甲平臺之一。截至到2016年6月中旬,學堂線上註冊使用者數達到300萬,選課人次550萬,執行的課程數量已經超過1000門。
除了不斷開發優質的課程,學堂線上還利用線上教育資源,積極在混合式教學模式創新方面進行探索,雨課堂就是有效的嘗試。
零投入實現智慧教學 雨課堂讓教與學釋放更多能量
清華大學線上教育辦公室課程總監、雨課堂專案負責人王帥國重點介紹了雨課堂產品。雨課堂是學堂線上與清華大學線上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的智慧教學工具,目的是全面提升課堂教學體驗,讓師生互動更多、教學更為便捷。
雨課堂將複雜的資訊科技手段融入到PowerPoint和微信,在課外預習與課堂教學間建立溝通橋樑,讓課堂互動永不下線。使用雨課堂,教師可以將帶有MOOC影片、習題、語音的課前預習課件推送到學生手機,師生溝通及時反饋;課堂上實時答題、彈幕互動,為傳統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提供了完美解決方案。雨課堂科學地覆蓋了課前-課上-課後的每一個教學環節,為師生提供完整立體的資料支援,個性化報表、自動任務提醒,讓教與學更明瞭。
今年2月,雨課堂開始在國內8所高校的15個班級內進行公測,4月1日對外免費開放。現有超過7000所教學機構使用,活躍師生超過80000人。接下來,雨課堂團隊將從數學資料探勘、場景多元化及第二課堂延展等方面進行產品升級迭代,為教學提供更好的服務。
課堂告別“低頭族” 雨課堂全面提高學習效率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和你在一起,你卻在低頭看手機”。智慧手機的普及,讓這個“最遠的距離”也成了大學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雨課堂的出現,成功地將課堂上的手機轉變為了用於學習的工具。
清華大學楊揚老師分享了她在大班教學中使用雨課堂的體會。她認為,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雨課堂對於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實現大班教學中的互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等方面十分有效。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楊永華老師說,雨課堂解決了“三率”問題,即到課率、抬頭率、入腦率。透過課上掃碼簽到、實時答題、答疑彈幕、資料分析,增強了師生互動,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萬門優課,億人共享”是學堂線上的願景,“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是學堂線上的使命。未來,學堂線上將在不斷增加課程種類、推動教育教學改革的同時,透過和國內外知名大學的緊密合作,積極在“網際網路+教育”的前沿領域開展實踐和探索,努力深化與世界頂尖學習平臺的合作,大力推動高等教育的創新,為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