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曇花一現71742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雷珀實驗”:心理學家雷珀挑了一些愛繪畫的孩子並他們分為AB兩組。

    A組孩子得到許諾:畫得好,就給獎品,B組孩子則只被告之“想看看你們的畫”。

    兩個組的孩子都高興地畫了自己喜愛的畫。

    A組孩子得到了獎品,B組孩子只得到了凡句平常的讚語。

    三星期後,心理學家發現,A組孩子大多不主動去繪畫,他們繪畫的興趣顯降低,而B組孩子則仍和以前一樣愉快地繪畫。

    “雷珀實驗”提示我們:適度的表揚和獎勵的適度能夠激發孩子積極向上的情緒和願望,適當的獎勵有利於良好個性和優秀品質的形成,也有助於孩子能力的發展、知識的積累和審美情趣的培養。

    不過,獎品固然可以強化某種良性行為,但它也有使人只對所獲獎品感興趣而對被獎行為本身失去興趣的危險。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在運用表揚和獎勵的時候也存在著一些誤區:

    有個媽媽為了激勵她的孩子,嘗試了很多辦法。孩子考得好,就帶他去遊樂場,買名牌鞋,吃西餐,甚至許諾說要考到某個程度就帶他出國旅遊。可每種辦法只能用一兩次,然後就沒效了,孩子的學習也一直沒什麼起色。

    這位媽媽似乎用了很多辦法,但分析她的方法,其實只有一種,那就是物質刺激,區別只是獎品不同。

    人對獎品的熱愛程度取決於他在這方面的欠缺和需求程度。

    或許家長還習慣於給孩子物質獎勵,但實際上,現在的孩子多數都衣食無憂,在物質上並沒有太大的欠缺,所以物質獎勵並不能真正刺激他們的熱情。

    即使能帶來一些動力,也只是階段性而已,並不能持續多長時間。而且,物質獎勵非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起到激勵的作用,有時甚至還會產生一些副作用。

    首先,物質獎勵會讓孩子的學習目的發生變化。

    例如,一個孩子如果為了一雙名牌球鞋而去學習,他在學習上就會變得功利了。在短時間內可能會取得好成績,可一旦得到了這雙鞋,對學習就會懈怠。

    庸俗獎勵只能帶來庸俗動機,它令孩子不能夠專注於學習本身,把獎品當做目的,把學習只當做是一個拿到獎品的手段,真正的目標就在這個過程中不知不覺地丟失了。

    其次,它敗壞了孩子實事求是的學習精神。

    學習最需要的是對知識的探究興趣和踏實的學習態度,如果家長總是把獎勵當做學習的誘餌提出來,其實這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一種成人要求兒童以成績回報自己的行賄手段,會令孩子對學習不再有虔誠之心,只把心思用在如何換取獎品、如何討家長歡心上。

    這樣一來,孩子的心就總是懸浮在半空,患得患失,虛榮浮躁,學習上很難有心無旁鶩、腳踏實地的狀態,這無疑是一種對學習本身毫無利處的不正確的態度。

    可見,媽媽對孩子的獎勵一定要慎重,當孩子取得進步時既要及時以獎勵作鼓勵,又要注意選擇正確的獎勵方式。

    一個人除了物質需求外,還有被尊重、被認可、被理解、被關愛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這也就是說,除了物質獎勵,精神上的肯定和鼓勵對於孩子也非常重要,它所發揮的作用有時甚至會超越物質獎勵。

    不過,給予孩子精神上的獎勵也需要講究方法,而且不能過度。

    有些家長在孩子每做對一件他們所應該做的事,每回答對他所應該回答出的問題時,都要丟擲如“真乖”、“真好”、“真聰明”等之類的讚賞的話和報之以喜悅的臉色,久而久之,這些話就失去了它應有的效用,因為人的心理就是這樣:越容易得到的東西越不會引起重視和珍惜,沒有做多少努力便能得到的表揚也只能是廉價的。

    這樣的表揚越多,孩子便越會對它無動於衷,更談不上珍惜,也不會有什麼榮譽感,有時還會產生不表揚就不去做的錯誤意識。

    因此,對於孩子的精神獎勵要適度而行,而且所說的話要具體,即具體到孩子的某一具體行為上,如“你今天做了一件……的事,媽媽很為你感到驕傲”,這種具體到細節上的表揚可以讓孩子知道,媽媽正在關注著自己,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媽媽都能看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外線節能灶的節能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