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
小時候,咱啦村裡幾乎只養黃牛,不知後來哪家起了個頭,養水牛的也逐漸多了起來。但在我看來,人類情感這種東西實在相當微妙,也許是因為我把所有對牛的情感都給了黃牛的原因,對於水牛,我總是執拗地認為它們是異族另類,是屬於非牛的一種東西,並且毛色灰黑、龐大的身軀發臭,一副骯骯髒髒的樣子,因此對它們總也沒有好感。
我家也養著幾條黃牛,讀村小學的時候,每遇寒、暑兩假我幾乎每天都去咱啦山上放牛。放牛是一種享受,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做遊戲一起瘋,可以去人家地裡刨洋芋,到山上燒熟飽餐一頓,可以去掏鳥窩,可以去拾山菌子,可以挖山洞或者搭樹枝帳篷……去咱啦山上放牛真的是一種幸福,那裡有讓你過目不忘的放羊女孩,夜裡你準會甜蜜地夢見自己與她拉近了距離……
放牛可以說是我的專利,哥哥沒有放牛的權利,因為他比我年長三歲,薅包穀,割麥子,打穀子,背糞,修梯田,摘南瓜,摘豆角等等,哥哥都得跟我父親和母親去做,不似我這麼幸福,可以上山欣賞風景,和同齡人一起瘋狂,累了還可以找個安靜的地方,獨自看點小說、散文,任思緒亂飄,什麼武功、城市、犯罪、女孩等等,都想了又想。相對而言,哥哥就沒有我幸運,因此他常常對我心存嫉妒,比如因我一時疏忽放丟了牛的時候,他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結果我準遭父親一頓打罵。
不過那種時候是極罕見的,因此顯得我多麼幸運。
其實我的放牛時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自然是整個村子都只養黃牛的時候,那時山上除了黃牛、山羊、馬和毛驢之外再沒什麼了,村裡的孩子和我一樣趕著一群黃牛,去一個被我們戲稱為“蒼蠅場”的林場上放,我們成群結隊,總有做不完的遊戲,總能找到享不盡的樂趣,那一段記憶是深刻的,是相當幸福的。
第二個階段呢?應該從村裡引進水牛之後開始吧。我不知道水牛的祖先是哪裡開始發源的,但我想最先繁衍水牛的地方肯定不是個好地方,我想那裡應該充滿水牛的灰黑和水牛的濁氣,根本不像我們的咱啦一樣水天一色,綠草如茵,連綿不絕的群山高聳威武,一直延伸到金沙江畔去。我承認對於水牛我其實存有偏見,但它也曾經破壞了我的美好生活。水牛來了,許多人家都賣掉黃牛養上了水牛,那些跟我一起放牛的孩子們也不另外,他們不再跟我一起放牛了,記憶中一起放牛的孩子中只有我家依舊養著黃牛了吧,於是,蒼蠅場上再也沒有了同伴的身影,他們都已騎上高大的馬,吆著水牛去有水的地方放了,只剩下我一個人,孤零零的。於是我開始看書了,有一篇高爾基寫的《海燕》,至今記憶猶新,還有一篇不知叫什麼名目,裡邊的一句話卻一直沒忘:雨點落在我的臉上,生疼,生疼……當時我正一個人躺在松樹林裡看書,面對雨絲飛舞的天空,眼裡忽然湧滿了淚水,那時我只知道激動,欣喜,卻不明原因,今天終於明白,原來那叫做為自己的思想被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而欣喜若狂,我想,時至今日,我還那麼喜歡文字的原因大概是和它分不開的。
其實遠離了夥伴們,我一樣收穫不小。
第三個階段,應該從我家賣牛的時候說起。那時生活很拮据,父親只好出去打工,母親一個人在家裡操勞不下,只好把牛賣了,最終剩下的只有一條老耕牛。我天天牽著老耕牛去放,但再也不去蒼蠅場,而是去田間地頭,我常常帶著一把鐮刀,把牛往地頭一栓,割幾抱青草給它咀嚼,然後坐在石頭上看書去了,那些書大多是《今古傳奇》,是爺爺從小爺爺那裡借的,我聞著滿坡滿嶺的青草香、玉米香,以及整個雨季散發的香氣,滿心沉醉於我的書裡。我離開了蒼蠅場,去了本駑深箐,去了養馬場,也偶爾去離勐果河很近的田埂上,那裡天氣炎熱,總是悶熱悶熱的,天好天壞,一樣讓人渾身不自在。我習慣聞熱氣裡散發的稻香,習慣於一個人坐在羊舔石箐裡的大石頭上眼巴巴偷看咱啦下村的放羊女孩洗花花綠綠的衣服,偶爾還能聽見從她們唇間飄來的微弱的山歌。有句話不是這樣說的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實在話,對於大山裡長大的男孩子,對於僅有一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的人,聽著那些深奧得聽不懂但充滿誘惑的彝族情歌小調,看著那些花裡胡哨的女孩子的衣物,怎能不讓我們想入非非呢?
放牛
小時候,咱啦村裡幾乎只養黃牛,不知後來哪家起了個頭,養水牛的也逐漸多了起來。但在我看來,人類情感這種東西實在相當微妙,也許是因為我把所有對牛的情感都給了黃牛的原因,對於水牛,我總是執拗地認為它們是異族另類,是屬於非牛的一種東西,並且毛色灰黑、龐大的身軀發臭,一副骯骯髒髒的樣子,因此對它們總也沒有好感。
我家也養著幾條黃牛,讀村小學的時候,每遇寒、暑兩假我幾乎每天都去咱啦山上放牛。放牛是一種享受,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做遊戲一起瘋,可以去人家地裡刨洋芋,到山上燒熟飽餐一頓,可以去掏鳥窩,可以去拾山菌子,可以挖山洞或者搭樹枝帳篷……去咱啦山上放牛真的是一種幸福,那裡有讓你過目不忘的放羊女孩,夜裡你準會甜蜜地夢見自己與她拉近了距離……
放牛可以說是我的專利,哥哥沒有放牛的權利,因為他比我年長三歲,薅包穀,割麥子,打穀子,背糞,修梯田,摘南瓜,摘豆角等等,哥哥都得跟我父親和母親去做,不似我這麼幸福,可以上山欣賞風景,和同齡人一起瘋狂,累了還可以找個安靜的地方,獨自看點小說、散文,任思緒亂飄,什麼武功、城市、犯罪、女孩等等,都想了又想。相對而言,哥哥就沒有我幸運,因此他常常對我心存嫉妒,比如因我一時疏忽放丟了牛的時候,他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結果我準遭父親一頓打罵。
不過那種時候是極罕見的,因此顯得我多麼幸運。
其實我的放牛時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自然是整個村子都只養黃牛的時候,那時山上除了黃牛、山羊、馬和毛驢之外再沒什麼了,村裡的孩子和我一樣趕著一群黃牛,去一個被我們戲稱為“蒼蠅場”的林場上放,我們成群結隊,總有做不完的遊戲,總能找到享不盡的樂趣,那一段記憶是深刻的,是相當幸福的。
第二個階段呢?應該從村裡引進水牛之後開始吧。我不知道水牛的祖先是哪裡開始發源的,但我想最先繁衍水牛的地方肯定不是個好地方,我想那裡應該充滿水牛的灰黑和水牛的濁氣,根本不像我們的咱啦一樣水天一色,綠草如茵,連綿不絕的群山高聳威武,一直延伸到金沙江畔去。我承認對於水牛我其實存有偏見,但它也曾經破壞了我的美好生活。水牛來了,許多人家都賣掉黃牛養上了水牛,那些跟我一起放牛的孩子們也不另外,他們不再跟我一起放牛了,記憶中一起放牛的孩子中只有我家依舊養著黃牛了吧,於是,蒼蠅場上再也沒有了同伴的身影,他們都已騎上高大的馬,吆著水牛去有水的地方放了,只剩下我一個人,孤零零的。於是我開始看書了,有一篇高爾基寫的《海燕》,至今記憶猶新,還有一篇不知叫什麼名目,裡邊的一句話卻一直沒忘:雨點落在我的臉上,生疼,生疼……當時我正一個人躺在松樹林裡看書,面對雨絲飛舞的天空,眼裡忽然湧滿了淚水,那時我只知道激動,欣喜,卻不明原因,今天終於明白,原來那叫做為自己的思想被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而欣喜若狂,我想,時至今日,我還那麼喜歡文字的原因大概是和它分不開的。
其實遠離了夥伴們,我一樣收穫不小。
第三個階段,應該從我家賣牛的時候說起。那時生活很拮据,父親只好出去打工,母親一個人在家裡操勞不下,只好把牛賣了,最終剩下的只有一條老耕牛。我天天牽著老耕牛去放,但再也不去蒼蠅場,而是去田間地頭,我常常帶著一把鐮刀,把牛往地頭一栓,割幾抱青草給它咀嚼,然後坐在石頭上看書去了,那些書大多是《今古傳奇》,是爺爺從小爺爺那裡借的,我聞著滿坡滿嶺的青草香、玉米香,以及整個雨季散發的香氣,滿心沉醉於我的書裡。我離開了蒼蠅場,去了本駑深箐,去了養馬場,也偶爾去離勐果河很近的田埂上,那裡天氣炎熱,總是悶熱悶熱的,天好天壞,一樣讓人渾身不自在。我習慣聞熱氣裡散發的稻香,習慣於一個人坐在羊舔石箐裡的大石頭上眼巴巴偷看咱啦下村的放羊女孩洗花花綠綠的衣服,偶爾還能聽見從她們唇間飄來的微弱的山歌。有句話不是這樣說的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實在話,對於大山裡長大的男孩子,對於僅有一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的人,聽著那些深奧得聽不懂但充滿誘惑的彝族情歌小調,看著那些花裡胡哨的女孩子的衣物,怎能不讓我們想入非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