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397021862136

    東漢末年,漢室衰頹,各諸侯紛紛拉攏勢力,於亂世中爭霸。而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曹操、孫權與劉備。但是他們三人的實力雖強,卻並不是東漢末年最先反叛的。最先反叛東漢的,是董卓。公元189年,董卓受何進、袁紹所召,率軍進京討伐十常侍。而在其進京後,藉著討伐十常侍的名頭,迅速吞併了京城附近的兩大軍閥兵力。隨後廢少帝,立劉協即位(即漢獻帝),專斷朝政。那麼歷史上的董卓手下有哪幾個猛將?他們又具體有什麼特點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第六名,樊稠。

    樊稠,涼州金城(治今甘肅永靖西北)人。是東漢末年追隨董卓的軍閥之一,也是其其部下的得力將領。樊稠在董卓部下時,官至右將軍,封萬年侯。據《三國志》記載:"傕、汜小豎,樊稠庸兒,無他遠略,又勢力相敵,變難必作。"雖然樊稠,並無長遠目光,但畢竟跟在董卓手底下的時間長了,東征西戰的,慢慢的也有了野心。在董卓死後,樊稠夥同李傕、郭汜、張濟等人反撲長安,敗呂布、殺王允,把持朝政。但後來因李傕對其猜疑,於興平二年(公元195年),被李傕之親信刺殺。

    第五名,華雄。

    華雄,東漢末年董卓部下的猛將,為董卓帳下都督。據演義中記載,華雄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可見其威猛異常。而華雄除了身高體壯外,還十分驍勇善戰。袁術派其部下與華雄對戰,結果不到三個回合,就被華雄所斬殺。而後韓馥上將潘鳳出戰,但結果與上次無二,也是很快就被華雄斬殺。雖然演義中說的是關羽"溫酒斬華雄",但據史料記載,華雄是被孫堅在公元191年討伐董卓時所斬殺的,演義中的情節也誤導了後來的一大批人。但由此也不難猜測,華雄實力雖強,但還尚未在一流的水平之列。

    第四名,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張遼原本是呂布的部下,但此時呂布正追隨董卓,所以說張遼是董卓的部下也不為過。而張遼此人的實力更是不虛,否則他也不會位列古今六十四名將之一。張遼在早年跟隨呂布的過程中,聽從呂布的領導,恪盡職守,忠心耿耿。他還曾親自勸降昌豨,攻袁氏而轉戰河北,可見其實力不虛。而呂布與董卓有了這樣一大悍將,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更是肆無忌憚,也導致這二人最後的悲慘結局。

    雖然張遼原本是董卓部下,但在呂布死後,他便十分審時度勢的投靠了曹操。可以說,他在曹操部下任職的這段時間,才是他施展拳腳的開始。據《三國志·張遼傳》記載:"登天山,履峻險,以取蘭、成,蕩寇功也。增邑,假節。"而張遼在此時,卻是曹操麾下眾將第一個假節之人,可見其實力之強。而在公元215年的逍遙津之戰中,張遼更是表現出了他的不俗。以七千守軍大敗東吳十萬之兵,在孫權後來伐魏之際,更是囑託部下"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可見其兇猛。

    第三名,郭汜。

    郭汜,涼州張掖(今甘肅張掖西北)人,是東漢末年董卓部下之將領,但在董卓死後,涼州將士失去主心骨,郭汜便採用賈詡之計,起兵攻打長安,最後擊敗呂布,與李傕一同控制獻帝,把持朝政。第二名,李傕。李傕,字稚然,涼州北地郡人(現在甘肅慶陽市環縣)。其在董卓死後成為涼州軍的首領,性格詭譎殘忍,善於用計,與郭汜狼狽為奸,共同把持朝政。劉艾曾評價郭汜道:“堅用兵不如李傕、郭汜。”“堅雖時見計,故自不如李傕、郭汜。”可見這二人雖為人不善,但能力確實不俗。

    第一名,呂布。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人。把呂布放在董卓部下的第一名,相信所有人都是心服口服的。呂布的戰鬥力自然不必多說,他曾三回合之內斬殺方悅,一回合殺死穆順和潘鳳。之後又有劉關張三英戰呂布,但這三人卻也只是與呂布打了平手,可見其能力不凡。可惜呂布此人有勇無謀,又性格狂妄自大,貪圖名利,再加上他的兩次弒父背主,更讓其失去了眾人的信任。最終曹操水淹下邳,又遭手下背叛,被曹操俘虜所殺。

    所以說歷史上的董卓手下大將分別有樊稠、華雄、張遼、郭汜、李傕、呂布這六人。但這也僅是個人的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荷馬史詩第九卷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