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答司馬諫議書》全文翻譯如下: 【譯文】 安石啟:昨天承蒙您來信指教。我認為,我和您往來相好的時間很長了,但商討政事卻常常合不來,這是因為我們所採取的政治主張不同的緣故。如果硬要辨解,恐怕最後也未必能聽得進去,所以過去只是簡單地給您回封信,不再一一為自己辨白。但又再三想到您很看重我,在反覆辯論中,我不應草率,所以現在向您詳細說明推行新法的原因,希望也許能得到您的諒解。 讀書人所爭論的問題,尤其在於名和實的關係問題。名實弄明白了,天下的道理也就清楚了。現在您來信指教,認為我越權、惹事、搜刮錢財、拒絕批評,因此遭到天下人的怨恨和誹謗。我卻認為受皇上的委託,研究法令制度,並在朝廷上加以商討修訂,然後交給專職的官吏去執行,不能叫作越權;推行先王實行過的政事,興利除弊,不能叫作惹事;為國家理財,不能叫作搜刮錢財;駁斥邪說,責問壞人,不能叫作拒絕批評。至於有很多怨恨和誹謗,那我本來早就料到會這樣的。人們習慣於得過且過,已經不是一天了,士大夫大多數以不憂慮國家大事、隨波逐流、討好眾人為上。皇帝要想改變這種狀況,而我不考慮反對派的多少,要出力幫助皇帝對抗這些人,那麼大家怎麼能不大吵大鬧呢?盤庚遷都的時候,老百姓都怨恨,並不只是朝廷上計程車大夫而已。盤庚並不因為有人埋怨就改變自己的計劃。這因為他是考慮了是否合理才行動的,認為做得對因而就沒有什麼可後悔的。如果您責備我任職很久而沒有能幫助皇帝大有作為,以造福於人民。那麼,我承認自己的罪過;如果說現在應當什麼事情都不做,墨守成規而已,那我就不敢領教了。 沒有機會見面,我不勝衷心仰慕之至。 二、附原文如下: 答司馬諫議書 【宋】王安石 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遊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實視遇厚,於反覆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 蓋儒者所爭,尤在於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徵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為受命於人主,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徵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於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無由會晤,不任區區嚮往之至。 三、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鬱然病逝於鐘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哲學上,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 “王荊公體”。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一、《答司馬諫議書》全文翻譯如下: 【譯文】 安石啟:昨天承蒙您來信指教。我認為,我和您往來相好的時間很長了,但商討政事卻常常合不來,這是因為我們所採取的政治主張不同的緣故。如果硬要辨解,恐怕最後也未必能聽得進去,所以過去只是簡單地給您回封信,不再一一為自己辨白。但又再三想到您很看重我,在反覆辯論中,我不應草率,所以現在向您詳細說明推行新法的原因,希望也許能得到您的諒解。 讀書人所爭論的問題,尤其在於名和實的關係問題。名實弄明白了,天下的道理也就清楚了。現在您來信指教,認為我越權、惹事、搜刮錢財、拒絕批評,因此遭到天下人的怨恨和誹謗。我卻認為受皇上的委託,研究法令制度,並在朝廷上加以商討修訂,然後交給專職的官吏去執行,不能叫作越權;推行先王實行過的政事,興利除弊,不能叫作惹事;為國家理財,不能叫作搜刮錢財;駁斥邪說,責問壞人,不能叫作拒絕批評。至於有很多怨恨和誹謗,那我本來早就料到會這樣的。人們習慣於得過且過,已經不是一天了,士大夫大多數以不憂慮國家大事、隨波逐流、討好眾人為上。皇帝要想改變這種狀況,而我不考慮反對派的多少,要出力幫助皇帝對抗這些人,那麼大家怎麼能不大吵大鬧呢?盤庚遷都的時候,老百姓都怨恨,並不只是朝廷上計程車大夫而已。盤庚並不因為有人埋怨就改變自己的計劃。這因為他是考慮了是否合理才行動的,認為做得對因而就沒有什麼可後悔的。如果您責備我任職很久而沒有能幫助皇帝大有作為,以造福於人民。那麼,我承認自己的罪過;如果說現在應當什麼事情都不做,墨守成規而已,那我就不敢領教了。 沒有機會見面,我不勝衷心仰慕之至。 二、附原文如下: 答司馬諫議書 【宋】王安石 某啟:昨日蒙教,竊以為與君實遊處相好之日久,而議事每不合,所操之術多異故也。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實視遇厚,於反覆不宜鹵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 蓋儒者所爭,尤在於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徵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為受命於人主,議法度而修之於朝廷,以授之於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徵利;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至於怨誹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人習於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於眾為善。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後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一切不事事,守前所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無由會晤,不任區區嚮往之至。 三、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籤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鬱然病逝於鐘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哲學上,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 “王荊公體”。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