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麻鴨小巧玲瓏,嘴小脖短,行動活潑,覓食力強,合群性好,適宜於水面和稻田放牧飼養。主要以稻田中的穗花、昆蟲、魚蝦、蟹、螺和收割後的稻穀遺粒為食。
西林麻鴨在西林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良好的氣候條件下,經本地群眾長期不斷自然選育而成。其肉質品位高,具有肉質細嫩、皮下脂肪少、肥而不膩、清甜可口、味道鮮美,無羶味的品質特點。近年來,西林麻鴨年飼養量平均在50萬羽以上,憑藉悠久的養殖歷史、優良的品質和逐年擴大的養殖規模,該縣被譽為“麻鴨之鄉”,在區內外享有聲譽。2003年透過自治區家禽品種審定委員會評定,被確定為廣西小型優質肉用地方品種,2008年又經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鑑定,被列為全國地方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西林麻鴨皮下脂肪少,肉質細嫩,清甜可口,無羶味,白斬麻鴨是西林最出名的菜譜,全縣麻鴨以古障鎮產量最多且肥大,其中以古障鎮泥洞村麻鴨最為出名,以那佐苗族鄉弄汪村中寨屯麻鴨最為清甜。
西林麻鴨以其獨特的飼養環境和粗放式的餵養,造就了其獨特的品味。西林山多林密,溪流縱橫,群眾各戶散養麻鴨,麻鴨從小放養在田間,溪、河流水間,一般早上放鴨前和傍晚牧歸後各用稻穀或玉米飼餵一次,其餘由鴨子在野外自由覓食,主要以青草、田螺、魚蝦、昆蟲為食。
近幾年來,西林縣順應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加快走特色化、區域化、產業化的發展路子,著力打造節糧型山地水鄉西林麻鴨養殖區,鑄就“西林麻鴨”品牌。據統計,2012年全縣西林麻鴨出欄60萬羽,產值約5000萬元,力爭到2015年末年出欄“西林麻鴨”100萬羽,產值近1億元。
西林麻鴨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廣西小麻鴨。
二、產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南盤江水系和右江水系,梯田廣闊,具有氣候溫暖溼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生態環境;水質清澈,水草及浮游生物豐富,盛產魚蝦螺和多種昆蟲等動物性飼料。
三、飼養管理
1.孵化:溫度37.5℃至38.6℃,溼度60%至70%左右。
2.育雛期(0-28日齡):
(1)溫度要求:第一週溫度25℃至30℃,第二週20℃至25℃。以後每週下降3℃至5℃,至室外溫與室內溫接近時不再加溫。
(2)光照要求:1至3日齡雛鴨24小時光照,4至12日齡18小時光照,13至28日齡12小時光照。
(3)飼養密度:每平方米≤25只,隨著日齡的增大,降低飼養密度。
(4)給料:春、秋季雛鴨出殼後24小時,夏季8小時至20小時開食。開食前先飲0.1%的1水、5%的葡萄糖水或潔淨衛生的飲用水。開食用去除黏性的大米或小麥煮成的硬飯, 3日齡後增加蚯蚓、泥鰍等動物性蛋白質飼料, 6日齡起採用定時餵食,並逐漸減少每日餵食次數。
(5)放水:3日齡接觸水,5日齡後放牧田野、河灘。
(6)飼養方式:網上平養或地面墊料平養。
3.育成期(29-120日齡):
(1)飼養模式:放牧和舍飼相結合,60日齡後以放牧為主。白天放養,夜晚入舍,早晚補飼,60日齡前供給一定數量的砂礫。
(2)日糧:天然飼料與全價日糧相結合,60日齡後以天然飼料為主。天然飼料為穀物、水草、昆蟲、蚯蚓、野生魚蝦等。
(3)飼養密度:每平方米8至15只。
(4)出欄:120日齡後出欄,公鴨體重1.60kg至1.90kg,母鴨1.40kg至1.70kg。
4.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汙染環境。
四、屠宰
1.鴨源標準:來自產地範圍內,符合種源、飼養要求、年齡要求、體重要求的健康鴨。
2.屠宰:宰前停食24小時。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體鴨:體型中等,軀幹長方,站姿較平,眼高頸細,嘴黃或灰黑,腳黃或淺黑色,副主翼羽亮藍,公鴨頭亮綠身銀灰或棕色,性指羽明顯,母鴨羽毛褐麻色,帶狀白眉。
(2)白條鴨:面板黃白色,皮薄骨細小,皮下脂肪少,肉質豐厚,肌肉鮮紅,切面有光澤,富有彈性;煮沸烹飪後肉湯乳白色,味美香甜。
西林麻鴨小巧玲瓏,嘴小脖短,行動活潑,覓食力強,合群性好,適宜於水面和稻田放牧飼養。主要以稻田中的穗花、昆蟲、魚蝦、蟹、螺和收割後的稻穀遺粒為食。
西林麻鴨在西林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和良好的氣候條件下,經本地群眾長期不斷自然選育而成。其肉質品位高,具有肉質細嫩、皮下脂肪少、肥而不膩、清甜可口、味道鮮美,無羶味的品質特點。近年來,西林麻鴨年飼養量平均在50萬羽以上,憑藉悠久的養殖歷史、優良的品質和逐年擴大的養殖規模,該縣被譽為“麻鴨之鄉”,在區內外享有聲譽。2003年透過自治區家禽品種審定委員會評定,被確定為廣西小型優質肉用地方品種,2008年又經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鑑定,被列為全國地方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西林麻鴨皮下脂肪少,肉質細嫩,清甜可口,無羶味,白斬麻鴨是西林最出名的菜譜,全縣麻鴨以古障鎮產量最多且肥大,其中以古障鎮泥洞村麻鴨最為出名,以那佐苗族鄉弄汪村中寨屯麻鴨最為清甜。
西林麻鴨以其獨特的飼養環境和粗放式的餵養,造就了其獨特的品味。西林山多林密,溪流縱橫,群眾各戶散養麻鴨,麻鴨從小放養在田間,溪、河流水間,一般早上放鴨前和傍晚牧歸後各用稻穀或玉米飼餵一次,其餘由鴨子在野外自由覓食,主要以青草、田螺、魚蝦、昆蟲為食。
近幾年來,西林縣順應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加快走特色化、區域化、產業化的發展路子,著力打造節糧型山地水鄉西林麻鴨養殖區,鑄就“西林麻鴨”品牌。據統計,2012年全縣西林麻鴨出欄60萬羽,產值約5000萬元,力爭到2015年末年出欄“西林麻鴨”100萬羽,產值近1億元。
西林麻鴨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廣西小麻鴨。
二、產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南盤江水系和右江水系,梯田廣闊,具有氣候溫暖溼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生態環境;水質清澈,水草及浮游生物豐富,盛產魚蝦螺和多種昆蟲等動物性飼料。
三、飼養管理
1.孵化:溫度37.5℃至38.6℃,溼度60%至70%左右。
2.育雛期(0-28日齡):
(1)溫度要求:第一週溫度25℃至30℃,第二週20℃至25℃。以後每週下降3℃至5℃,至室外溫與室內溫接近時不再加溫。
(2)光照要求:1至3日齡雛鴨24小時光照,4至12日齡18小時光照,13至28日齡12小時光照。
(3)飼養密度:每平方米≤25只,隨著日齡的增大,降低飼養密度。
(4)給料:春、秋季雛鴨出殼後24小時,夏季8小時至20小時開食。開食前先飲0.1%的1水、5%的葡萄糖水或潔淨衛生的飲用水。開食用去除黏性的大米或小麥煮成的硬飯, 3日齡後增加蚯蚓、泥鰍等動物性蛋白質飼料, 6日齡起採用定時餵食,並逐漸減少每日餵食次數。
(5)放水:3日齡接觸水,5日齡後放牧田野、河灘。
(6)飼養方式:網上平養或地面墊料平養。
3.育成期(29-120日齡):
(1)飼養模式:放牧和舍飼相結合,60日齡後以放牧為主。白天放養,夜晚入舍,早晚補飼,60日齡前供給一定數量的砂礫。
(2)日糧:天然飼料與全價日糧相結合,60日齡後以天然飼料為主。天然飼料為穀物、水草、昆蟲、蚯蚓、野生魚蝦等。
(3)飼養密度:每平方米8至15只。
(4)出欄:120日齡後出欄,公鴨體重1.60kg至1.90kg,母鴨1.40kg至1.70kg。
4.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汙染環境。
四、屠宰
1.鴨源標準:來自產地範圍內,符合種源、飼養要求、年齡要求、體重要求的健康鴨。
2.屠宰:宰前停食24小時。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體鴨:體型中等,軀幹長方,站姿較平,眼高頸細,嘴黃或灰黑,腳黃或淺黑色,副主翼羽亮藍,公鴨頭亮綠身銀灰或棕色,性指羽明顯,母鴨羽毛褐麻色,帶狀白眉。
(2)白條鴨:面板黃白色,皮薄骨細小,皮下脂肪少,肉質豐厚,肌肉鮮紅,切面有光澤,富有彈性;煮沸烹飪後肉湯乳白色,味美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