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杜0839

    課文“微寫作”切入角度不同,型別迥異。從訓練目標和能力角度而言,課文“微寫作”主要包括以下型別。

    1.拓展型“微寫作”:閱讀教學結束,閱讀行為並未完全終止,有時還需要對文中形象的典型意義作進一步聯想和類比,對事件的悲劇性結果追溯探尋其原因,或對作者情感態度、作品主題予以全新多元的闡釋解讀,這都屬於延伸拓展型的寫作範疇。拓展性“微寫作”應當本著立足文字、超越文字的原則,不可脫離文字內容和核心話題,天馬行空,肆意發揮,否則“課文”“微寫作”便名實不符。延展性“微寫作”旨在涵養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創新性閱讀,探究性閱讀,批判性閱讀等閱讀習慣和品質,培養學生深度思考、發散思維的寫作素養和能力。如學習了巴金的《小狗包弟》,可以追尋誰是殺害包弟的真正凶手,以此反思文革的教訓,警惕人性的淪喪;閱讀了陸蠡的《囚綠記》,可以由歷史到現實,由囚物到囚人,由囚形到囚心,思考剖析當今的家庭教育、應試環境或體制束縛帶來的弊端;品讀《孔雀東南飛》可圍繞男女主人公忠貞不渝的愛情與“舉身赴清池”、“自掛東南枝”的殉情行為,引導學生暢談“以寶貴生命換取永恆愛情,是否值得”的人生話題。

    2.評鑑型“微寫作”:經典以內蘊豐厚而流傳不朽,作品因咀嚼涵泳而餘味無窮。對於經典古詩詞和小說、散文、戲劇等常見文學作品,可從形象的塑造,語言的品味,主題的揭示,手法的運用等層面鑑賞、評論。評鑑性“微寫作”一般遵循先賞析後評價、由作者到讀者的邏輯順序。精準深入的賞析是闡釋評價的前提,讀者意義的建構是文字意義的昇華。因此,評鑑性“微短評”貴在有獨特的視角(文章、文學、文化等),有自己的觀點,切忌面面俱到,人云亦云。評鑑性“微寫作”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感美、愛美的審美情懷,歷練學生識美、品美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對於經典美文的感知和品評能力。如閱讀王羲之《蘭亭集序》,可品鑑文中淡雅空靈的寫景藝術,體悟作者恬淡灑脫的人生境界;品讀蘇軾《赤壁賦》,可以“給東坡的一封信”為載體,探析儒道釋思想和文化在蘇軾精神世界中的碰撞與對話,觸控蘇子內心痛苦悲愴與豁達樂觀的靈魂。

    3.技能型“微寫作”:從文章解讀和寫作角度而言,一篇課文總有其蘊涵的核心價值和核心能力,如果能抓住文章寫作的亮點,習得某種寫作技能,則學生的專項寫作能力會在日積月累中得到磨礪和提高。譬如解題和立意的能力,擬題和點題的能力,開頭和結尾的能力,構思和選材的能力,描寫和議論的能力,出彩和創新的能力,這些常規能力都是日常寫作不可或缺的技能,更是應試作文必不可少的籌碼。技能性“微寫作”應精準把握學生寫作的薄弱點,聚焦需要強化的能力點,目標明確,一課一得,拒絕重複。如在閱讀朱自清《荷塘月色》後,可著重演練學生生動細膩、寓情於景的描寫能力,以“故鄉的———”為題,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使用比喻、擬人或排比等一種修辭方法,寫一篇客觀描寫與主觀情意相融合的“微散文”。

    4.仿生型“微寫作”:模仿是積澱寫作技巧和經驗,提高寫作水平和能力的有效策略。對於比較規範的文體和亮點閃現的文章,可以借其章法體式,舊瓶裝新酒;可以用其句式或修辭,承載吾之情。模仿性寫作對於強化學生的“入格”意識,養成規範寫作,打造文章看點大有裨益,尤其對於寫作水平低下者而言,尤為必要和實用。如賞讀徐志摩《再別康橋》後,不妨借用“新月詩派”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的“三美理論”,仿作一首現代題材詩歌;閱讀郁達夫《故都的秋》後,可以仿用“總—分—總”的思路結構和排比句式寫一篇寫景狀物的文章。

    5.變形型“微寫作”:變形即文體轉換,內容縮擴(縮寫、擴寫、補寫、改寫等)。不同文體具有不同的體式特徵和言語系統,文體之間的相互變換,可以使學生洞悉文體的各自特點和章法構架,利於養成強烈的文體意識,避免文體雜糅。內容的縮寫、擴寫等變形則有利於訓練學生概括提煉和聯想想象的能力,而以快速捕捉關鍵資訊、選擇利用有效資源為核心的資訊篩選整合能力,則是當今資訊時代必備的閱讀和工作技能,以加工創新為核心的虛構能力也是與寫實能力同等重要的另一種寫作技能。如可以讓體式華麗轉身,把《詩經·氓》改寫成一篇微型的悲劇愛情小說;可以擇其精要,把《孔雀東南飛》縮寫成300字左右的短小詩歌;可以馳騁想象,把《山居秋暝》加工擴寫為清新靈動、如夢似幻的山水散文。無論是體裁的變形,還是內容的增刪,都應立足文字,領悟文意,吃透主旨,而不可變其形貌,失其神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客家牛肉麵做法及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