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335927573565

    根據《百家姓》記載:吳氏起源於秦代,宗廟堂號為延陵郡(今江蘇省的吳進縣)。《通志氏族略》上記載:周太王的兒子秦伯封於吳國,春秋時期,楚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滅掉吳國之後,秦伯的後代子孫便以國為姓。

    根據《桐城高甸吳氏宗譜》記載:吳承恩的祖先原居住在閶門,在三國時代,閶門歸屬順天府(南京)管轄的吳縣,吳氏家族就在城西北門一帶居住。高甸吳氏祖先首次遷徙是在唐昭宗光化年間,吳氏的第71代孫吳王秀出任安徽歙縣的縣令,吳王秀為官清正廉潔(古代為官,最忌“貪”字,一旦被朝廷查處,恐怕就難以入宗譜,投敵變節者亦然,桐城樅陽人阮大鋮(戲劇家)就是一例),以德為政,為民造福,深受歙縣百姓的愛戴,快要離任之時,縣內的百姓紛紛跪在吳王秀的官邸,竭力挽留,吳王秀難違民意,也不忍離去,卸任後就在歙縣的金竺定居下來,世稱金竺吳氏。此後吳王秀又生了5個兒子,其中小兒子吳金祥也步入宦途,到了四川,古代的交通並非是“坐地日行八萬裡,巡 天遙看一千河”,而是以步代車,山高水長,回家多則半年,少則月餘是常有的事,吳金祥也許是覺得路途太遙遠,便率先遷居四川的閬州,此地古代屬平川縣,因而吳氏在四川又有一支人馬。

    歙縣的吳氏家族逐漸繁茂,人丁興旺,但此地是經濟落後的窮山惡水之鄉,吳氏的後代也和其他的徽商一樣,為了生計,也開始走南闖北“無貨不居,無處不至”,有的在江浙一帶發跡後,便定居下來,有的靠苦讀詩書,步入仕途。吳氏第84代孫吳璋也在江西婺源做了官,並生下兩個兒子,長子叫吳偉,次子叫吳海,被稱之為吳氏第85代孫。

    元末明初,紅巾軍揭竿而起,驅逐韃虜是全國漢人的目標,一時四方豪傑爭雄稱霸,攻城掠地,社會已嚴重的動亂不安,吳璋的長子吳偉為避戰亂,又從江西的婺源的黃花嶺花橋,一路逃荒到安徽的桐城縣南鄉高甸境內(西漢樅陽為郡,後為桐安縣,唐至民國,樅陽、桐城併為一縣,建國後又分治),而吳偉的弟弟吳海的兩個兒子也遷居到積寧。

    明代的高甸一帶,原始生態極為奇特優美,三面環水,東有蓮城湖、樅陽河連著樅陽古鎮(水路相約10餘里),湖水盡頭有龍王尖和延綿起伏的大小山崗作為高甸的外圍屏障;西南邊是天然溼地菜子湖,三水相連,阻隔了高甸的外部世界;西北邊有丘陵低崗和大水河汊,擁簇著高甸;唯有東北邊的丘崗山林,有一條西風古道,七彎八拐地進入高甸地界。高甸湖光山色,鍾靈毓秀,既是避亂的世外桃源,又是民生繁衍之地。明正德六年(1511年),高甸雨壇崗齊姓家族裡,率先湧現出桐城縣第一個由翰林院出身的官員,名字叫齊之鸞。吳偉遷徙到高甸之後,生了一對雙胞胎(一乳二子),取名為“七品、八品”,從此吳偉便成了高甸吳氏的始祖,他的兩個兒子就成為高甸吳氏的第二世祖。因在高甸開疆闢壤和置制的主要產業屬七品功勞最大,其後吳氏的後代們因家庭糾風和其他原因,又分立保慶吳、榮華吳兩股,按家譜排序,吳承恩是高甸榮華股第九代孫,繼吳承恩之後,高甸吳氏家族人才輩出,代有聞人,較著名的有炸清廷五大臣的民主鬥士吳樾,教育家吳汝綸等。民國二十五年,吳氏重修宗譜時,兩股又合為一股,統稱桐城高甸吳氏。

    吳承恩的家庭及親屬

    從高甸吳氏宗譜看,在民國二十五年重修了一次宗譜,除吳承恩的“行狀”,即“傳”以外,使人迷惑的是吳的親屬包括祖父都是增補的,難道當時修譜者已注意到吳承恩這個人?

    吳承恩的祖父叫吳松逸,名雲鶴,字聲遠。是高甸吳氏的第七世孫,“小傳”中說他的小兒子叫吳選,字慄城,少慕高尚,是以吳松逸的名位和聲望而取得學籍的,是桐城縣的諸生,因淡於進取,並沒有步入仕途,但家境富足。生有一子,名叫吳承家,吳承恩步入仕途之後,吳家的家政都由他管理,中年以錢捐了一個例貢,做了山左(山東省)魯王府奉事秩,萬曆十七年解綬回家。生於嘉靖辛丑年正月二十九日(1541年),死於天啟乙丑年十月十二日,享年85歲。吳松逸(可能是家庭握有財權的長者)常常想把部分資金分給貧困的親族,又怕兒子們不樂意,就暗暗試探往輩們,經過試探,兒孫輩沒有一個人反對老人這樣做的,於是有一日,把大約百金的資財饋送給貧困的親族。

    吳承恩的父親叫吳國,字應賓,別號竹亭,是吳松逸的長子,非常地好學而補為縣裡的廩膳生(在明代,每個縣大約只有10餘個這樣的生員,享受朝廷每月供給的四兩俸銀)。吳國非常寵愛自己的一個女兒,而這個女兒後來嫁給了桐城的方氏家族的子弟。當時方氏家庭是桐城縣的名門旺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42年德軍夏季攻勢,鐵木辛哥如何成了光桿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