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斜式擋土牆施工要點: 一、材料要求 石料應是結構密實、石質均勻、不易風化、無裂縫的硬質石料,石料強度等級不小於MU30。強度等級以5cm×5cm×5cm含水飽和試件的極限抗壓強度為準。採用M7.5水泥砂漿砌築塊石。 砂漿所用的水泥、砂、水的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範的要求,按規定的配合比施工。反濾層可選用砂礫石等具有反濾作用的粗顆粒透水性材料。擋牆牆背後30cm範圍內設定反濾層。 為了防止擋土牆因地基不均勻沉降或溫度變化引起擋土牆裂縫而破壞,需10m設定變形縫(沉降縫和伸縮縫一般寬度為2~3cm),並在縫內填塞填縫料。為保證變形縫的作用,兩種接縫均須整齊垂直、上下貫通,並且縫兩側砌體表面需要平整,不能搭接,必要時縫兩側的石料須修鑿。接縫中需要填塞瀝青麻絮防水材料,可貼置在接縫處已砌牆段的端面,也可在砌筑後再填塞,但均需沿牆壁內外、頂三邊塞滿、擠緊,填塞深度均不得小於20cm,以滿足防水要求。 二、施工準備及放樣 擋土牆施工前應做好地表排水和安全生產的準備工作,施工前先將牆後地表的虛方全部清除,並將原地面開挖成臺階狀,同時必須對設擋土牆段落到斷面重新放樣,若發現實地牆趾地面線與設計橫斷面有較大出入,應及時反饋到監理工程。當擋土牆位於平曲線範圍內時,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放樣精度,使牆面順滑過渡。 三、基坑開挖 基礎位於橫向斜坡地面上時,牆趾埋入地面的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離應滿足規範要求,開挖前,應作好場地臨時排水措施,雨天坑內積水應隨時排幹。基礎的各部份尺寸、形狀以及埋置深度,均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基坑不得連通開挖,應採用跳槽開挖,以防基坑坍塌。當基坑深度大於5m時,應加設平臺,這不僅有利於基坑邊坡的穩定,又利於基坑開挖。 任何土質基坑,挖至標高後不得長時間暴露、撓動、浸泡。以免削弱基底承載能力。一般土質基坑,挖至接近標高時,宜保留10~20cm的厚度,在基礎砌筑前突擊挖除。 四、基底處理 當基底為土質(如碎石土、砂礫土、砂性土、粘性土)時,應將其整平夯實,對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別時鬆軟的土應全部予以清除,若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需換以透水性和穩定性良好的材料並夯填至設計標高,方可進行擋牆的混凝土基礎澆築。對於岩石地基,若發現岩層有孔洞、裂縫,應視裂縫的張開度以水泥砂漿或小石子混凝土、水泥或其他雙液型漿液等澆注飽和。 當基礎開挖後,若發現基底地質與設計情況有較大出入或岩層地基的岩層結構面存在外傾和軟弱層時,應及時反饋設計部門。 五、基礎混凝土澆築 基坑完成後,按基底縱軸線結合橫斷面放線複驗,確認平面位置和標高正確無誤後,方可進行基礎澆築。基礎施工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澆築前,應將基底表面風化、鬆散土石清除乾淨。 (二)當砼澆築落差高度大於2m時為避免混凝土離析,必須採用串筒或溜槽澆放至澆築面。 (三)卵石混凝土中卵石含量不得超過25%,石與石之間必須充填混凝土; (四)採用臺階式基礎時,臺階轉折處不得砌成豎向通縫,砌體與臺階壁間的縫隙應插漿塞滿。 (五)基礎完成後,應立即回填,以小型壓實機械分層夯實,並在表面留3%~5%的向外斜坡,防止積水滲入基底。 六、所選擇石料的質量和規格應滿足有關規範和設計要求 施工時做到敲去其尖銳凸出部分,分層錯縫搭接砌築、砌塊相互咬緊。漿砌時砌塊應坐漿擠緊,嵌填飽滿密實,不得有空洞現象。擋土牆底部、頂部和牆面外層宜宜選用較整齊的大塊石砌築,待砂漿強度達到75%以上時,方可回填牆背填料;在滿足砂漿強度的前提下,牆後填土應緊隨擋牆砌築過程進行,不允許出現擋牆施工完畢,而牆後尚未填土的情況。 牆身圬工表面應勾縫,以防止雨水滲漏,應確保砌體表面平整,砌縫完好、無開裂現象,勾縫平順、無脫落現象,以增加牆面的美觀。勾縫一般採用M10水泥砂漿,其強度等級比砌築砂漿提高一個等級。勾縫完成後應注意養生。 擋土牆應根據滲水量在牆身適當高佈設洩水孔,孔眼間距為2~3 m,上下排交錯呈梅花形設定,孔內預埋φ50軟式透水管並長出牆面15cm,其端頭用土工濾布包裹;最下一排洩水孔出水口應高出地面0.3米,現澆30cm厚C20小石子混凝土,並於其上加設φ50軟式透水管形成縱向排水。洩水孔在牆身斷面方向應有3%~5%的向外坡度,以利於牆後滲水的迅速排出,不得有堵塞現象。
仰斜式擋土牆施工要點: 一、材料要求 石料應是結構密實、石質均勻、不易風化、無裂縫的硬質石料,石料強度等級不小於MU30。強度等級以5cm×5cm×5cm含水飽和試件的極限抗壓強度為準。採用M7.5水泥砂漿砌築塊石。 砂漿所用的水泥、砂、水的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範的要求,按規定的配合比施工。反濾層可選用砂礫石等具有反濾作用的粗顆粒透水性材料。擋牆牆背後30cm範圍內設定反濾層。 為了防止擋土牆因地基不均勻沉降或溫度變化引起擋土牆裂縫而破壞,需10m設定變形縫(沉降縫和伸縮縫一般寬度為2~3cm),並在縫內填塞填縫料。為保證變形縫的作用,兩種接縫均須整齊垂直、上下貫通,並且縫兩側砌體表面需要平整,不能搭接,必要時縫兩側的石料須修鑿。接縫中需要填塞瀝青麻絮防水材料,可貼置在接縫處已砌牆段的端面,也可在砌筑後再填塞,但均需沿牆壁內外、頂三邊塞滿、擠緊,填塞深度均不得小於20cm,以滿足防水要求。 二、施工準備及放樣 擋土牆施工前應做好地表排水和安全生產的準備工作,施工前先將牆後地表的虛方全部清除,並將原地面開挖成臺階狀,同時必須對設擋土牆段落到斷面重新放樣,若發現實地牆趾地面線與設計橫斷面有較大出入,應及時反饋到監理工程。當擋土牆位於平曲線範圍內時,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放樣精度,使牆面順滑過渡。 三、基坑開挖 基礎位於橫向斜坡地面上時,牆趾埋入地面的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離應滿足規範要求,開挖前,應作好場地臨時排水措施,雨天坑內積水應隨時排幹。基礎的各部份尺寸、形狀以及埋置深度,均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基坑不得連通開挖,應採用跳槽開挖,以防基坑坍塌。當基坑深度大於5m時,應加設平臺,這不僅有利於基坑邊坡的穩定,又利於基坑開挖。 任何土質基坑,挖至標高後不得長時間暴露、撓動、浸泡。以免削弱基底承載能力。一般土質基坑,挖至接近標高時,宜保留10~20cm的厚度,在基礎砌筑前突擊挖除。 四、基底處理 當基底為土質(如碎石土、砂礫土、砂性土、粘性土)時,應將其整平夯實,對受水浸泡的基底土,特別時鬆軟的土應全部予以清除,若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需換以透水性和穩定性良好的材料並夯填至設計標高,方可進行擋牆的混凝土基礎澆築。對於岩石地基,若發現岩層有孔洞、裂縫,應視裂縫的張開度以水泥砂漿或小石子混凝土、水泥或其他雙液型漿液等澆注飽和。 當基礎開挖後,若發現基底地質與設計情況有較大出入或岩層地基的岩層結構面存在外傾和軟弱層時,應及時反饋設計部門。 五、基礎混凝土澆築 基坑完成後,按基底縱軸線結合橫斷面放線複驗,確認平面位置和標高正確無誤後,方可進行基礎澆築。基礎施工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澆築前,應將基底表面風化、鬆散土石清除乾淨。 (二)當砼澆築落差高度大於2m時為避免混凝土離析,必須採用串筒或溜槽澆放至澆築面。 (三)卵石混凝土中卵石含量不得超過25%,石與石之間必須充填混凝土; (四)採用臺階式基礎時,臺階轉折處不得砌成豎向通縫,砌體與臺階壁間的縫隙應插漿塞滿。 (五)基礎完成後,應立即回填,以小型壓實機械分層夯實,並在表面留3%~5%的向外斜坡,防止積水滲入基底。 六、所選擇石料的質量和規格應滿足有關規範和設計要求 施工時做到敲去其尖銳凸出部分,分層錯縫搭接砌築、砌塊相互咬緊。漿砌時砌塊應坐漿擠緊,嵌填飽滿密實,不得有空洞現象。擋土牆底部、頂部和牆面外層宜宜選用較整齊的大塊石砌築,待砂漿強度達到75%以上時,方可回填牆背填料;在滿足砂漿強度的前提下,牆後填土應緊隨擋牆砌築過程進行,不允許出現擋牆施工完畢,而牆後尚未填土的情況。 牆身圬工表面應勾縫,以防止雨水滲漏,應確保砌體表面平整,砌縫完好、無開裂現象,勾縫平順、無脫落現象,以增加牆面的美觀。勾縫一般採用M10水泥砂漿,其強度等級比砌築砂漿提高一個等級。勾縫完成後應注意養生。 擋土牆應根據滲水量在牆身適當高佈設洩水孔,孔眼間距為2~3 m,上下排交錯呈梅花形設定,孔內預埋φ50軟式透水管並長出牆面15cm,其端頭用土工濾布包裹;最下一排洩水孔出水口應高出地面0.3米,現澆30cm厚C20小石子混凝土,並於其上加設φ50軟式透水管形成縱向排水。洩水孔在牆身斷面方向應有3%~5%的向外坡度,以利於牆後滲水的迅速排出,不得有堵塞現象。